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
——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3 | 点击数:14083
 
四,结语
从故事生命树的根部向上看,我们看到了成熟故事的大量异文总是呈现着最大限度的混乱和无序。故事情节在每一个缺失处都会被补接,这种补接可能出于逻辑的要求,也可能出于情感的目的,它们似乎并不朝向任何先验的、确定的方向。
所有混乱无序的生命枝,都是具体文本生产过程中的合理存在,但是,这种个别状态下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它在另一种状态下也是合理的。于是,互不相融的文本之间就产生了生存竞争,具有更多受众的文本可能得到优先生长,有望成为主流枝干。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越过杂乱的枝干,直接考察每一根生命枝的末端形态,却又会发现,几乎所有生命枝的末端都指向了同一个终极目标——“大团圆”结局。
从一个固定的起点,指向一个固定的终点,无论中间的路径有多少,总会有一条最优、最合理的捷径,而且,这条捷径几乎可说是固定的、先验的。
具体到梁祝故事,我们发现,无论异文之间如何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异文都有一些共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是保证该文本被认定为“梁祝故事”的基本要素,如“同学”、“同冢”、“团圆”等。
只要能找到这些同类故事中的节点,我们就同样可以证明,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一定会有最优化的叙事策略存在。尽管相邻节点之间的异文可能极其丰富多样,但最优叙事策略却只有极有限的几种。
所以说,相邻节点之间的最优叙事策略也是相对固定、近乎先验的。
只需要把相邻节点之间的叙事策略看成是整体叙事策略的子策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大胆地断言,整体最优叙事策略是相邻节点间最优叙事策略的有序组合。
因为相邻节点间的最优叙事策略是相对固定的、近乎先验的,所以,作为节点间最优叙事策略之和的整体最优叙事策略也必然是相对固定的、近乎先验的。
这种固定的、近乎先验的叙事策略,就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属性”——“趋于模式化”。
五,特别解释
本文写作历时近三载,作者分别以它参加了2004年北京“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及2005年泰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两次论文宣读均引起了许多师长及同仁的议论,得到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感激之余,对部分意见进行一些解释。
本文“故事生命树”概念取自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会议论文不仅对故事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故事熵”的概念,预测了故事生长完全之后,反而会走向寂灭的命运。刘晓峰、杨利慧等人认为此说过于武断,尤其是利用故事熵对神话寂灭的说明,无法实证,缺乏说服力,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我完全接受这些批评,并删去该节内容;对于故事熵的说明,我将限定在更可靠的边界下,进行更成熟的思考,容后另文单独论证。
杨利慧指出,必须对故事的生长模式进行适用范围的限定,比如,许多短小精悍的故事,长期流传,并没有出现篇幅的明显增长。这个问题确实是我原来没有考虑过的。最初触发我对于故事生长机制研究兴趣的是白蛇故事,本文的理论思考几乎全部源于白蛇,但白蛇故事过于冗长,在写作上难以入手。恰好我的学生陆凤仪正以梁祝故事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她把论述集中在对于故事结局的历时研究,受此启发,我也将梁祝故事的结局当成我共时研究的个案。所以说,我一直是以发育完全的成熟故事作为思考对象的。事实上,民间故事受其讲述方式的限制,以及历史条件的干扰等,多数得不到像梁祝故事或白蛇故事这样的充分发育,因此,准确地说,本文所提出的故事生长理论实际上只是揭示一种生长趋势,它只说明故事生长的可能方向及其机制,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故事都一定会据此方向得到充分生长。
刘宗迪指出,本文貌似一种纯粹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并不能排除作者本人意志的干扰,因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论文带有作者本人的主观意志,这是无疑的,尤其是对于“逻辑缺失”、“情感缺失”,以及“竞择标准”的判断,必然地基于作者本人的归纳水平以及对于普通民众心理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是特殊文化背景之下的特殊判断,并不具有普适性。比如,“大团圆结局的要求”可能就无法适用于其它一些民族。在中国,八百岁彭祖被描述成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在日本,八百比丘尼却被赋予了一种凄美的悲剧色彩,比丘尼在她八百年无聊的人生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悲欢离合,心里非常痛苦,最终自杀而死[36],这与汉民族的人生追求就大相径庭。