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
  作者:钟敬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3-20 | 点击数:18002
 

  六、今后亟待进行的几项工作

  ⒈工作原则——重视整体观念和联合活动

  现在有些学术活动互通声气、如编纂中国各省的民俗志,这是好事。前几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展吴语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学调查研究,讨论了一些学术问题,协作得也比较好。我们提倡,最好能这样从整体去考虑问题,那样可能避免重复,减少空白点,费力少,而成功大,使取得的工作成果更有特色一些,效果更明显一些。

  ⒉强化或新建有关的各种机构

  目前,全国的30个省市大体都有民间文艺家协会,2/3的省市建立了民俗学会,它们的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但已有了开展工作的基础。今后我们要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还应该加强学术机构的建设。

  我们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新建一些机构。比如,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民间史诗和叙事诗,这是我们的一项大宗文化财富,而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机构可能还不健全、或者开展活动的范围还比较狭窄,这都给我们继续开发这个领域留下了余地。

  有了机构,有了集体,就能形成学术阵容,加强研究工作的计划性。例如,现在有的日本民俗学者研究神话教育学,而我们中国很早就有易俗化民的传统。今后我们有了相应的学术机构,也可以合理地分配力量,研究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叙事诗的教育问题。我只是举这个例子,说明在许多方面,我们都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⒊有计划地继续收集整理民俗资料与开拓和深入理论研究工作

  中国那么大,历史那么长,民族那么多,民俗资料就象海洋一样。我们现在记录的资料,尽管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它们终究还是少量的。我们的资料搜集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今后应该继续有计划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对历史民俗资料的收集和现实民俗资料的收集。

  在加强搜集工作的基础上,要抓紧开展理论探索工作。要继续开拓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

  ⒋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

  民俗学不仅是一种文化科学,它也是一种教育事业。这我在前面已经稍微提到过。因为,人人好象都有民俗生活的经历和一定的民俗知识,但个人的经验不管怎样广泛,究竟是有限的。

  在我们这样的民俗大国里,我们不知道的民俗现象和民俗道理还不知有多少?而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后代,我们对先民的文化活动,是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的,我们还要把其中优秀的东西传播下去,让它起到塑造国民的健康心灵和建设美好生活的作用,——这就是民俗学的教育学所要承担的职能。

  现在,在我国的大学里能够开设民俗学这门功课,这是一种知识教育。但这还不够,还应该进行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如把民俗学的教育推广到一般社会、以及中、小学生中间去。我认为,这样才能辅助国民教育,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⒌加强中国古代民俗学著作的整理及对外国本学科名著的译述与介绍

  这项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历史上的民俗文献进行整理,其中,民俗志类的著作,严格地说,起码也有二、三十种。有的原著不存,但有辑佚本,如周处的《风土记》。还有开头提到的先秦以来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谈到的关于民俗见解一类的著作。我们要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争取在最近的三、五年内出一套古代民俗学专著的丛书。这方面的财富,是我们成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的看家本钱。当然,中国民俗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整理出版这些著作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

  二是要继续翻译介绍国外的民俗学的经典著作,五四以后,我们介绍、翻译了一批外国本学科的名著,如江绍原、杨堃先生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近20年来,打倒“四人帮”后,连树声先生等又翻译了一些,如泰勒的、弗雷泽著作等。但还是少了一些。我和刘魁立同志讲,我们还要再翻译一些民俗学的专门著作,如日本柳田国男的代表作《民间传承论》和《乡土生活研究法》,法国山狄夫的《民俗学概论》,意大利格塞普。科奇亚拉的《欧洲民俗学史》等。这同整理中国的民俗学史著作同样重要。现在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尽量开发信息,以促进我们自己的学术发展。

  ⒍适时地举行各种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利用各种条件展开本学科的国际文化交流

  这一、二十年来,我们在民俗学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开了不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应该看形势、看需要,继续召开国际、国内的,基本理论的和专题的等各类研讨会。通过会议,集思广义,向国际同行学习,也介绍我们自己。现在我们在民俗学的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已进行的一些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像中、日、韩三国联合举办的东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等。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特别是要重视培养跨世纪的青年学术力量。

  我国的民俗学,从北大的《歌谣》周刊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80年了。原来它是一棵小苗,现在经历了酸甜苦辣,坎坷曲折,终于长成参天大树了。但是,它要屹立于世界民俗文化之林,还有待于中国民俗学者去辛勤地培土和浇灌。成立中国民俗学派,就是要更有力地进行这种培植工作。对此,我们要有信心,我们也应该满怀信心,去为实现它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作者附记】本文原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给研究生的讲课稿,讲课时间分别为1998年9月29日和10月6日。后经董晓萍博士根据讲义提纲和讲课录音整理成此文,特此说明。

  1998年12月18日记于北师大励耘红2楼

  (本文后来以“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为题发表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第59-66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民俗学的叛徒
下一条: ·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