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山曼]《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
  作者:山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62824
 

4.防洪抢险的民俗



  黄河既为中华儿女创造5000年的历史文明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同时,好像故意要考验她的不畏艰辛的儿女,每每以不羁的洪水摧毁黄土地上的生命财产。这就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防洪抢险的历史。

  搏击洪水数千年

  黄河防洪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国语·周语》记载,共工“壅防百川,堕高理库”。《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作三仞之城。”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先祖营造简单堤防的记录。

  西周的堤防已有相当的规模。《国语·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防洪的作用被引以为喻,可见沿河筑堤早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堤防进一步增加。《管子·度地》具体论述筑堤的最佳季节为“春三月”,作堤的方法是“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固堤方法是‘:树之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拍杨,以备决水”。护堤措施是“岁卑增之,令下贫守之”。显见得防洪治河的组织也有了井然的系统。

  秦汉时期,“决通川防,夷去险阴’”(《史记·秦始皇本纪》),使黄河有了统一的堤防,这可能就是民间传说故事《秦始皇打马修大堤》的历史根据。这个故事,在黄河下游流传很广,新编的河南省《范县志》保存了这个故事的地方版本: 范县城北,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大堤,弯弯曲曲如一条看不见首尾的神龙横卧在这里,这就是传说中秦始皇走马修的大堤,老百姓呼为“秦皇堤”。据说,很早很早的时候,黄河经常在这里发大水,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决定治理黄河,征调了成千上万民工修堤。民工们日夜不停地干活,累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可是大堤还是修不起来,挡不住黄水。

  秦始皇得知后,骑着神马,带着文武大臣亲自来监工。有人禀报有大山挡路,秦始皇手举赶山鞭,运足力气,向山头猛抽一鞭,只听“喀嚓”一声把大山赶跑了。秦始皇骑着神马继续朝前走,忽遇蚊龙作怪,天昏地暗,倾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黄水上涨,修堤不得进行。秦始皇又扬起打神鞭,向水中打去,打得波浪滚滚,河水倒流,鱼虾尸体漂满河道,黄河变成血河。蚊龙抵挡不住,顺着黄河向东海逃跑。 秦始皇骑着神马继续向前走,走过之后大堤慢慢起来啦。神马又累又困,走着走着,睁不开眼睛了,摸着瞎往前走,结果走得弯弯曲曲,因此大堤也修得弯弯曲曲。神马走了一天又一天,这天神马再也走不动了,就卧在这里,变成了一座山。秦始皇念神马修堤有功,给这座山赐名为“石马山”。

  大堤修好后,挡住了黄水,人们开始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黄河发水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条大堤叫做“秦皇堤”。

  同一母题的别的说法,多半是说,秦始皇骑快马沿黄河一直跑到海边,所过之处,令人立刻修起大堤。从那时起,沿着黄河大堤就可以一直走到海边。

  到汉代设置了河官和专职修堤人员。

  唐代规定了沿河地方官对堤防修守管理的职责:“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着暴水泛滥,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先即修营,不拘时限。”(《营缮令》)

  从北宋起,制订了黄河堤防岁修的法规。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赵匡胤“分遗使行视,发畿甸丁夫缮治”黄河堤防,“自是岁以为常,皆以正月首事,季春而毕”(《宋史·河渠志》)。

  金代颁布了《河防令》,对河防要事作出了明确规定。

  明成化七年(1471年)设总理河道,制定了“国防二守”的制度。“四防”为:风防、雨防、昼防、夜防;“二守”为:官守与民守。清代有人对“国防二守”作出了具体解释:一四防何谓?风、雨、昼、夜。风能刷水汕堤,宜护;雨则冲堤淋沟,宜修;昼恐水涨,宜卸;夜防盗决,宜巡。何谓官民?官乃在官兵夫,非专指官员而言也。民乃近堤百姓,非统合境内而言也。兵夫只可修守于平时,若遇水涨工险,方下塌签桩之无暇,故当伏秋大汛,例调民夫上堤协守,俗所谓站堤夫是也。迨水落工平,仍归兵夫修防。”

  清代沿袭明代守堤防洪的制度,发展了堤防养护的方法,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防洪队伍的历史传承

       黄河防洪的队伍,从战国时起就有“水官”之称。到汉代,有了“河堤督尉”与“河堤谒者”等专职官员。宋代设专管河事的官员,名为“河堤判官”。金代颁布了《河防令》,不仅设河防官职,并且有了专职的“河防军夫”、“河桥埽兵”。明代设总理河道官,官守与民守并举。官守设河兵与堡夫,民守则规定黄河堤上“每里十人以防”,“三里一铺,四铺一老人巡视”(《明史·河渠志》)。清代黄河防洪沿袭明代制度,设河道总督一职,总理河务。雍正二年(1724年)增设副职,七年(1729年)增设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沿河管河道、管河同知、通判、县丞、主簿等。另设河营武职,有参将、游击、守备等职,形成了文武两套班子。文职机构司钱粮、料物;武职机构为河营。官兵按军事编制,既参加河防修守,又参加防汛、抢险、扦桩、下埽。

  清代河兵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成立为20营,每营额设河兵500人,驻守徐州以下沿河。当时河南尚未设立河营,额设堡夫为1396名。到雍正二年(1724年),从徐州以下各营中借调1000名河兵协助河南堡夫驻守河防。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组建两个河营,北岸称怀河营,南岸称豫河营,共有河兵1700名。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钢瓦厢决口改道后,河兵人数减少。

  清代河兵,是一支熟谙技术的治河专业队伍。清政府培训这类专业人才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把部分候职人员下放到河工学习河务;二是选有家传治河技术的河工人员子弟,无论兵夫、官员,要他们经常到河工见习治河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遇有机会,补为正式河工人员。河兵、堡夫在当时世代相传者甚多。河官世代接任的也不少,如最高官阶的河道总督中,就有嵇曾筠——嵇璜——嵇承志祖孙三代连任,李宏——李承翰——李特亨祖孙三代相传,吴嗣爵——吴(王敬)父子两代相传,高斌——高晋叔侄相传;三是从河兵、民夫中选拔。有的在河工作夫多年,进入河营成为一名熟练的河兵。有的老河兵升职为河营武职官员。

  河营驻扎地多设在大堤上,一般称为“堡”或“铺”。各铺设旗杆,挂方形黄旗,因为黄色象征泥土,取以土制水之义。旗上大书“普庆安澜”或“四防二守”。 堡前立“相风鸟”,刻木为鸟形,尾插小旗,立于长杆梢顶,四面可以旋转,为守堤堡兵和筑堤、建埽、运料河工测看风向风力之用。

  当时堡中还备有大小号旗,又称作“牙旗”,防汛时用以示号令,筑堤时则用以划分工段。每十丈一小旗,每百丈一大旗,使兵夫有所遵守。

  各堡分管地段,交界处设木制牌坊,额书“某汛某堡”,明确责任段落;堡房前设挂牌,书写兵夫花名,明确个人责任;又有专设“虎头牌”,上书“昼夜巡查”,意在触目警心,类似后来的宣传口号。