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揭示某种缺失和标准的准确性、普适性,而是想举例说明这样一种故事生长的模式: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故事生长,是因为故事母题中的逻辑缺失或情感缺失会形成紧张,需要补接新的母题链以消除这种紧张;而故事生命枝的优先生长,则取决于一定的竞择标准。作者主观因素的存在,以及对于这些缺失和标准的判断有偏差,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些缺失和标准的功能的讨论。正如我们对某件事物的描述可能存在偏差,但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这种描述的准确,而在于借助这种描述,以证明事物的存在逻辑。
陈泳超指出,本文既然是故事形态的共时研究,就不应该借助历时描述来说明问题,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掺杂在一起是很危险的。此说极是。本文对于故事“起点”的划定是根据张津的史料记载,这种基于历时考证的依据在共时研究法中是不合逻辑的。理论上说,我应该借助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提出的情节基干的抽绎法,从众多异文的共时形态中通过统计分析找出节点,然后进入操作。但是,这种规范操作需要大量的篇幅来进行前期铺设,如此,我将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回答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借助一个历时结论来作为我的“预设起点”。也就是说,只需把对张津的引述当成一个假设起点,而不是一个历时起点,陈泳超的担忧就可以消除。

注释:
 
[1] 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2] [美]E·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闵家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90、91页。
[3] 梁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梁祝故事起于东晋。但此说是从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一书中搬出来的。钱氏本人反倒并不肯定此说,只是姑且做个假设。学界拿着鸡毛当令箭,你说我说大家说,慢慢地似乎成了定论。“东晋说”的主要依据是,清代翟灏在《通俗编》中引了一则唐人张读《宣室志》的记载,说梁祝死后,东晋丞相谢安曾为祝英台请封。翟灏显然是在造假,因为他不了解《宣室志》只记唐人的“现当代”故事,根本不可能记载“东晋丞相”的故事,所以卖了诺大个破绽。这条材料显然是靠不住的。据说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明末徐树丕的《识小录》,该书说《金楼子》和《会稽异闻》都载录了梁祝故事。《金楼子》是梁元帝所作,成书较早,可以支持“东晋说”,但此书在明代初年就已湮没,而徐树丕卒于清代康熙年间,徐氏怎么可能看得到《金楼子》?而从《永乐大典》等各种现存的《金楼子》存目来看,并没有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至于《会稽异闻》,连书名都不见信录,更不用说书本身了。南宋张津《四明图经·鄞县》说唐代的《十道四蕃志》中记载了梁祝故事,但《十道四蕃志》早已不存,更不可考。也许有人还可以找出别的证据来,但是,目前所有指认为宋代以前的证据,无一足信。我们确切知道的,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就是张津本人。同是宋代的《舆地纪胜》、《四明志》等相关著述也有片言记载,但所提供的信息没有超出张津的《四明图经》。可见有宋一代,梁祝故事尚在十分简陋的阶段。到了元代,袁桶延祐《四明志》还是持张津的说法,在后面加了一句“然此事恍惚,以旧志有姑存。”可见到了元代,此事仍然“恍惚”,说明故事在元代还并不很盛行。清代翟灏《通俗编》又称《宣室志》言及此事,而现行《宣室志》同样无此记载。李剑国称“祝英台: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六《祝英台》引《宣室志》,……按:《宣室志》室不载此。梁氏所引係转征他书,而陈校疑亦据他书。前已言,《宣室志》所载皆唐事,祝英台事乃在东晋,自不应载于本书。”(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下册页832。李氏将祝英台事断在东晋仍可商榷,但认为不应载于《宣室志》,当无疑义。)张津《四明图经》所称的《十道四蕃志》今亦不存,张津也有假托古书的可能。以上各书所引,或者说,目前所有指认为宋前的传说证据,无一足信,我们确切知道的,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就是张津本人。同是宋代的《舆地纪胜》、《四明志》等相关著述也有些许记载,但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可见有宋一代,梁祝故事尚在十分简陋的阶段。到了元代,袁桶延祐《四明志·鄞县》在作了相同引述之后,加了一句“旧志曰义妇冢,然此事恍惚,以旧志有姑存。”可见到了元代,此事仍然“恍惚”,说明故事在元代还并不很盛行。
[4] 格式塔心理学派有一个重要理论,即“闭合律”:一个不完整或开放性的图形总是要趋向完整或闭合。一个在圆周上缺一小段的圆圈,在被试的描述中,总是趋向于一个完全闭合的圆圈。闭合律在思维、学习等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是一个不完整的或开放的格式塔,它在人身上就会造成紧张,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或把工作完成了,最终形成闭合,这种紧张才能得到消解。
