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徐赣丽 郭悦]当代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建构
——以广西宝赠侗族祭萨申遗为例
  作者:徐赣丽 郭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1 | 点击数:14833
 
民众作为祭萨活动的主体,他们对于如何遗产化并没有经验,是朴素的民俗情怀导致他们参与并成为祭萨活动的主体,而如何向上申遗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出身为宝赠侗族的县政协委员HZJ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在文化精英眼里,祭萨被“再认识”——不再仅仅作为民众祈福以获得心理慰藉的途径,和凝聚民心、族群认同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是展示自我的平台,是外界得以认识宝赠侗族的窗口。
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在祭萨申遗工作中成为了主力和策划者,采取了许多措施。政府工作计划中把祭萨作为侗族一年一度的大事,资助宝赠每年持续举办,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参加了祭祀活动,并且乡党委书记发表讲话,这些都显示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作为政府文化工作的直接代表的文化馆成为了祭萨申遗的总导演。特别是作为申遗展演的祭萨(节)活动,整个都是由文化馆工作人员组织操办的,如派老师编排表现侗族传统文化的歌舞节目,组织辅导村民排练,并安排祭萨(节)当日主要活动;在申遗过程中,对遗产价值的挖掘是关键的一环,宝赠祭萨申报“非遗”的材料基本出自HZJ之手,也经过文化馆人员的协助润饰和上报,他们联手积极策划和努力争取给予祭萨一个名分。现在的祭萨已经变化为一个节日空间,这里有新闻媒体、政府官员、也有旅游者,还有其他村寨的人。活动中如何表达自我,展示自我,获得资源,是经过活动主办方和当地民众协商考虑的。祭萨申遗成为多重元素和多种力量的组合。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有文化馆的指导,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积极参与,特别是文化精英的努力促成。这样几种力量同时介入,使之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换个角度看,民间文化的变迁往往可能是多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到底是谁?宝赠祭萨区级申遗申报书上写着保护单位是“县文化馆”,这是非常吊诡的事,明明是侗族民间法师和民众的事情却由政府部门成了保护单位(现在全国“非遗”保护名录中的保护单位基本都不是地方,而是政府单位或学校、企业)。我们不禁要问,每年文化馆派人去辅导文艺节目,就是保护?如果文化馆不参与,祭萨在民间就得不到保护?为什么不被保护?民间信仰是否需要保护?由文化馆力量渗透的表演是现代新内容的代表,由师公或道公主持祭萨仪式,是传统文化空间的力量展现。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层面的祭萨,一个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祭祀,一个是在“非遗”申报中的祭祀。二者并不全部重合,虽在某些结点上有交叉,但是目标和认识及其实际效果都有区别。如果政府保护名录中的遗产已经不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遗产,那么,政府的保护工作是否还有意义呢?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1][作者简介]徐赣丽,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郭悦,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编辑。
[2] 参见徐赣丽.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之可能:以布洛陀文化遗址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4).
[3]R·M·基辛.象征人类学[C].民族译丛,1988(6).
[4]岩本通弥.围绕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的悖论——以日本的事例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0(2).
[5]席克定.侗族“萨岁”试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3(7).
[6]石开忠.宗教象征的来源、形成与祭祀仪式——以侗族对“萨”崇拜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6)35-38.
[7]管萨是可以代表全村人祭祀求得全村平安,并在平日管理萨坛和祭萨相关事务的人。每年祭萨日通过主祭师傅“问萨”选出八名管萨。
[8]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109。
[9]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2:31。
[10]宝赠的萨坛是露天的,萨坛用鹅卵石堆成的一个土堆,上面种上一棵千年矮,外围用水泥砌成,呈六角形,留出一扇门,常年锁起来。
[11]在《萨神、萨坛,侗族古老的信仰与文化》(载《中华手工》,2006年第2期)记载:在高步和芋头古寨那些明代遗存的萨坛里,都没有见到萨神像,整个祭坛非常简单。只在旅游开发比较火的皇都村,有一尊萨神像。
[12]见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10年3月。
[13]被访谈人:HZJ.访谈时间:2009年10月1日。
[14]参见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3.
[15]参见杨甫旺.民族传统节日的共生、传承和转型———彝族赛装节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1).
[16][日]樱井龙彦.应如何思考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J].文化遗产,2010(2).
(本文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琳]《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下一条: ·[张晓萍]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