  各堡常备工具、用器、标识有志桩、打水杆、试水坠、算盘、铜尺、秤、丈杆、五尺杆、围木尺、梅花尺、囗绳、夹杆、均高、旱平、地囗、响囗、水平、大小牌签、铜锣、钱柜、循环签、布棚、灯笼、壁灯、火把、雨伞、笠、蓑衣、打草镰、艾、拥把、木推把、竹搂粑、埽帚、大签子、杠子、抬土筐、闸版、闸耳、闸关、关翅、令箭、会牌等。

  清末山东设河防总局,1904年又改为总办。民国初期,黄河仍分省管理,仍设河兵、汛兵,其职责也与清时一样为司守修防和维持河防治安。河兵组织设班、连、营,分别设汛目、汛长、河防营长等职为领导。民国6年(1917年)成立山东河务局。民国18年(1929年),河工体制改变,河兵、汛兵改为河防防守与施工的修防工人,组织改变为守防工巡段,各段均设段长。1933年,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习惯上称为“前黄委会”),设委员长、视察等职。

  建国以后设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各省设黄河河务局,沿黄各县设黄河修防段。黄河大堤每0.5公里有一座防汛屋子,由沿黄村庄派人驻守护堤。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守堤员均由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以后的大队(村)指派,其职位名为“防汛员”。自1985年开始,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堤防管理也实行了承包制,由黄河河务部门、村民委员会、承包人签订承包协议书,承包人一方称为“护堤员”。

  由古到今,习俗的传承脉络是能够看得明白的。

  河工储备

  黄河修防工程巨大,物料、工具的运输储备向来为国家与沿黄人民所重视。储备的物料因时因地有所不同。

  运料工具有:

  条船:三桅船,是清代最大的运料船。

  圆船:分大、中、小三号,大号长四丈二尺,中宽七尺六寸,舱深三尺二寸;中号长三丈九尺,中宽七尺,舱深三尺;小号三丈六尺,中宽六尺五寸,舱深一尺七寸。使用时两只船相并,俗称“一帮”。

  柳船:多用于防汛时运送柳枝。定制长八丈,中宽一丈六尺,舱深五尺。

  篓与篓钩:柳船的附设用件。篓又称为“柴篓”,用苇子捆扎而成。船运柳柴时,两人上船,持柳钩将篓钩定,使贴近船帮,用缆跨系,两边共系六节或八节,使两面相平,然后在上面堆积柳柴,虽遇风浪,船仍能运行稳重。

    犁:运料船附件,船行下水,安装于船底,用以留拽。

  关:运料船附件,以关盘(又名“升关坝”)固定船上,船行上水,水手各以木制“关翅”拨关支转。

  四轮车:即太平车,用于运秸料,即称为“料车”。

  箱:俗名“板毂车”,用厚阔板木做轮,短毂无辐,以牲畜拉运石料,行泥沼地上,不沾不塞。

  拖车:俗名“拖拖”,状如车而无轮,专用于淤地转运柴料。

  千斛拖:三轮长架车,旱地运石料用。

  加工物料的工具有:

  刹刀:用以收割苎麻。

  芒刮刀:用以剥取苎皮。

  绳车、绳床、拧绳架、滑子:用于加工料绳。

  篾箍头、手钩、拦脚板、皮裤:四种用于采集、搬运苇料的工具。篾箍头用熟竹皮制成,用以捆苇料。手钩,铁刃木柄,长四五寸,一手持一个,用于拖搬苇料。拦脚板,木制厚板,缚脚上,防割苇时伤脚。皮裤,用牛皮制成,下水割苇时穿用。 铡刀、抽子、竹响板、滑皮石滚:四件制作苇缆的工具。铡刀用以去苇根。抽子又名“梳子”,木制内设钢片,用以劈苇。竹响板,或称“响板”,用于去除苇叶。滑皮石滚用以压扁苇秸。

  人字架、拖架、拍子木:三件编制苇缆的工具。人字架用两根木棍,上端缚住,使成人字形,下端埋入土中固定,中间横架两条竹片,每片各凿四孔,每孔各安铁件。拖架用木制作,竖高二尺六寸,横榇三尺二寸,其架上横置一条竹片,中凿一孔,安装铁件。打苇缆时,先用绳撅绊定人字架,再用巨石压住拖架,使它不动摇,然后将苇胚一头分作四股,挂在人字架铁件上,一头合成一股,挂在拖架铁件上,操作的人,推递抽子自然索结成缆。抽子为木制,竖长一尺二寸,横长一尺八寸,成十字状。

  料场防火,立牌以为警告,牌上绘虎头,大书“小心火烛”四字。防火用水缸、木制太平桶贮水。备救火器具有麻搭、水外、抓钩。

  开凿料石用铁晃锤、铁撬、小晃锤、铁手锤、铁手錾、铁囗等,起吊石料用吊杆(由支架、木铃铛、千斤绳、肚斤绳、虎尾绳结构而成)。

  制砖工具有大砖模、小砖模、拐铁、竹荡刀;烧砖用挑草叉、棍叉;修窑用浮梯;运砖有砖架。

  料场木工工具有锯、钻、刨、凿、墨斗、墨笔、曲尺、手锯等。

  编笆埽工具有唤锥、唤针。

  河工工地

  清代时黄河筑堤或防汛的大工程,名为“大工”。凡属大工,必于大坝头上竖立长杆,上扣三环,系长绳备升旗用。旗有三面,分黄、红、蓝三色,派兵把守。用土升黄旗,用石料升红旗,用柳草料升蓝旗。夜间则以三色灯笼代旗。总名为“三升旗”,又称“标旗”。

  夏日工地备布棚,为司事者遮阳避暑。

  工地临时住所,以席制庵,名为“席抬棚”。工地迁移时,可随时携带。

  工地上竖立丁字架,两旁各悬灯笼一盏,或者竖独杆,上设雨搭,下悬灯笼一盏。又有壁灯,上书“普庆安澜”。大汛时,为方便上下巡防,灯笼通宵不灭。控水的长城——堤

  黄河堤防起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秦代起得到了统一管理,两汉起有了保护堤岸的埽工,宋代以后埽工已广泛使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潘季训(1525——1595年)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束水的方法就是“坚筑堤防”。他将堤分为缕堤、遥堤、格堤、月堤四种。缕堤是近河的堤,用来约束水流;缕堤以内筑月堤,作为前卫,以免水冲缕堤;遥堤在缕堤以外,是第二道防线;遥堤与缕堤之间,修造格堤,防止缕堤决口以后顺遥堤流下冲出新的河道。这一套堤防模式,对后代影响至深。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各地筑堤的类型变化很多,名称变化更多。元代《欧阳元至正河防记》碑文上列举的堤名就有刺水堤、截河堤、护岸堤、缕水堤、石船堤等名目。

