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政策·法律·法规·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律·法规·

文化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作者:文化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15 | 点击数:18281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3)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大中城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文化中心)建设。编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国家标准。

  ——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有条件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继续扶持发展农村儿童文化园。

  ——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的地区配备文化服务车,建设流动服务网络。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完成全国市、县、乡(镇)分中心和50%的行政村服务点建设。

  ——建立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新机制,推动机关、学校、部队等内部文化设施对外开放。

  (14)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健全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解决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扩大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完善公共文化机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益。完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服务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

  ——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

  ——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

  ——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通过援赠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业务合作、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帮助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对优秀的文化志愿服务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5)切实维护低收入人群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保障和实现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城市低收入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免费开放的制度以及无障碍通道等方便残疾人的设施。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或放映活动。积极开展为进城务工人员送书、送戏、送电影活动。加强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16)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增加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和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实施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逐步改变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

  ——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鼓励和扶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农村题材文艺精品。购买适合农村需要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基层艺术团体为农民群众演出。全国性文艺评奖中农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要占一定的比例。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拓展送书服务范围和受益面。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政府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须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17)提高公民文化艺术素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文学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到农村、到工厂、到军营。支持群众文化创作,发挥文化馆(站、中心)等文化机构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歌咏、读书、书法、朗诵、科普知识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演出,鼓励和支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开展群众性文艺辅导或展演活动。国有文化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场次的免费演出和艺术讲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18)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和兴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依法加强民办文化从业人员的资质考核和业务培训。民办图书馆、艺术院团等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行业评估与人员职称评定。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民间剧团等,支持进城务工人员自办艺术团体,开展艺术创作演出活动。对业绩突出的民办文化机构,政府予以资助、表彰和奖励。

  专栏4 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重大文化设施 国家大剧院工程、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中国美术馆二期改扩建工程、国家话剧院建设工程和地方重要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农村为重点,建设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库,基本完成全国市、县和乡镇分中心建设,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好农村电影拷贝配送工作,丰富电影片源,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加强农村电影院更新改造,增加固定或流动放映点,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2.5万个左右综合文化站,配备必需的设备,完成对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

  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对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适宜开展流动服务的地区,为县乡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开展集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

  送书下乡工程——重点向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室配送图书。“十一五”期间,每年向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图书馆和乡镇图书馆(室)赠送适用于农村的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图书,改善贫困地区图书馆条件,满足当地农民群众基本的阅读需求。

  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在城市社区和乡村大力开展社会艺术教育,组织群众性的社会艺术实践和欣赏活动。推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开展艺术精品进校园活动,推进社会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6年10月

上一条: ·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下一条: ·文化部办公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方案》
   相关链接
·[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刘百灵]乡村振兴要重视文化建设·[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梁娟美]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崇拜及其价值·[刘思诚 ]非遗保护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
·邱运华:发掘民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过年也是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创世神话:以时间和空间为编码,揭开世界的“底牌”·[王文章 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智库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 “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
·[谢耀龙]民族杂居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与社区整合研究·陕西汉阴:文化遗产惠及民生
·[萧放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 ·[王渭清]陕西关中农村祠庙信仰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傅斌]社区博物馆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