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邵京]幕落幕起间:旅游与田野中的演员与观众*
  作者:邵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5 | 点击数:9371
 


五、结语:文化的物与人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亚属或分科,旅游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是成功的。如同医学人类学,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在学院之外还有应用的场所与途径。应该如何应用,把什么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依循什么伦理标准,都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我自己不做,没有资格讨论。但与其他以行业或产业为依托的人类学亚属不同,研究旅游的人类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人类学自己的问题与挑战,因为这种研究需要关注的是文化里的人而不是物。这种关注也是在人的文化被物化之后必须作出的应答。以消费物来界定的文化,诸如“茶文化”、“酒文化”、“烟文化”,都主要是广告的文化,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我们不必考虑,但旅游文化里“物”恰恰可以是因人类学研究而对象化了的文化。如果只见“物”而不见人,人类学自己的路子则会越走越窄。比如,如果什么地方的奇异婚俗已经成为旅游产品,人类学还是古板地研究那里的亲属制度就会十分滑稽。要是再去评判人家的演出是否到位,就更是可笑了。即使没有旅游,这些也都是人类学会面临的困境,因为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很可能会出现我的文化自觉不足,而他的文化自觉有余的情况。旅游让我们面对这个困境,研究旅游的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个困境。这是旅游人类学可以做到的事。


  *本文系南京大学社会人文科学重点学科基地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Blau, Herbert, 1985, “Odd, Anonymous Needs: The Audience in a Dramatized Society,” Performing Arts Journal, Vol. 9, No. 2/3, p. 199.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Doubleday.
Graburn, Nelson H., 1989, “Tourism: The Sacred Journey,” in  Valene 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t: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p. 21-36.
Lévi-Strauss, Claude, 1992, Tristes Tropiques, Penguin Books.
MacCannell, Dean, 1973,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79, No. 3, pp. 589-603.
Malinowski, Bronislaw, 2003,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 Routledge.
Parsons, Talcott, 1968,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Marshall, Pareto, Durkheim, Free Press.
Stocking, George W., 1987, Victorian Anthropology, Free Press.
Woolf, Virginia, 2003, A Writer’s Diar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Woolf, Virginia, 2008, Between the Acts (Annotated), edited by Mark Husse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Žižek, Slavoj, 1994, Mapping Ideology, Verso.


【注释】
①上世纪80年代,在反帝国主义与反殖民主义政治背景下美国人类学里出现的“写文化”运动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其亢进的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早期人类学对人类学本身的社会实践没有充分的自觉与批判有关。尽管这种反思常常让人觉得人类学变得成天都在注视自己的肚脐(navel gazing),有失偏颇,但二十多年后,我们可以说,“写文化”意义不在于“知”,而更在于“行”。我们不仅要质疑与审视人类学所生产的知识,也要有勇气和担当去正视和选择人类学实践中的政治角色。
②我能迅速找到这篇文章,得益于数码化文库,而数码技术也正在影响我们的研究,营造我们的观点,这是题外话。数码文库之外还有仿Facebook的帮助学者结伴的社交网络。同Google一样,这类网络直接把消费者变成产品,我们使用网络的习惯会被这些网络服务采集后用于向我们兜售我们喜爱的东西,包括色坚俱齐的“公孙龙马”,更包括马克思的“神马”。
③其核心是观其行,得其思,知其思,晓其行。我们都成了他笼子里的小耗子。帕森斯(Parsons, 1968)实而不华,远没他弟子高夫曼好读。高夫曼把帕森斯那木纳的宏观判断落实到微观的社会交往,机敏处处可见。
④隐喻本来是说话的方式,失去新鲜感与意外感也就失去了诗意,不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隐喻,研究者称之为“死隐喻”。再响亮的词,在一演说中说它二三十遍,就再也没有人听了,就连演说者人家也会觉得是半死不活。
⑤特纳描述“共态”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美国出现的嬉皮士群落,四十多年前人家就有的“非主流”。这种“非主流”究竟是姿态还是生活就很难说得清楚了。真要说清楚,那么高夫曼理论所依托的隐喻也就不复存在了。高夫曼处处得戏,把平时生活中和他打交道的人搞得不自在,生怕一不留神就成了他书中戏说生活的案例。但社会生活的行动者(英文就有歧义,叫social actors)若不时刻自觉,是看不到自己的戏的。他的朋友们的超常态自觉是被他激发出来的。不知反过来他会不会因为他朋友的紧张而对自己的职业角色也有相应的自觉,成为自己的观众。戏的隐喻不是学术特有,给电视创收视率的形形色色的“生活秀”、“真实秀”是生活与真实,也是秀,也同样说不清楚,不用说清楚,能骗来真眼泪的东西假不了。
⑥我用的是一个精注版(Woolf,2008),其中收录了马克·胡瑟(Mark Hussey)写的作者生平及编年,马莎·卡迪基恩(Martha Cuddy-Keane)作序。书尾所附注释十分详尽地列出这部小说里的大量用典与暗指。我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受这些资料的帮助不少。标题不好译,有人用“幕间”,剧场行话成份太大,且无动感,不及我的译法。但都有同样的问题,小说就写剧,而且是没有幕的剧。我们把戏分作“场”,英文叫“act”,“动作”之意,就是译成“场间”,也没这层意思。小说里的 “动作” 有无,有戏无戏,是戏非戏,是大历史与小生活的相对与互转。这对理解小说很关键,故说明。
⑦英国的人类学家埃文斯·埃文斯普里查德(Evans Evans-Pritchard)在二战中田野也无心思做了,从他的研究对象中挑出壮小伙子组成民团。他当民团头子,一人发一把枪,让他们替英国打德国人。这是我在美国教书时在一个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中看到的,片名记不起来了。
⑧这件事后,当地的报纸上登出一篇描述这次“社戏”的文章,读起来十分贴近人类学的民族志。文章没有署名,但从文气上看似乎出自伍尔芙的丈夫之手。
⑨不算人类学里少有的几个畅销书作者兼公共人类学家。
⑩结构主义就是揭示人类心智之谜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 2011年第1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谭同学]中国乡村研究中的经验修辞与他者想象*
下一条: ·[胡宜]槛外薪传的学术承接与对话
   相关链接
·“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麦]“地方”感知:民俗旅游研究新思路·[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王娜]非遗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樊存常]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梁祝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陈芳芳 王丽婷]双重场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