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户晓辉]论欧美现代民间文学话语中的“民”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0 | 点击数:17333
 

根据所有民族都会经过蒙昧、野蛮和文明三阶段这一假定的单线文化进化序列,民多少被认为是野蛮人。民比野蛮人更文明,但仍然没有达到文明。但民被人们相信还保留着蛮性的残余。既然精英(包括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实际上关心的是它自身的来源,所以它试图收集与自己毗邻的民的传统。这些传统因此能够和在野蛮社会中发现的、被认为更完整的样式形成比较。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较方法,对精英的、有文字的和文明的欧洲文化的历史重构就得到了实施。

邓迪斯在这里的意思无异于说,整个19世纪以来民俗学家们和人类学家们对的界定,与其说是为了民众而界定,还不如说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的文化寻根和历史重构。他认为,这种狭隘的定义既排除了原始民族,也排除了城里人。邓迪斯对谁是民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农民构成的只是一种类型的民,除了农民之外还有很多民群(folk groups),民不是一个附属的变量(variable)而是一个独立的变量。我们必须把现代社会的成员看成很多不同民群的成员

应该说,邓迪斯对的重新界定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条件的思考和回答。1970年,美国民俗学家多尔森在《美国民俗学杂志》上提出了城市里有民吗?这一问题。1974年,布鲁斯·尼克森(Bruce Nickerson)又在该杂志上提出了工厂里有民吗的问题。两篇文章都给这些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1973828日至30日,来自31个国家和四个大陆的民俗学家会聚在印第安纳大学,研讨的主题是现代世界中的民俗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多尔森在会上做了同题发言,在简要概括了德国、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苏联、日本、美国的民俗学研究进展情况之后,也从城市工业与技术大众媒体民族主义、政治与意识形态四个方面论述了民俗的当代性和现代性。在1973年出版的《传说中的美国》(America in Legend)一书中,他从理论上提出民俗的当代性(the contemporaneity)问题,并以此与民俗学的古老性(the antiquity)形成对比。他认为,不必单指乡民,而是指传统取向的匿名大众(anonymous maes of tradition-oriented people)。1971年,美国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断言,至少在美国,这个术语和边缘性以及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曾经联在一起的含义已经被弃置一旁,这个概念已经几乎成了群体(the group)这个概念的同义词。

或许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细细列举有关民俗的种种定义和说法,甚至不准备展开讨论邓迪斯有关的新定义的得失。我在这里更想追问或者更感兴趣的是界定所形成的这个话语传统本身,即现代学者为什么要界定?他们为谁界定?显然,一旦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问题比他们界定的是谁这个问题似乎更有意义,也更加重要。因为,通过对上述学者的论述的简单浏览已经使我们认识到:为谁界定的问题直接决定了被界定的是谁以及界定的方式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如果说雷德菲尔德对乡民社会的建构只是给我们做了一个例示,那么,上面引述的邓迪斯的一席话则已经为我们点了题——在对民俗的反复勾画和界定的过程中,出发点和归结点似乎是一个:即现代文明或城市文化。换言之,民俗始终作为现代文明或城市文化的镜像和他者,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一样,闪烁在现代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话语之中。它的外延和周长要以现代文明或城市文化的标尺而定。一旦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回望过去,就会发现一个更加令人吃惊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欧美现代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话语体系中,这个概念只是现代学者想像出来的一个共同体或建构体,无论人们缩小还是扩展它的外延和范围,也无论使用或界定它的人想还是不想、有意还是无意要用它来指涉现实中的特定群体,它与这个群体都没有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本文对欧美现代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话语体系的粗略考察所得出的结论。

                                                                 (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
下一条: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