[5] [清]翟灏:《通俗编》,卷37,“梁山伯访友”。
[6] 本文所据以分析的梁祝故事主要采自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30年;樊存常:《梁山伯·祝英台家在孔孟故里》,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年。检出现当代流传的梁祝故事异文共102篇。
[7] 如《祝英台阴配梁山伯》、《清官侠女骨同穴》、《开仓分粮济百姓》、《梁县令治水》等,只有《梁县令治水》提到梁祝生前曾经同学;另有《大侠与清官》还将祝英台说成本是男扮女装的美男子。均见《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
[8] 如《千万阴兵助康王》、《蝴蝶墓与蝴蝶碑》等,见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
[9] 《梁山伯·祝英台家在孔孟故里》,第43页。
[10] 《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第217页。
[11] 《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第247页,第257页。
[12] “木桶效应”的大意是说,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围合而成,如果这些木板的长短不一,那么,木桶的容量并不取决于较长的木板,也不取决于木板的平均长度,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有关“木桶效应”的图书有多种,如《木桶效应》,石磊编著,地震出版社,2004年)
[13] 梅兰芳说:“旦角戏的剧本,内容方面总离不开这么一套,一对青年男女经过无数惊险的曲折,结果成为夫妇。这种熟套,实在腻味极了。为什么从前老打不破这个套子呢?观众的好恶力量是相当大的。我的观众就常对我说:‘我们化钱听戏,目的是为找乐子来的。不管这出戏在进行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样的险恶,都不要紧,到了剧终总想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把刚才满腹的愤慨不平,都可以发泄出来,回家睡觉,也能安甜。要不然,戏是看得过瘾了,这一肚子的闷气带回家去,是睡不着觉的。’”(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第48页)
[14] 据韩国学者崔云植先生向笔者提供(2004年10月17日),韩国有一种异文,祝英台投墓之后,马某很失望,转轿回家,这时,墓门又打开了,梁祝出来,到别处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也是马某不作为的一种。
[15]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金童玉女风月记》、《三生三世苦夫妻》等。见《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
[16] 如《梁祝复活留人间》等。见《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
[17] 如《英台姑娘和山伯相公》、《英台作诗托终身》、《竹篾箍桶永久紧》、《闽南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收入周编本时作《梁祝同化白蝴蝶》)等。分别见《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祝英台故事集》。
[18] 如《鸳鸯成双不分离》、《闽南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收入周编本时作《三载同窗生死恋》)等。分别见《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祝英台故事集》。
[19] 处置马某的文本如《鸳鸯成双不分离》。可以佐证这一情感缺失的是,马某“化身异类”这一枝母题链的感情指向,基本都是对马某的唾弃和嘲弄。
[20] 谢云声:《闽南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见《祝英台故事集》。
[21] 补接的这一母题即《孔雀东南飞》结尾的母题。
[22] 表中序列故事1-35出自《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序36-39出自《祝英台故事集》,序40、41出自《梁山伯·祝英台家在孔孟故里》。
[23] 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3月,第158页。有关“内在的民间文学”的理论内涵,可参见此文。
[24] 参见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25]故事具有表达感情和愿望的功能。比如,湖北的一位著名的故事婆婆,特别擅长讲述婆媳关系的故事(如《雷打恶媳妇》、《媳妇弄草包包面给婆老吃》等等),在这些故事中,几乎所有不孝敬公婆的媳妇都得到了同样的下场:“一金钩子闪,一炸雷,把她打死了。”据一位熟悉该婆婆的学者介绍,在现实中,这位故事婆婆与媳妇的关系就曾非常紧张。她对自己所选择传播的故事以及对故事所赋予的意义,就有很明显的感情倾向(甚至可能具有诅咒功能)。