  按现代河防部门的总结,堤的名称与用途大体的情形是:

  大堤,又称“临黄堤”、“正堤”、“大坝”、“黄堤”,即黄河下游现今设防的大堤。

  遥堤,离主河道较远的大堤。

  缕堤,依河势修筑距主河槽较近的堤,为防御一般洪水的二级大堤。现行临黄堤不少是在明清缕堤的基础上培修而成的。

  埝,有时与“堤”的含义相同,但一般又认为正规修筑的为堤,规模较小的为埝。

  堰,在黄河下游许多地方,“堰”与“埝”通用。

  子抬,也称“子堤”、“子堰”。这是指汛期为防止洪水自堤顶漫溢,在堤顶离开临河堤肩一定距离临时修筑的挡水小捻。

  小堤,又称“小埝”,规模尺度都比较小的挡水堤。

  民埝,又称“民堤”、“夹堤”,是滩区群众为保护耕地、村庄自修自守、逼近河岸的小堤涸影响防洪应在废除之列。

   生产堤,1958年沿黄河滩区普遍修筑的民埝,因影响防洪,1974年后相继破开了进水口门。

  月堤,又称“越堤”,在险工堤段又称“圈堤”、“套堤”。在大堤的危险地段,于背河加修的重堤,两端弯接于原堤,平面上堤形弯如新月。经月堤加固后,大堤稳如泰山,形成安全地带,居民往往选为村址。济南洛口对面就有一个建在月堤上,又以堤为名的月堤村。

  格堤,又称“隔堤”、“横堤”、“撑堤”。在遥堤与缕堤之间修筑的横堤,有利于防洪,也有利于淤淀滩区靠堤的洼地。

  围湖堤,也称“围湖坝”。在黄河下游是特指东平湖的围湖大堤。

  民间的称呼多种多样,如山东菏泽地方称缕水堤为“二堤”,临黄堤为“三堤”。旧时滩区居民又称民埝为“护村堤”等等。

  历来修筑的黄河大堤,有不少有名的堤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些还产生了千古流传的故事。这其中最著名的大堤有这样一些:

  御坝:在河南武陟县境内。黄河流到武陟,地势平旷,河首滚动无常,容易泛滥成灾,又加沁河在这里流入黄河,河口的钉船帮与原武之间迁徙不定,十八里地段没有修筑大堤,所以从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四次决口。洪水淹没新乡、彰德、卫辉,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畿津门,危害华北。是否要修筑从钉船帮到詹店的大堤,当时曾有激烈的争论。雍正皇帝登基之后,立即决定修筑这一段大堤。雍正元年秋汛,大堤刚刚修成,黄河沁河一起涨水,汛后水退,出现了奇迹,南岸河道主流攻沙,河床涮深,大堤背水,泥沙淤积,成了高滩,大堤由临水险工变成了滩坝。此后20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从这里决口。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雍正皇帝胤祯亲书“御坝”二字,由新增黄河同知孔殛勒石立碑,至今仍立在这一段大堤之下。采风到御坝时,见这一段大堤到今天仍可称为模范,巍巍20公里确有固若金汤的气概。堤顶的防汛屋子上大书“保卫华北”,使人明白它的极端的重要。御坝碑北,现有一个村庄,就以御坝为名,御坝村中的人对自己眼前的这一条大堤的历史显见得十分熟悉,我来村中,村中正立着一个作宣传用的牌坊、牌坊横额写着“御坝村”三个醒目大字,两旁是一副对联,那联语却是:“雍正皇帝修御坝,干部群众干四化。”我体会他们的意思是在表示:一个封建皇帝既修得如此壮观大堤,我们更能把一番“四化”大业干得轰轰烈烈。笑着走出御坝村,一步步,从头到尾,把御坝走下来,心中确有一股豪气升起。

  北金堤:西汉平帝时,黄河决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滥60余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治河,由王景主持。他勘察了由荥阳至千乘海口的地势,指挥筑成了长堤,被后人称为“金堤”。1855年钢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后,这条大堤处于河道以北,就被称为“北金堤”。现今这一道堤起自河南省濮阳南关火厢头,经山东莘县高堤口,到阳谷县颜营,长120多公里。

  太行堤:明弘治六年(1493年)副都御史刘大夏主持治河,采取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方策,在筑塞北岸荆隆口、黄陵岗等七处口门后,于弘治七年(1494年)自北岸昨城(今河南延津县境内)起经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曹县至虞城,修成约180公里的长堤,统称“太行堤”。现在从河南省延津县魏丘,经封丘县黄德到长垣县大车集44公里的堤防就是太行堤的一段,下与中段临黄堤相接,构成二道防线,仍在发挥作用。

  障东堤: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山东巡抚丁宝祯奏准在黄河南岸修筑了铜瓦厢决口后的一段新堤。起自山东省东明县谢寨至东平县十里铺,堤长125公里。

  黄河大堤的各部位各方位都有习惯称呼,乍到黄河的人一时半刻搞不清这各种各样的名称,而这对于参与筑堤的人却是再熟悉不过的物事。

  堤身:堤基以上的部分。

  堤顶:堤身上部的平顶部分,要求有一定宽度及超洪水位和超风浪的高度。平时晴天就是一条通车的路,雨天有人管理,禁止车辆通过。我几年来沿黄采风,经常在堤顶行走,由堤顶看黄河流水,看河滩田地,看堤旁人家,印象都终生难忘。 花鼓顶:培整堤顶,要求做成中心高于堤肩,形成中间稍高、两肩略低的漫弧形路拱堤顶。

  堤口:又叫“堤肩”、“堤唇”,堤顶两侧与堤坡相接的地方。

  堤底:堤身下部与堤基相接的底面。

  堤基:堤防的基础。

  堤根:又叫“堤脚”,堤坡下端与堤基表面相接的部分。

  堤爪:施工时人畜上下堤顶的坡道。

  堤坡:又叫“坦坡”、“坦”、“边坡”,堤身两侧的斜坡。

  临河坡:堤防靠河一侧的堤坡。

  背河坡:堤防背河一侧的堤坡。

  堤内与堤外:一般说,堤防的背河一侧被称为“堤外”,临河一侧称为“堤内”或“堤里”、“堰里”。但在一些地方,居住在背河一侧的人家偏又称自己所在地方为“堤内”,而称临河的滩区为“堤外”。

  临河:又叫“堤前”,指堤防靠水的一侧。

  背河:又叫“堤后”,指堤防背水的一侧。

  平工:又叫“背工”,大堤临河有较宽滩地,平时不靠水,只在大水漫滩偎堤时才靠水的堤段。

  险工:大堤平时即靠河,经常受水冲击,历史上又常出现险情的堤段,被称为险工。过去险工堤段用秸料埽、砖埽防护,现在则用石砌工程防护。黄河下游现有险工约60处,用于防护的坝、堆、垛、护岸5500多道。通常人们从照片与影片上看到的黄河,多是险工堤段,因为在这些地方,最能看出黄河堤防的雄伟身姿。

