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尹虎彬]2005年度史诗研究综述
  作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3 | 点击数:16388
 

   结语

   早在19世纪末,维谢洛夫斯基就指出,浪漫主义者和格林兄弟学派开辟了当时尚未开拓的民间诗歌和民间故事的领域。随后出现了民族学者、民俗学者;比较文学资料扩展到如此地步,以至需要新的建构,需要未来的诗学。各民族语言的诗歌并不取决于抽象的美的概念。[76]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属于口头流传的活形态史诗,这正是史诗学科的未来生长点。我们要从文本、文类和传统的实际出发,探讨中国史诗传统的独特规律。我们可以做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们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去体验口头传统,去记录口头传统,去研究口头传统。这些传统在范围上具有难以比量的多样性,因而更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


注释:
[1] 《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2] 《西藏研究》,2005年第2期。
[3] 《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4]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 《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6]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 《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9] 《西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4 期)
[1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 期。
[12] 《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13]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第3期。
[14] 《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5] 《西藏研究》,2005年第2期。
[16] 《森林与人类》,2005年第2期。
[17] 《中国土族》2005年夏季号。
[18] 《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19]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3期。
[20] 《档案与建设》,2005年第2期。
[21] 《西北民族研究》2005 年第2 期。
[22]  桑珠说唱本《曲木理赤财宝宗》、《齐日珊瑚宗》、《阿吉食品宗》西藏社科院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2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4 期。
[24]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
[25]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贾木查主编,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6 期。
[27]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4 期。
[28]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9]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第4 期。
[30]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1]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2]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3]  《格萨尔全书》(第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34]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5]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6] 《语言与翻译》(柯尔克孜文)2005年第1期。
[37]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汉文、维吾尔文)2005年第3期。
[38] 《中国蒙古学》2005年第5期。
[39] 《柯尔克孜文学史》柯译汉,曼拜特原著,天马出版社,2005年5月。
[40] 托汗依萨克:《艾尔托斯吐克史诗的变体及其艺术特色》,见《新疆少数民族古籍论文选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41]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4 期。
[42]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3]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中、下),《民族艺术》2004年 1、2.期。
[44]  巴莫曲布嫫:《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 第2届青年民间文化论坛论文,2004年 8月。
[45]  巴莫曲布嫫:《叙述语境与演述场域》,《文学评论》2004年第 1期。
[46] 《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2、3期。
[47]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9] 《西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0]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51] 《西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3]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54] 《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55]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6]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4 期。
[58]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吴一文、覃东平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59]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6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2 期。
[61]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6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第1 期。
[63]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第42 卷第3 期。
[64] 《摩诃婆罗多》(全六卷),[印]毗耶婆著,黄宝生主持,金克木、赵国华、席必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65] 顾维钧:《梵语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译本出版》,《南亚研究》2006 年第1 期。
[66]《〈摩诃婆罗多〉导读》,黄宝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67] 《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2期。
[68] 《史诗〈狄吉尼斯·阿克里特〉与瓦西里二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社会》,李伶俐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
[69]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第1期。
[70] 《德国研究》2005第3期。
[71]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2]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4] 《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75] 《故事的歌手》,[美]阿尔伯特·洛德著,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5月。
[76] 《历史诗学》,第406页,维谢洛夫斯基著,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下一条: ·[ 尹虎彬]2006年度史诗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