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
  作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0 | 点击数:20745
 

  七,我们阅读了业已记录在纸上的口头文学作品,就以为我们可以完全理解它。


  文人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历来看重誊录于纸张上的文本。由这个既成的思路来研究口传的文学,那就很容易满足纸上谈兵。离开了口头文学的文化上下文,我们得到的只是一张皮。只有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我们才会深刻地领悟一些口头文学的真正含义。他们创造的文学就是他们的生活。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经两度进行民族民间史诗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这一运动带有国家和政府行为,虽然这期间也有一部分民间文艺学专家的介入,但是,大量的工作是由地方文化官员承担的。我们不能否认这其中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搜集整理过程伴随着对“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倾向。18这一情形类似于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对待民间口头传统的做法。进入20世纪60年代,当世界民俗学界开始反思这段历史时,问题便出现了。人们发现一个民俗学样式,它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这些问题比研究它的起源更加重要。与19世纪以来民俗学注重类型学和文本型式的研究不同,晚近民俗学更加重视形式背后的意义。就一个特定社会组织的文化和生活而言,一个民俗学事象是什么,这是文化意义语境的核心。 19

  过去的学者把口头文学作为研究者的粗糙的资料,而将表演者和语境抛到一边。20鲍曼的兴趣在表演的民族志描述。他认为民俗文化的象征形式,它的存在植根于人们的行为、社会和文化的生活。而文本则是浅层次上的东西。他已经超越了口头文学的概念,从而进入了对文本的语境和民族志的研究。鲍曼以表演为中心的文学观念,注重对表演事件的研究,他将表演理解为一种交际的模式。一种演说的模式,这里有观众的反应,表演者向观众展示技能的责任,实现交际的手段,以及所指涉的内容等。

  口头传统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流过程之中。一个民俗学样式的表演,总是在一定情境语境下发生的,它的形式、意义和功能都植根于文化上所界定的事象之中。在口头表演民俗志中,表演事象在文本之外取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主要的可供描述和分析的单元,为理解口头文学提供了一种实证性的结构。这里,口头文学被看作为社会行为,强调社会生活中具体进行的语言艺术的运用。一个史诗艺人的口头演述是许多情境化的要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参与表演的人具有社会角色的认同,表演者要运用自己的表达手段,这些手段要符合社会互动的规则。民俗学题材样式的表演都是在社会语境下的一系列行为来完成的。所以,正是人们的行为产生了文本,而不是相反。

  对民俗学而言,民众长期积累的知识,是我们理解口头文学的前提;口述者的记忆、现场的心态、听众的反应,都会影响到口述本身。所以,民俗学讲究深入访谈,讲究对研究对象内部知识的了解,从而描摹民俗事象背后的传统。口头表述有它自身的特点,形成若干规则。比如它高度依赖语境,依赖传统。讲述者、叙述事件和听众共同创造意义。这些由讲述者和听众共享的知识,就构成了传统的内容。民俗学诚然是关注形成为“制度”和“传统”的东西。民俗学的对象非常宽泛,比较理想的是要研究那些高度类型化的样式,而众多的民俗学的对象是高度类型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俗学的对象往往是一些典型的样本。通过研究一些样本,能够解决一系列同一性的问题,例如,通过史诗演唱研究,我们试图探索民间大型韵文叙事的基本构造和法则。通过歌手的个案追踪,希望描述民间社会的表演制度和表演者的社会角色,同时希望了解个人与整个传统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
下一条: ·[蔡大成]蓍草神话传说的生态解构
   相关链接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