  堤中的关镇——埽 埽,是以薪柴如庄稼秸秆、苇、柳枝与土、石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建成的一种水工建筑物。埽的作用是抗御水流对河岸的冲刷,防止堤岸坍塌。此外,也用于堵复堤防决口和截流工程。

  埽的称谓,文献记载始见于北宋。《宋史·河渠志》已有作埽的很详细的记录:“以竹为巨索,长十丈至百丈,有数等。先择宽平之所以为埽场,……密布芟索,铺梢,梢芟相重,压之以土,杂以碎石,以巨竹索横贯其中,谓之心索。卷而束之,复以大芟索系其两端,别以竹索自内旁出,其高数丈,其长倍之。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单薄之处,谓之埽岸。既下,以橛桌阂之,复以长木贯之,其竹索皆埋巨木于岸以维之,遇河之棋决,则复增之,以补其缺。”

  宋时已有马头埽、锯牙埽、木岸埽等名目,但宋元之间,主要采用的还只是卷埽。

  明清之间,卷埽的制作技术有了改造和创新,同时又创造了软厢埽等一些新的形式。

  成书于清代的《河防志略》记载:“卷塌下埽之法,凡应用埽个须卷长十丈、八丈者方稳。高一丈者,埽台要宽七丈,方卷得紧。如遇堤顶狭窄者,架木平堤,名曰软埽台,然后卷下。先将柳枝捆成埽心,拴束充心绳、揪头绳,取芦柴之黄亮者,拧打小纟要总系于埽心之上,每丈下铺滚肚麻绳一条。或不必用麻者,即用芦缆,又将大芦缆二条,行绳一条,密铺于小缨之上,铺草为筋,以柳为骨。如柳不足,用柴代之,均匀铺平,需夫五六十名。如长十丈者,共需夫五六百名。八丈者四五百名。用勇健谙熟埽总二名,一执旗招呼,一鸣锣以鼓众力,牵拉捆卷,后用牮杆戗推。埽临岸时,将小纟要均束于埽,埽岸上每丈钉下留撅二根,将滚肚绳挽于留极之上,每揪头绳一根,亦钉密橛一根,看水势之缓急,定揪头绳之多寡,渐
次将埽推入水中。”

  清乾隆年间始见的软厢埽,因布料方式不同,分顺厢埽与丁厢埽两种。厢埽的材料仍是秸料、土和桩绳。

  顺厢埽的制法是,把秸料与水流方向平行铺放。施工时需借助捆厢船进行,也可用摁枕代船。工作时,先于堤岸上钉顶桩数排,在前排顶桩上挂底勾绳,绳的另一端活扣于相厢船龙骨上或活扣搭于枕的支杆上,并用核桃绳横边数道,结成网状。然后在网兜上顺铺柳枝或秸料,同时上人踩踏,使料下沉,顺势略松底勾绳,将船外移至底坯宽度,随时打匀花料,使埽体饱满。接着再用细软柳条横铺或斜铺一坯,以增强埽体纵横连结的力量。待料铺够一定厚度,在埽面上打桩拴绳,系于顶桩,压花土,搂第一坯底勾绳,通过后部腰桩,拴于堤岸顶桩上。首坯厢修完毕后,如前法在首坯之上逐坯加厢,直到埽体压到河底时,即将底勾绳全部搂回拉紧拴于顶桩上,再压顶土,即完成。

  丁厢,是把秸料垂直水流铺放做成的埽。建埽时,首先在枕上(或船上)拴核桃绳,大约每隔六至九尺一根,作为提枕绳,用木杆将枕支出岸外一定宽度,布置底勾绳,拴横连绳,在枕后顺厢铺料,然后作头坯丁厢,自中部向两侧上料厢修。头坯上料不可太厚,埽面上打家伙桩,同时将提枕绳、底勾绳绕过家伙桩后部的腰桩,拴在堤岸的顶桩上,务使丁厢部分与底坯顺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头坯丁厢完毕,也如做顺厢一样,坯坯加料,压土、包眉子加厢。

  无论做顺厢还是做丁厢,在上料压土时,都要掌握在埽体没抓泥之前,“厚料薄土”,抓泥之后,“厚土薄料”,埽体完全到底之后,上部压大土。

  旧时,黄河堵口常用顺厢法;修筑护堤碌,水下部分用顺厢,出水以后用了厢。 修埽的办法,直到本世纪50年代还被广泛地使用,因此在当时,埽,不仅是一种水工建筑物的具体名称,还常常被借用来作防洪系列工程的名称。现在称为“某某险工”的工程,在往日即被称为“某某埽”。

  50年代之后,秸埽渐被淘汰,它的位置多被石筑工程代替,可以说结束了一个埽工的时代。但它在老河工和沿黄居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埽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磨盘埽:半圆形的丁厢埽,因形似磨盘而得名,用于弯道正溜回溜交注处,上迎正溜,下抵回溜,常用作群埽中的主埽。

  月牙埽:形似月牙的丁厢埽。常用在险工的首尾,作为藏头埽或护尾埽,可抵御正溜及回溜淘刷。

  鱼鳞埽:埽的形状是头窄尾宽,各段连接起来常连续作数段或数十段,呈鱼鳞状。是常用的一种了厢埽,头窄易藏,生根稳固,多用于大溜顶冲或有兜溜、纹边溜的地段。

  倒鱼鳞埽:将鱼鳞埽倒过来厢做的一种埽,多用于大回溜处。

  雁翅埽:埽形斜长而外窄内宽,数段相连,形似雁翅,也是丁厢埽的一种,有抗御正回溜的作用。

  扇面埽:比磨盘埽小,外宽内窄,形似扇面,可抗御正溜与回溜。

  耳子埽:位于主埽两旁的比较小的丁厢埽,形似主埽的两耳。用于抗御上下回溜。

  龙尾塌:黄河下游两岸堤防多弯,易于兜风,汛期洪水到来,遇大风撞击堤岸,这时就捆扎小埽用绳桩系于临堤水面,随风浪起落,保护堤岸,俗称为“龙尾小埽”。 凤凰单展翅:形长而斜,一头宽,一头窄,宛如展开的一只翅膀,起藏头防冲作用。

