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锡诚]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0 | 点击数:19605
 

  (2)定婚固然由父母包办,迎娶也须禀请父母批准。婚费也要花很多的钱,非等年成好了(南通等),或卖田卖地卖房(陕西三原等)才能操办。如遇爹娘不答应,或经济不凑手,便要寻死上吊(直隶唐县等)。

  作者从歌谣所描写的婚制婚俗,概括出下面的思想:“中国的婚制是父母包办式的,这首歌谣,就是它的小影。一对陌生的男女,从不曾见过一面,两地的怀想是少不了的。此歌决不是出自男子所作,大都是长年的妇女替儿童描写想象中的未婚妻的作品,一方给儿童一个婚姻的概念,一方抒发她们文学的天才,才产生出来的东西:多少还带一点自况的意味。”

  至于农村待客、具体到是招待小女婿的习俗,歌谣中也写得活龙活现,恰恰印证了北大歌谣研究会成立后该流派的众学者们常常申述的那个信条:“歌谣是民俗学上的重要的资料。”[22]女婿是丈人家的娇客,款待是自不待言的。董作宾注意到,在他研究的45首歌谣的描写中,对女婿的招待以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最为周到,都有四个菜碟、酒和茶、烟的应酬。京兆、直隶、山东,只有茶、酒招待,而不预备菜。湖北、湖南则格外排场,一桌摆了12个菜碟,并且讲究什么清茶、红茶、粗茶、细茶。作者从而得出一个认识:“从待客的情形也可以看见北方的朴实,南方的奢华。”还看出:“招待的时候,男女可以互相拉扯,可以让座,劝酒递茶。虽是作者的滑稽态度,故意这样开玩笑,然而也足见男女可以公开交际。在民众社会里早已有这种思想。”董作宾的这个发现,在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上,无疑是一个新的独到的发现,此前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

  (二)歌谣与语言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同步关系

  在《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发表之前,董作宾已在《歌谣》周刊上发表过《歌谣与方音问题》(第32号)、《为方言进一解》(第49号)等有关歌谣与方言的文章。对《看见她》的研究,使他对歌谣与方言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他说:“由分地整理之结果,可以知语言的变迁与歌谣有同样的关系。据歌谣的传布情形,绘出地图,便也是方言地图的蓝本;因为甲地和乙地的歌谣相同,就是甲乙两地语言相通的证据;歌谣不同,也可以说就是语言不通。” 他还说:“这样看来,歌谣又是方言的顶可靠而且有价值的参考材料了。一山相隔,歌谣便自不同,一水相通,歌谣便可传布。……努力的采辑歌谣,同时就是调查方言的根本大计。”董作宾之后,歌谣采辑对方言调查起过何种作用,笔者没有做过研究,故不得而知。绘制歌谣流布地图的设想,是歌谣“母题”研究的必然和合理的结果,顺着这条“蹊径”走下去,也许我们后来的歌谣研究,会是另一番景象,不至于因只充当文艺学的“附庸”而被扭曲得残破不全;可惜的是,董作宾的这一设想,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此后80年多来的民间文艺研究者们,谁都没有去做!

  (三)文艺学的研究

  歌谣的文艺学的研究,是歌谣研究会时代教授学者们的强项。董作宾的《看见她》研究,也不例外,尽管他并没有把文艺学的研究放在首位。他写道:“文艺是一种天才的表现,歌谣虽寥寥短章,要皆出自民俗文学家的锦心绣口;北方的悲壮醇朴,南方的靡丽浮华,也和一般文学有同样的趋势。明明一首歌谣,到过一处,经一处民俗的洗礼,便另换一种风趣。到水国就撑红船,在陆地便骑白马,因物起兴,与下文都有叶和烘托之妙。” 他对这首歌谣的审视与解剖,既融合了一般文艺批评的常规品评,又结合了民俗学的独特视角(如水国与陆地在歌谣中造成的意境的差异),故而他的见解与一般文艺批评相比,又更多地显出其独到的色彩。对“到丈人家”的叙述中的心理刻画,他的观察和分析可谓深切入微。他指出,按习俗,没过门的女婿是不能到丈人家的,(一般的文艺评论家也许不会顾及到这一点。)故而三原、晋城的是借端说是“赛跑”;北京的是“一跑跑到”;南阳的是“一放放到”;河北的是“一走走到”;绩溪的是“一骑骑到”;武清的是“一逛逛到”;成都的是“一踏踏到”,凡此等等,几乎所有的笔墨都意在表现主人公小女婿到丈人家去“只在有心无心之间”,而非有意为之的。董作宾在“看见她了”这个情节的描写中的这一发现,就纯属一个文艺批评家在阅读时的艺术感悟,而缺乏艺术感悟的人,是无法进入艺术批评境界的。

  北大歌谣研究会是一个松散的流派,在这个大的研究群体中,至少包括了三种类型的学者:一,是受西方人类学派影响较多的学者,如周作人等;二,是重视和提倡搜集歌谣、但就其立场而言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歌谣的学者,如刘半农、胡适等;三,是乡土研究的学者,如顾颉刚、董作宾、常惠等。乡土研究在当时是一种人数最多、成绩也最显著的民间文学研究群体或流派,他们的实践和业绩将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学起点而载入史册。

  2004年2月29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杨扬]现代学术背景下的文化熔铸
下一条: ·柯杨:守望民俗50年
   相关链接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
·[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
·[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
·[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
·[陈昭玉]民间故事母题链与故事变异模式关系研究·[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贾海鹏]“秦始皇赶山”传说的叙事“生命树”结构研究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成容]四川“望娘滩”故事的母题解析
·[胡蓉]童宾何以封神·[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