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廖明君]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
  作者:廖明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23 | 点击数:18809
 

  四、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稻作农耕文化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民族各民族主要的文化传统,而铜鼓艺术是源于稻作农耕的艺术。铜鼓上最普遍、最广泛的纹饰是青蛙的塑像,有青蛙塑像装饰的铜鼓,从中国的广东、广西到贵州、云南,覆盖了是主要的铜鼓分布区。青蛙是铜鼓的象征,不少民族把铜鼓直接叫蛙鼓。稻作农耕民族崇拜青蛙,他们相信青蛙能与天上沟通,给他们带来雨水,因为往往是青蛙叫,雨就来到。因而铜鼓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以稻作文化为代表的稻作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铜鼓的使用以及其相关的文化形态,都是植根于处于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稻作农耕文化。总之,两千多年来,铜鼓文化以稻作文化为基础,以共生共荣,和而不同的方式成为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民族文化互动的载体,满足了中国南方各族人民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精神需要,已成为这些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

  铜鼓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其始终处于底层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地位,具有较多的草根性,因此,长期以来,对于铜鼓文化,主流社会要么将其与主流文化相附会,要么干脆视之为落后、愚昧的代表。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的勃兴,铜鼓文化更是成为了封建迷信的象征。于是,铜鼓文化遭到了空前未有的劫难。20世纪以来,30年代的风俗改良,50年代的破除迷信,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一次又一次给铜鼓文化以毁灭性的打击,当80年代重新估价这一历史文化时,群众手中幸存的铜鼓已经为数甚微了。铜鼓使用地区已从桂北、桂中、桂南退缩到桂西、桂西北的狭小范围,一大片使用区的铜鼓已荡然无存,只在年长者的头脑中留下一些依稀的记忆。一方面,作为铜鼓文化物质载体铜鼓,被当做承载封建迷信思想的物品而被收集集中予以销毁,另一方面,使用、传承铜鼓文化的民间艺人也成为各地的教育、批斗对象。当一个世纪过去之后,铜鼓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无论是铜鼓本身的数量还是铜鼓文化的规模,都已经极度萎缩。

  (一)观念更新,高度重视

  然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一方面在思考现代化本身对于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内在意义。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铜鼓有它的发生、发展历程,它的用途也由单一用途发展到多种用途。铜鼓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于一身,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的艺术形象,以及由各种流畅的线条所构成的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可以作为静态的艺术来欣赏。它造型厚实、庄重、耐看,引人品味,使人着迷。它又能演奏出雄浑铿锵的音调,加以舞蹈造成极为壮观的场面,激起人们炽热的感情。这是动的艺术产生的审美效果。

  因此,需要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更新观念,将铜鼓文化放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重视铜鼓文化在地域文明和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做好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铜鼓文化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众所周知,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现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应该说,在铜鼓文化保护的重地广西,铜鼓文化保护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础,但是,鉴于铜鼓文化保护是一项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工作,因此,除了具体的省(区)、市立法予以保护外,也凡需要国家立法予以保护,更需要相关事项立法予以保护。而且,也还需要通过联合国与东南亚各国协调整体进行保护。只有这样,铜鼓文化保护才有可能全面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与国际有关公约衔接,走向世界,规范管理,使铜鼓文化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真正能够做到依法保护。

  (三)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传承

  作为一种价值珍贵的传统文化,传承成为了铜鼓文化的关键所在。而除了民间原来有的传承渠道外,在现代社会中,国家政权的力量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在铜鼓文化的传承工作方面,同样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1、鼓励铜鼓铸造工艺的探索

  由于时间的久远,作为一种民间传承的铜鼓文化,其相关的铸造方法并未能记录下来进行有效的传承。而作为铜鼓文化唯一的物质载体,由于历代的击打特别是来自各方面的销毁,铜鼓的数量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出现无铜鼓可用的局面。近些年来,河池市有关机构以及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学院等相关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北京、上海等科研单位开展了有关铜鼓铸造的时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铸造的铜鼓依然没有能够受到的乡村民众的认同。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加强合作,进一步探讨铜鼓铸造的奥秘与得失,尽快地铸造出能够为广大民众所认同的铜鼓来,从物质上解决铜鼓文化的传承问题。

  2、抓住传承这一关键环节

  (1)命名民间铜鼓文化传承人

  作为一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铜鼓文化保护工作的关键乃在于人,即铜鼓文化的传承人。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命名等荣誉方式以及采取经济上给予补贴等手段来鼓励支持老一代铜鼓文化民间艺人在探讨总结的基础上将有关铜鼓文化的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年轻人,另一方面,政府要让村子里的年轻人认识的铜鼓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珍贵价值,使他们愿意向老一辈的铜鼓文化民间艺人学习,主动传承铜鼓文化。

  (2)大力推动铜鼓文化进校园

  民间师徒之间口耳相授是铜鼓文化千百年来的主要传承方式,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出现,人类知识的传授已经转向以学校教育为主,因此,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使铜鼓文化在少年儿童中得以传承。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

  组织铜鼓文化申报联合国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鼓励并坚持举办铜鼓艺术节等相关活动。要大力加强铜鼓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也利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积极开展铜鼓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培养全社会对铜鼓文化保护工作的参与意识,注重效果,形成声势,造成影响。要大力宣传铜鼓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普及铜鼓文化保护知识,培养全民保护铜鼓文化的观念和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铜鼓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保护铜鼓文化,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以及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与各方面协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真正将这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文化部门要和有关部门一道,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落实任务,发挥合力,共同推进铜鼓文化保护工作的实施。

 

 

[①]  蓝鸿恩《蛟龙·鸟·雷神·青蛙》,载《民族艺术》,1991年第3期。

[②]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第379页,学苑出版社,1990年。

[③] 广西大新县三套集成编委会《大新县民间故事集》(资料本)。

[④]詹·乔·弗雷泽《金枝》上册,110-111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⑤] 《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第8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⑥]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第5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⑦]迈尔《东印度群岛之古代遗物》,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

[⑧]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铜鼓资料选译》(四),成恩元译。

[⑨]《岭表纪蛮》、《新纂云南通志·铜鼓考》等。

[⑩] 民国卅七年《宾阳县志·铜鼓考》等。

[11] 民国卅七年《宾阳县志·铜鼓考》等。

[12] 清《铜鼓联吟集·吕序》。

[13] 民国廿三年《岑溪县志》。

[14]《近年来云南出土的铜鼓》,《考古》1981年第4期。

[15] 潘世雄《铜鼓入土原因论》,《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6] 李伟卿《试论铜鼓中的滇西“蛙鼓”》,《考古》,1 98s年第7期。

[17] 刘恂《岭表录异》。

[18] 柏拉图语,转引自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第764页。

[19] 巴霍《母权论》,转引同上。

[20] [英]U·J·马歇尔《克伦铜鼓》,成恩元译。

[21] 《石寨山铜鼓在社会生活和宗教礼仪中的意义》,蔡葵译,《云南文物》,第1l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2006年11月11日

上一条: ·[董晓萍]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 —1956)
下一条: ·[汪小洋]汉画像石中的女娲
   相关链接
·[陈芳 董志君]布依族“扶马”风俗中的纸马与日本“绘马”·[王翼祥]简论我国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
·[王天锐]试论蜡染艺术的稻作文化内涵·[王宪昭]试析中国古代种子神话中的稻作文化现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