  凤凰双展翅,中间宽,两头窄,像是展开的两只翅膀,起防头护尾作用。

  等埽:也叫“旱塌”。按照河势变化,在河水未到之前,预先在旱地上做的埽。

   肚埽:下埽多路的情况下,紧靠堤岸初下的埽,名为肚埽。

  面埽:厢修埽段在二三层以上时,最上一层为面埽。

  迈埽:防汛时,埽外厢埽,迈出一路,叫做迈埽。

  套埽:原有埽段,由于埽身低矮单薄,不足以抗御大溜的冲击,将原埽加高加大,加大的部分为“套塌”,也称为“埽外厢埽”。

  二路一层:下埽分层、分路,竖分上下为层,横分内外为路。顺堤初下为肚埽,埽外迈埽为面埽,这种形式为“二路一层”。

  二路二层:埽上加埽为套埽,再次埽上套埽,虽仍为套埽,却有了“二路二层”的别名。

       藏头埽:为掩护他埽而厢作的埽叫藏头埽,可做成磨盘埽、鱼鳞埽、月牙埽等形式。

  护尾埽:在险工段末端修筑的埽,作用是使水溜外移,通常采取月牙埽和鱼鳞埽等形式。

  当家塌:在一段险工中最吃重的主埽。

  边埽:也叫“贴边埽”,指埽身狭窄紧贴堤捻的埽。

  包滩埽:保护滩岸所做的埽。

  护崖埽:也叫“护岸埽”、“护沿埽”,为顺溜保护堤岸而做。

  萝卜埽:堵口合龙时,做成的上口大下口小的埽个,也称“合龙占”。

  接口埽:用顺厢埽培口,掩护埽占接口所做的埽,在两占接合之处,用它来塞漏。

  门帘埽:堵口合龙后,由于口门透水,在合龙前做一段长埽,用作掩护。

  此外还有搂崖埽、龙尾大埽、沉水埽、神仙埽、兜缆埽、柳盘头、鼠尾埽等名目。

  旧日的黄河堤防做埽为常年大事,各堤各段都有善做埽的大工,这些人在做埽的过程中不仅亲自动手,而且能够充任指挥。最有权威的被称为“大坝师”,其次为“大旗”,再次为“棚头”,做大埽时非他们参加不可。

  厢埽的工作细致而繁复,最繁杂的莫过于打桩与拴绳。

  厢塌管束柴料的桩绳结构,在黄河埽工中称为“家伙”。做埽所用的秸料、梢料,必须用桩绳捆束,再分坯压土或压石,连结成整体,这才能逐渐下沉入水。按埽工的不同形式和不同作用,在每坯料上要挂打不同形式的桩绳。家伙的名称很多,按性质不同分为软家伙与硬家伙两类;此外还可分为重家伙、轻家伙、明家伙、暗家伙。

  软家伙:将绳缆在桩上绕几圈,然后拉出拴在顶桩上,用绳多,走扣多,受力慢,到埽身下沉时才发生后拉作用,所以称为“软家伙”。

  硬家伙:绳缆拴在少数桩上,用绳少,绳扣也少,直向后拉,叫做“硬家伙”。

       轻家伙:用桩绳少的叫“轻家伙”。

  重家伙:用绳多,力量大的叫“重家伙”。

  明家伙:桩绳在埽身上外露或部分外露的叫“明家伙”。

  暗家伙:除顶桩之外,全部桩绳都在埽肚内的叫“暗家伙”。

  在修埽施工中,按不同需要打几根桩,拴几条绳,俗称“打家伙”,也叫“下家伙”。家伙的种类与名称很多,能熟练运用与操作十分不易。从今人的眼光看,光是那些繁多的名称,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这样的名称有。羊角抓子、鸡扑抓子、单头人、双头人、对抓子、腰抓子、包头抓子、蚰蜒抓子、群抓子、三星、棋盘、五子、连环五子、七星(圆七星)、扁七星、连环七星占、七星占、八卦、九连环(九宫桩)、十三太保、三排桩、满天星等等。

  桩绳的拴法,分为顶桩拴绳、腰桩拴绳、签桩拴绳几类。具体的拴法又很多,光是绳扣的名称就不下几十种,如琵琶扣、死扣活鼻、抄手扣、弓弦扣、麦穗扣、缆绳关门、五子扣、拴群绳、猫耳朵、回背二背扣、一压二背三回掖等等。

  由传统埽工发展出来的柳石工,虽成了独立的工程种类,其根源于埽的痕迹其实处处可见。

  所谓柳石工,就是以带叶的柳料和石料,用桩绳联系而修做的堤岸防护工程。常见的有柳石坝、砖柳坝、柳淤坝、透水柳坝、桩柳坝、软硬柳坝、沉柳坝、柳石垛、砖柳堆、柳淤堆、柳石护岸、柳石枕护岸、挂柳护岸、柴柳护岸、柳枕子抬、桩柳子埝、桩柳护岸、阶级护岸、桩柳前战、柳淤护岸、活柳护岸、编柳护岸、柳石护坦、活柳桩篱、柳石潜水坝竺形式等。

  柳在黄河防汛中有这许多用处,所以沿黄河行走,常看到如烟如云的柳林与柳丛,村里也常有一片柳林,不过那名字却不中听,叫做“村头荒”。

  埽的同胞兄弟——坝

  坝,是以土石为主要材料修筑的抵御洪水的一种水工建筑物。黄河下游的险工工程,从前主要是秸料埽和砖坝,建国之后都改成了石坝,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石坝的结构由土坝基、护坡、护根三部分组成,具体名称很多,如:

  垛:短的丁坝叫“垛”,具体又有人字形、磨盘形、鱼鳞形多种。

  护岸:简称为“岸”,这是顺堤线或河岸修筑的防护工程。按修筑的方式,分为乱石、扣石、砌石三种,一般修在两坝或坝垛之间。

      丁坝:从堤身或河岸伸出,在平面上与堤线或岸线构成丁字形的坝。是黄河下游防洪或河道整治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成群布置,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分为正挑丁坝、上挑了坝、下挑了坝三种。

  其他还有依长短形状和功用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坝,如长丁坝、短了坝、联坝(连坝)、主坝、次坝、旱坝、等坝、潜坝、格坝、滚河防护坝、防洪坝、防滚河坝、束水坝(对坝)、迎水坝、挑水坝、导水坝、领水坝、顺水坝、滚水坝、减水坝、抢水坝、戗水坝、越坝(月坝)、人字坝、磨盘坝、雁翅坝、鱼鳞坝、倒鱼鳞坝、扇面坝、回溜坝(托坝)、圆头坝、拐头坝、大头坝、脚刀形坝种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和垒砌方法不同又有土坝、秸坝、夹土坝(铁心坝)、砖坝、胶泥坝、灰土坝(灰坝、三合土坝)、竹络坝、玲珑坝、乱石坝(抛石坝)、扣石坝、丁扣坝、粗了扣坝、席花坝、干砌扣石坝、浆砌扣石坝、平扣坝、龟背扣石坝、砌石坝、土工布袋坝、沉排坝、石垛、石堆种种。

  黄河下游有许多历史颇长、名声很大的坝,这些坝的命名和坝名的流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特别的印象。

