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王晓葵]“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8 | 点击数:32913
 

  第二个特点是“知风俗”的主体的扩大。在胡的自序中提到为了“多数人谋幸福”而“周知风俗”的必要,其主体固然还是为政者。但是,其书的目的并不尽在此。他的同道曾任孙中山秘书、并担任号称民国第一大报《大公报》总编辑的张炽章(季鸾)、在为这本书作的序中,对此书的意义有如下评价:

  外人之讥我曰:“中国并非一国家,中国人并非一国民。”吾诚耻之,而不能辩,何则? 普及国家主义之前提,在于知彼知己。易言之,必知世界,知本国,而后可以涵养爱国爱群之心,而我则两失之也。

  甚者且不知中国之大与久。夫于其地其人,既毫无观念,又不辨共同之历史文化,则虽同胞亦犹之异族矣,中国纵地大民众,不过如游牧民族偶聚居于一大沙漠中耳,求其爱国爱群,安可得乎。

  盖风俗乃历史产物,乡间习俗,皆有渊源,一事一物,俱关文化,故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之一切。[18]

  张氏的逻辑非常清楚,涵养爱国之心,必先培养国家意识,而国家意识是建立在国家认知的前提之下的。而风俗是一国文化的基础,“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之一切。”张的上述言论,和日本早期提倡民俗学的芳贺有共同之处。芳贺在创建日本民俗学时曾说:

  “大凡一国之国体,政治、法律、宗教、社会等各种组织,从某个意义上说,都是民俗之反映。不了解其民俗、则无法理解其国家”。

  “德国之乡土研究极为盛行。通过乡土的口头传承来开始进行国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基础所在”,“通过民俗研究、进一步发挥乡土的趣味、涵养爱国精神”[19]。

  和英法等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相比,德国、日本、中国都面临民族国家建构的时代课题。所以,对待民俗的态度也有一致性。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养成,需要将“国土的一体性、国民的一体性、通时的历史的一体性”通过文化建构的方式具象化、可视化。而作为生活文化的“风俗”则是最容易“体感”的文化。将抽象的“中国”、“中华”、以风俗为主题,按照省市县的排列,并而述之。无疑是给读者构筑了一个有具体形象的国家图景。而这里的读者,已经不再是过去承担“移风易俗”的圣人贤人,而是每一个“国民”的预备生。换言之,了解风俗的主体,开始转化成普通的人民。

  由此,“风俗”由前近代的mores和folkways的复合体逐渐转变成一种特定地方社会的生活文化。虽然在不同的语境和使用者中,其涵义还是有微妙的差异。但是,它已经接近我们今天常用的生活习惯的语感。它最后作为folklore的译语没有能够固定下来而被“民俗”所取代,大概和“民俗”中的“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人的吸引力不无关系。

  五、当“风俗”遇到了“学”

  近代之前的“风俗”概念,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随着西学东渐,“风俗”开始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产生连动。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张氏的《中国风俗史》可以说是前近代风俗观的近代终结。在此之后,源自西方的学术分科概念逐渐定型。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等叙述方式开始成为历史叙述的主流。而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则以通时的角度,我们展示了“中国”,“中华”的空间形象。胡著中呈现的风俗概念,和张著已经有显著的不同。已经基本上接近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民间传承”、“民间习俗”的概念。

  从张亮采到胡朴安的时代,也正是民俗学在中国萌芽的时期。在当时的学术界,指称民间传承的风俗概念,逐渐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部分,1923年5 月24日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用的虽然是风俗调查会的名称,但调查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实际就是民俗学的事项。在此后的关于民俗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讨论中,绝大多数人都把风俗作为民俗学研究的一部分。比如在北大风俗调查会的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而风俗调查会的具体内容则分环境、思想、习惯三大类,每项再具体细分,共计32类,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所有方面。在这里,风俗是和民俗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路]术语的困惑
下一条: ·口头程式理论(Oral-Formulaic Theory)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