[26] 情节的合理性必然地要受到接受者的检验。比如,艾青发表在《人民文学》1953年第2期的《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文指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会”一场,梁祝之间的争吵毫无必要,“剧作者这样处理的目的,不外是想加强梁的反抗精神,使之更具革命性。但是一个人物的反抗精神,一定要根据他的性格来决定的,不能像在一碗菜里加进一些胡椒那么轻便的。”可见,每一次改编都必须经由接受者的检验才有可能得到认可。
[27] 比如,2005年7月25日《法制日报》B7版有尹兆熊《“杨门虎将”遭评书迷指责》的报道,称《杨门虎将》一剧“剧情过分强调谈情说爱,演员表演不合理,与人们听到的评书《杨家将》差异太大,因此遭到很强烈的指责。”也就是说,许多接受者在欣赏这一剧作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一些关于该故事的基本知识,如果当下的故事偏离接受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太远,就很难被接受被传播。
[28] 由于作者所绘制的“梁祝故事结尾形态图”过于庞大,难以打印,本文只能从略。
[29] 顾颉刚:《华山畿与祝英台》,《祝英台故事集》(钱南扬编),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30年。
[30] 钱南扬:《叙论》,《祝英台故事集》。
[31]比如说,洛地在《剧作的时代特征》一文中曾提到他的一次经历:“我曾经在一个名叫‘梁宅’的村子里,目睹一场最后梁山伯不死与祝英台团圆(马文才死了)的演出——在‘梁宅’演《梁祝》,那梁山伯是不能死的,即使不在‘梁宅’在别处演《梁祝》,梁、祝二人死了也要‘化蝶’团圆。”由于是在“梁宅”演出,最后的结局更加出人意外:梁、祝二人甚至没有死,当祝英台祭墓的时候,梁山伯居然得以复生,从墓中跳出来和祝英台团圆。(《洛地文集》卷1,香港: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1)这一结果,恰与韩国学者崔云植先生向笔者提供的韩国异文异曲同工。
[32] 吴祖德:《梁祝故事在上海的传播及其特点》,《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2期。
[33] 钱南扬认为化蝶母题进入梁祝故事是比较后期的事件,并且假设此说来自宜兴地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宋元明宁波的志乘中,没有一句关于化蝶的话。上面所举的例(案:即早期“化蝶”记载),都是宜兴志乘中的。所以我疑心祝英台故事传到宜兴后,才把化蝶事加入的。”(《祝英台故事集·叙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30)
[34] 何其芳:《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人民日报》“人民文艺”第92期,1951年3月18日。(本文转引自《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
[35] 事实上,一些外在的约束条件,比如体裁的制约,就对于情节的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还魂说”是个极有生长力的母题链,还魂之后的遗留问题,可能需要冗长的情节来补接,而故事要求短小精悍,难以容纳“还魂”对于情节延伸的要求;戏曲则不同,如果情节过于简省,则无法敷衍成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所以,“还魂”母题出现在戏曲中的频率远远高过在故事中的。
[36] 参见蔡春华:《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本文原刊于《博览群书》,2006年第1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施爱东]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生长的结构机制
下一条: ·[李丽丹]俄狄浦斯情结研究及其批判
   相关链接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李一凡]地方民间叙事中的“箭垛式”名词·[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
·[江帆]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李扬教授讲授“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传说”·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施爱东研究员讲授“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陈泳超教授讲授“仪式文艺的叙事策略”·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
·[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詹娜]喀左蒙古族民间叙事群体生成的动力解析
·[陆慧玲 李扬]菲尔德对女性民间口头叙事的搜集与创编·[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梁家胜]民间叙事的演述逻辑与建构机制·[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
·[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陈泳超]互文形塑:刘猛将传说形象的历史辨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