  娘娘冢坝:在河南省孟津县境内,今称铁谢险工9号坝。始建于1912年,目的是保护东汉刘秀阴丽华皇后的陵墓免遭黄河水冲刷,所以官名本叫做“阴后陵坝”,但是民间向来叫“娘娘冢”。大冢里埋着一个娘娘,通俗明白,所以“娘娘冢”叫得很响。“阴后陵坝”终于叫不出去,远近只知有“娘娘冢坝”。

  马公坝:又名“刘家坝”。现称河南省巩义市裴峪控导工程11号坝。始建于1924年,因当地绅士马公秀倡导集资修筑而得名“马公坝”;又因为陕西省督军刘雪亚和他的弟弟刘茂恩(此人后来成为河南省主席)也曾出资相助,也有人称之为“刘家坝”。

  将军坝:现称郑州市花园口险工90号坝。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时这条坝的旁边有一座将军庙,所以取名“将军坝”。现坝长120.8米,浆砌石护坡,根石深23.5米,为黄河下游实测根石深之最。这座坝现在处于花园口黄河游览区的中心地段,站在坝上看大河东去,惊心动魄,离开大坝回望,犹如铜墙铁壁。所以一般人并不知这座坝最初得名的原因,只道是这坝巍巍然像似一位将军。

  东大坝:在花园口险工下首,今为127号坝,始建于清代,因为位置在国民党军队扒花园口的口门以东,所以叫“东大坝”。坝长666米,从1964年以来,浆砌这条坝的石护坡用石45185立方米。这里发生过那么多的历史事件,立在这长长的石坝上,人会觉得黄河从自己心中流过,滚滚滔滔。

  盖坝:在河南省开封市黑岗口险工,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地处明崇祯九年(1636年)黄河决口的口门临河一侧,坝形平面微向临河突出,传说是取了“遮盖”的意思才取名叫“盖坝”的。此地在很长时间为一处热闹的码头,现在许多人常到这里游览。

  东坝头:现在称东坝头险工28号坝。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这里也是一段险工,好长一段堤坝用黄色的琉璃瓦贴护,远望如一道闪闪发光的铜壁,因此俗名“钢瓦厢”,当时黄河由这里折向南流。1855年6月,黄河由钢瓦厢决口夺溜,下游正河断流。决河之水先向西北斜注,淹及封丘、祥符二县,复折转东北漫淹兰阳、考城及长垣等县,到山东张秋镇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形成直到今天的河道。这次决口之后,当年引人注目的钢瓦厢埋在了黄河河底,至今有人能够遥指它的确切遗址。当大水漫溢的时候,铜瓦厢附近的居民纷纷逃上了河东的断堤之上。河势稳定以后,断堤裹护,即称为“东坝头”,紧傍着东坝头发展起来的村庄也以“东坝头”作了村名,现在已发展成一个不小的镇子,且在很长时间内作为大河上下重要的码头而为人所知。因有这数种原因,东坝头更变成了历史事件的重合点。我两次到东坝头,都到了现今称着28号坝的地方盘桓很久。比起它前后的堤坝来,这里都显得过于平凡,直接临水,一点都不高,但是村中的老者都对这坝怀着深深的敬意,当他们看出我以为这坝头其貌不扬的神情时,就说:“别看这坝不高,根脚深着哪,大溜正顶着,一点事没有!”再看它的近旁,房屋几乎盖到了河边,河边那一方空地上,一群鸡正刨着找食吃,果然是一番平安的农家景象。

  杨坝:今为河南省长垣县周营控导工程1号坝。始建于1934年,为纪念当地马寨至冯楼筑围坝堵口时牺牲的杨庆坤和耿高升,定名为“杨耿坝”,后来简称为“杨坝”。

  江苏坝:今指山东省鄄城县苏泅庄险工1—10号坝。1925年鄄城县李升屯大堤决口,洪水直冲至苏北地方,次年决口虽然堵合,但若再次决口,洪水仍将威胁江苏,为此,江苏出钱出人在这里筑起10道坝防,工程结束后,部分民工留在当地落户定居,所以起名为“江苏坝”。

  梯子坝:在山东省邹平县境内,原坝长2000米,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当时为齐东县城的护围。因为这条坝直插河心,形如梯子,才有了“梯子坝”的名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坝前头冲垮300多米,使齐东县城塌入河中,后来加固,现坝长1640米。

  每一条坝都有一个故事,连起来就是一部别样的黄河史。

  筑堤传统

  不同形式的筑堤工程,在从前有创筑、修筑、补筑等名目。

  河工常年进行的计划内的工程项目名为“岁修”。

  例年于3——5月进行的修堤工程叫做“春修”。

  每年汛期过后,在10——11月封冻之前,针对汛期发现的问题,做汛后处理、加固等工程则名为“冬修”。

  筑堤工程有传统要领,叫做“五要三坚两不宜”。“五要”是:一、勘估河工要审度地势,选择较高处。堤线选定,既不要堤距太近,与水争地,也不可太直,以免以后河势趋弯,贴溜出险;二、取土塘坑要远,要离开新筑堤脚15丈以外;三、填筑土坯要薄,虚坯1尺,硪实成6——7寸;四、行硪要“连环打套”;五、施工人员要认真操作,监工人员要常在工地。“三坚”是:一、底坚。老土要用重硪套打,新士须挖去1——2尺,然后行硪套打数遍,再筑新工;二、坦坚。每坯松土要包坦套打,完成之后,再普遍套打一遍。临河堤坡更要特别关照;三、顶坚。堤顶坚实,遇大雨就会减少水沟浪窝。“两不宜”是:不宜在隆冬和盛夏施工。因为冻结和暴雨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近现代黄河下游大堤修筑大体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钢瓦厢决口,20年间河水漫流,沿河只有简单的民捻。到光绪元年(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祯奏准,开始修筑南岸大堤,名为“障东堤”。此后大堤逐渐形成。

  1938年6月6日,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扒堤决口,黄河南迁入淮,花园口以下大堤废弃。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口合龙,黄河回归故道(简称“归故”)。在此前后,解放区沿黄人民昼夜突击,完成了复堤工程。

  建国以后,1950——1958年、1962——1965年、1974——1977年,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复堤活动。

  民间称筑堤活动为“修堤”、“修黄堤”、“砸黄堤”等。

  筑堤的工程队,除专业人员外,主要由沿黄农民组成。

  1946年,黄河“归故”之前,解放区复堤时规定,沿黄河县区,20——45岁男子均须参加。30人为一队,每队选出记工员、安全卫生员、炊事员、队长和司务长,总称为“三员二长”。

  1950年,山东鄄城县的筑堤民工组织则按工种分编队伍:土工,木车每25——30人编为一队,胶轮车15人为一队。民主自选队长,固定车头车尾;硪工单独编队设专人指导,县指挥部设硪工大队长、行政区设中队长。每10架硪为一个分队,每5架硪为一个小队。每架硪有一个“硪头”,小队长由硪头选任。

  筑堤的工种,在40年代时有土工、石工、硪工、卯工、边铣、征二、临干、卯杂工、什工(临医等)、锥探工、船工、民技工等名目。但人数最多,而为工程队骨干的历来都是边铣工、土工和硪工。

