【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杨丽云]人类学互惠理论谱系研究
  作者:杨丽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21 | 点击数:27388
 
礼物是获取声望、地位的途径。如夸扣特印第安人的夸富宴不仅是显露财富的竞争,而且是竞争社会地位的方式。竞争的双方有一方社会地位较高,另一方则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尽量把宴席摆得很大、送出许多礼品;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一方,为了挑战前一方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设宴送礼。(注: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43页,三联书店,1997年。)在美拉尼西亚的一些社会,“大人物”通常会力图利用其猪宴的宏大规模(豪猪宴)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在这里,促进竞争的因素不是保存财富,而是散发财富。(注:[美]C·恩伯M·恩伯著《文化的变异》,21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礼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政治资本。格雷戈里写到,氏族内交易者的目的,不仅仅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给出的特定等级礼物的数量,而是要馈赠出最高等级的礼物。然而,由于最高等级的礼物通常是在一小群“大人物”中间循环,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必须从交换低等级礼物开始,然后沿着等级的阶梯往上爬。(注:[英]C·A·格雷戈里著《礼物与商品》,57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四,互惠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从古自今都是一种再分配方式,也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分化,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
格雷戈里认为礼物作为一种消费手段,它并不是简单的进食行为,而是主要涉及社会再生产和生物再生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这些调节的表现形式通常是高度正规化的规则,而确立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氏族自我替代。(注:[英]C·A·格雷戈里著《礼物与商品》,9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他通过婚姻中妇女的交换类型把再生产分为四类,并把它们与四类交换相对应:1.限制性再生产——限制性交换,与东西礼物的平衡交换相关联;2.普遍性再生产——普遍性交换,与纳贡礼物相关联;3.延迟性再生产——延迟性交换与增值性交换相关联;4.象征性再生产,与男女被象征替代物相关。(注:[英]C·A·格雷戈里著《礼物与商品》,90~105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马文·哈里斯认为,互惠有一种文化生态学的作用,即社会再生产能力。因为互惠符合“最小——最大原则”,它反映了人们在适合当地技术和环境条件下,生产增长就会立即导致报酬递减和自然环境损耗。如原始部落民社会中,一旦有人获得猎物,都要把它分成许多份分给别人,如果不这样做,那些老、弱、病、残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另外,如果他获得比较多的食物不分发给其他人,也因吃不完而导致浪费。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夸扣特尔人用抬高威望和允许有自夸权利的办法去奖励那些促使大家努力工作的人,使他们的生产提到最高度。(注:[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102~103 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另外他还认为再分配的交换体系最好也被理解为互惠的扩大形式,认为平均主义的再分配,只不过是互惠的一种极端的情况。
侗族人的礼物交换是在再生产的循环过程中进行的,透过联姻关系来建立,以送礼与答礼的方式来完成婚姻交换的目的。(注:林淑蓉《生产、节日与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256页,载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台北南港。)
韦纳尔在“互惠准则”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再生产模型”(model of reproduction)。 这种“再生产模型”建立的目的就是把一个社会中广泛的贸易活动整合到更广泛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像征的框架里。她还强调社会再生产包括“自然环境、人类的关系、社会的、物质的和宇宙的特性(包含诸如能够使一个社会尽量维持一代代的再生产的特性)。”通过设法将交易解释为长期创造和维系社会网络的线绳,她还将特别的让渡和返还均等放置到一个不能归化为一对一的关系框架中。(注:Susana Narotaky,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ANTROPOLOGY,PP.50,PLUTO PRESS,1977。)
第五,礼物交换的频繁度是区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的尺度。
萨林斯认为概化互惠一般发生在近亲或关系密切的人当中,即在最小的社会距离内的家庭和家族中。平衡互惠发生在较少紧密连结的社会背景中,在这里社会纽带与物质利益有明显的区别。在此,财物的转移是被交换群体规范好了的,并明确提出价值的对等和允许的返还延迟。一般来说,平衡互惠发生在社会距离中等范围的群体中,如远亲、非本地的部落成员,处于同一世系部落社会的亲属关系和政治组织的中间社会距离位置的人。负值互惠发生在社会距离更大的人之间,比如陌生人、敌人、竞争者,在那里物质利益是唯一的交易动机。
福蒂斯认为正式的礼物交换主要在姻亲之间进行。礼物也被许多非洲专家所强调,互惠则被视作是区分亲属与非亲属的方式。
礼物交换的间隔可以用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侗族人的礼物交换是在节庆与生命仪式的发展与演化中进行着有意义的活动与人群的连结。侗族人由送礼与回礼的习俗来规划时间、计算时间、以及赋予社群连结的时间意义。送礼与答礼的时间距离包括立即性的送礼与答礼,短期性的社群的互动,及发展到超越个人生物时间,强调世代交替的礼物交换关系。(注:林淑蓉《生产、节日与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277~278页,载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台北南港。)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惠一直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学互惠理论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正因如此,这个理论方方面面的内容显得十分丰富多彩。人类学互惠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不但促进了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加深了人们对人类行为的认识,而且吸引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兴趣,互惠理论被广泛地引入到经济学、社会学中。中国古称礼仪之邦,自周秦以来,各民族历史上礼物馈赠等行为发生的互惠行为史不绝书。直到今天,各种互惠交换不但存在,而且还在发展,并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可惜国内在互惠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整理为的国外互惠理论谱系,相信对国内学术界有启迪、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
[3][法]马塞尔·莫斯著《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英]C·A·格雷戈里著《礼物与商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6]Susana Narotaky,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ANTROPOLOGY,PLUTO PRESS,19 97。
[7]埃德蒙·利奇著《列维—斯特劳斯》,昆仑出版社,1999年。
[8][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第38~45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辉]用视听语言来解释人类文化现象
下一条: ·[方素梅]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沿江经济向西部民族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丽嘉]颠覆:杰克·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批判之维·[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
·[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唐睿]圣王与孝子:帝舜图像谱系及其符号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