  边铣工,在工地上被简称为“边铣”,这是介于指挥与工人之间的一个职位。其人必须是深明各种筑堤技术者。他的职责几乎牵涉到施工中的所有技术环节,正进行着的工程处处离不开他的具体指点。因此,这一职务多由在筑堤工地上工作多年的老河工担任。他的具体工作有掌握清基封底、工程尺度、土坯厚度、边坡、两工段接头、新旧土结合、铲草开蹬、上质调配、植草护坡、指挥土工倒土、硪工行硪等项目。

  清基封底,就是修筑新堤、戗堤或帮宽旧堤时,上土之前将施工范围以内的一切树根、草皮、砖石、松土和其他杂乱东西清除干净,将地基面普遍压实。

  铲草开蹬,帮宽旧堤或修做前、后戗堤工程,为使新土和旧土结合严密,由边铣工逐坯铲去旧堤草皮,叫“铲草”;切去当坯的一部分旧堤坡,使略呈小斜坡,名为“开蹬”。所铲草皮留待移植于新堤坡。开工上新土后,边铣又要监督硪工,行硪到头到边,使新士与旧堤严密接合。

  逐坯开蹬,铲草开蹬的工作,要随上土填筑逐坯进行,不得一次开完多坯。人工培堤一般一次开蹬长度在10米左右。这时的边铣,既是指挥者,又是劳动者,施工的节奏全由他的行动来决定。开蹬的技术颇为讲究,做得好方能使新土与旧士“接茬”结合得好。

  钩皮倒毛,又称“钩坯倒毛”。培修旧堤填筑新士之前,或新土坯晾茬子时间过久,在上新土之前,要将原坯新土表面扒松,以利新旧结合,这也要边铣工在场指导。

  土坯厚度,修堤施工分层进行填筑,每铺筑一层,称做“一坯”,一坯土的厚薄虚实称为“坯头”或“坯土”。坯土的厚度叫做“虚坯”,硪实以后,名为“实坯”。施工中的坯土要到边到位、厚薄均匀,这一切都要靠边铣的指挥与检查。

  边坡,堤坡的修筑,按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有陡坡、走马坡(又称跑马坡)、卧羊坡(又称卧牛坡)、腰鼓坦等形式,有螳腰、凹腰等问题,都要边铣工临场处理。

  堤顶,从前堤顶有两种修筑的形式:平坦无高无洼的为“平顶”;堤顶中间稍高,分向两堤肩低下,以利排水,名为“花鼓顶”,或称“鲫鱼背”。如出现中间低四,两堤肩反而高的则称为“凹顶”,这是不利于排水而易生水沟、浪窝的形式,边铣工是一定要求大家重做的。

  两工接头,修堤施工在两工段接头处,双方都倒上都只使自然土坡到达分界线,互不过界,行硪也不到头,逐坯积累,形成松土沟堑,俗称“接头沟”或“尖头沟”,最容易造成堤身隐患。根除这种隐患的重任,也落在了边铣工的肩上。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历代边铣工创造出了“斜压肩”(也称“斜插尖”)的办法。在两工段进度不齐,坯土不能平行起工,互相吞压硪实时,起工高度相差在两坯土以上的必须做“斜插尖”,起工快的一方作“斜插尖”,将斜插尖坡伸向进度慢的一方,而且对插尖坡逐坯包坦行硪;起工慢的一方,则应膛坦开蹬行硪,到边到头,达到结合严密。这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的执行者,自然也是双方的边铣工。

  淤土包边,堤坡或戗体边坡用淤土包修,又名为“红土包边”。

    淤土封顶,堤顶或戗体顶,用淤土修筑。

  包边盖顶,培堤或帮戗、帮宽完工后,边坡和顶部都要用粘性土做保护层,保护堤面减轻风雨侵蚀。堤顶经行车、风吹损失严重时,也要再做淤土盖顶,称为“红土包边盖顶”。一般在施工取土过程中就注意“有淤留淤,无淤找淤”。固定专车运土,由边铣工指挥倒土,亲自动手做关键部位的工作。

  边铣工因为时时要与沙土打交道,他们对各种沙土的性质与用途一般都能娴熟于心。

  沙有黄沙、青沙、白沙、流沙、胶沙、粉沙、铁板沙、马牙沙等种类,含沙的土被称为“沙壤土”,如“沙质粘土”、“黄土”等,都不是筑堤的好土料。

  土也有多种:黑胶土细腻胶粘,风揭不易扬尘,抗水溶,耐冲刷,是筑堤的上好土料。粘土又称“淤土”、“红土”,御水能力最强,是筑堤工地上最宝贵的土料。但是淤上又有多种,非有经验的不能细致分辨。“风化淤”俗称“老淤”,经自然风化或耕作,原有淤积层次破坏,成为散碎状块,但仍可用;“格淤”,俗称“花淤”,层沙层淤,层次分明,可以挖成块的部分使用;“新淤”又称“嫩淤”、“稀淤”,含水量大,一般不用;“块淤”,俗称“牛头淤”,这是未经风化的原始淤土,表面经磨擦光润油滑,挖起时为大小不同硬块。边铣工一见这样的淤土必眉开眼笑,派它个得力用场。

  土工,指筑堤过程中专司运土的人。

  筑堤之前,先要对筑堤土方工程取土场的位置、范围等明确标定,此举称为“号土场”。

  现代筑堤,所用土料统以1立方米为计算单位,俗称“土方”,称1立方米为“1方”。

  取土的坑塘,名叫“上塘”或“方坑”。一般选在土质好、距离适当、有足够取土深度的地方。各土塘之间留出土路(也称“土埂”)。

  取土坑塘内所留的土埂隔墙,名叫“土格”,以防土塘相连,串水成河。

  如遇高洼不平地势复杂的坑塘,为了给最后计算挖土深度留下依据,挖土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选有代表性的地点留下土柱,这上柱俗称“土桩”,也叫“土标”。 筑堤取土有传统的方法和要领,其要点是方坑离新堤堤脚不能太近,太近则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危害堤身;采取先远后近方法取上,要精于计算,力求方坑工完土清;用先近后远方法取上,要注意留下和保持好运土坡道;土质较干,取士深度要一挖到底,以利调和;土质较湿时,要分层挖取,以便晾晒。

  修堤取土上塘在约300米以内的,称为“主土”,俗谓“就地取土”;距离较远的土方,名为“客土”,也叫“远调土”。

  隔堤取土,上坡过堤顶再下坡,名为“过梁土”。

  土工运上,1950年以前,多用抬筐与挑篮;1951——1952年期间,多用木轮小车;1953——1957年期间,以胶轮小车为多;1956年以后胶轮小车与地排车并用;自1956年起开始使用拖拉机;1980年起大堤工地上出现铲运机。

  独轮车有木轮、胶轮之分,总称为小车。具体则有三种类型:一种形制较大,车上起脊架,车轮上部罩在上部凸起的脊架之中,俗称“红车”,也叫“二把手”;第二种形制较小,无脊架,后支腿较高,俗名甚多,有“高车子”、“土车”、“二红车”、“小翻车”等称呼;第三种形制最小,车轮低矮,车架简单,名为“拱车子”、“二人抬”。

  50年代初,用木轮车运士时,以秫秸(高粱秸)扎成长3市尺、横4市尺、5道筋的“大车拍”,放在车顶上可以多装士。改用胶轮小车后,每车用两只“元宝篓”装土。推车的土工自带3——5米长木板,过沟时用为独木桥,其名则称“开棍”。

  用小车运士,一车二人,一人推车,一人装土,上坡时,装土的那一人用系着铁钩的绳索拉车,俗称“拉死钩”;一人一车,自装自运,另组织若干人持拉绳候坡下,谁到即为谁拉车,俗称“活拉头”或“活拉钩”。这种专司拉车的民工也叫“拉钩工”。

  旧时抢筑土堤,为突击运土料,加快施工进度,民工每抬一筐上或每挑一担士,当场支付工钱,名为“现钱士”,其活动也叫“跑买现钱土”。

  旧时上工常有各种作弊行为,其手段也有俗称。

  在土塘内所留的土柱上添一段土,伪造上塘挖取深度,被称为“戴帽”。

  将旧堤顶上削去,刨松,再把松土搂下盖在堤坡,冒充新土,俗称“剃头”,铲去堤根旧土,将松土翻上盖在堤坡冒充新土,则被称为“修脚”。两种行为又常被合并称为“剃头修脚”。

  这些作弊的行为,一被发现就会受到处罚。

  硪工是指修堤土方工程中,专司人力击实的工种,因为他们所用的工具一般称为“硪”而得名。

  筑堤击实上层的这一种工具,黄河下游的人通常称为“硪”,若称其为“夯”,大家也都明白,但习惯上还是称为“硪”。

  近代黄河下游筑堤,曾用过多种不同形式、不同重量的硪。

  清人麟庆纂辑的《河工器具图说》罗列了当时所用过的硪的名称,有礅子硪、束腰硪(又称“腰硪”)、片硪(又称“片子硪”)、灯台硪、云硪、铁硪、乳硪数种。其中,墩子硪、束腰硪宜于平地,灯台硪与片子硪宜于坦坡,四者统名“地硪”。云硪重二三十斤,下大上小;礅硪最重,豫东用之;灯台硪稍轻,淮徐用之;腰硪、片硪最轻,高宝用之;铁硪不同于一般的石制硪,用生铁铸就,有沉重和硪面平整的特点;乳硪底面凿如五乳之状,用以敲拍灰僵堤面最为得力。硪绳旧称为“辫”,分长短两种,以长者为佳,长辫抛得起,落得重。

  传至现代,如云硪、铁硪、乳硪等形式的硪,都已很少能够见到实物了。旧称灯台硪的一种也已失传,大家反称当地礅子硪与束腰硪为灯台硪。

  1954年以前用的灯台硪、片硪(又称“烧饼硪”),重量差不多,一般都在32.5—35公斤左右,直径多在1尺以上。因为这两种硪都没有硪把,又都由八人操作,所以统称为“八人饿”。

  1956年前后,改用碌碡硪,形如打埽用的碌碡,重约75公斤,底径25厘米,高60厘米,木质硪把高1.7——1.8米,用铁丝将把子标绑在石硪上,一人掌把,八人拉硪,因此俗称“九人硪”。又因为它与灯台硪的低矮、片硪的扁平形成鲜明对照,民工们又常叫它为“立硪”、“立柱硪”、“立柱”。

  1962年,一度倡导过重150公斤的“石滚硪”,因为过于沉重,不易操作,很快停用。

  1965年以后,筑堤压实渐次改为拖拉机碾轧,石硪偶然用于打坦、包边,或者夯打拖拉机压不到的死角。

  硪的单位为“架”,为“盘”。一架硪有一人指挥操作,俗称“硪头”。硪的操作则称为“拉硪”、“打硪”。在工地上,又有“行硪”的术语。

  硪工的工作随在土工之后,土工每上一坯土,硪工即按规定行硪击实,然后再加土,再行硪,工程上称为“层土层硪”。

  硪工的工作有严格的标准。用灯台硪或片硪,拉低高2.4米,共打5遍,最后达到每平方米9个硪花(硪击地打出的印痕叫“硪花”);用碌碡硪则要求拉高1米,套打2遍,每平方米25个硪花。

  各种工作的标准被总结成人人明白的形象称谓,很复杂的安排都凝结在短短的一声交代之中:

  虚土坯行硪时,硪花纵横排列,要求一部分硪花重叠搭连,叫做“切边”;第二遍行硪时,要求错开第一遍打的硪花行列。打在两行之间,名为“压启”。处处“切边压肩”就表明硪击严密,不漏空白。

  虚土行硪,不论单遍双遍,一律“切边压启”,硪花排列纵横双向错开,名为“行硪纵横交错”。

  硪实堤坡,俗称“包边硪”或“包坦硪”,要先从坡下向上打,以免平坯行硪时将坡肩部位的松土外挤。

  修堤虚坯行硪时,在一个硪花位置上打两遍,名为“压花套打”;“压花套打”2遍,叫“套二硪”;“压花套打”3遍,叫做“三遍套打”。

  若不按规定逐坯行硪,中间夹带松土坯层,这便是投机省工作弊行为,俗谓“假坯”。

  拉硪不稳,落硪不平,硪花一边深,一边浅,名为“马蹄花”,这也要影响硪实的质量。

  硪工的工作虽只硪实一项,但其中的窍门很多,1951年修堤时,当时的寿张二段工地,青年硪工吕端起,悟出其中道理,总结了“高夯高号”、“高夯快号”、“高夯打坦”、“快号李夯”等一整套工作口令,提高了硪工质量,一时远近有名。 硪工的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向来验收从严。

  钎验,用钢制的验硪针在硪实的坯头上用力插入,反复多次,凭插入的深度和插入时的手感确定质量好坏。

  硪验,在有代表性的硪实坯土上,用规定的硪具原地硪击三下,量取硪花深度,据以验收,此法被称为“硪打沉陷法”。

  较为先进的又有“验硪锤”、“土方干么重秤”、“开膛验收”等验收手段。 硪工劳动,为协调动作和鼓舞情绪,总有歌唱相伴,其歌俗称“硪号”。

  硪工唱号子,俗称“打号”、“喊号”。唱号时,一人领唱,名为“领号”、“领”;众人应和,名为“应号”、“应”。领号者叫做“号头”。

  硪号的分布,黄河下游地区所在皆有。据苗晶等先生所作的《山东民间歌曲论述》所载50年代的调查,仅分布于山东河段的就有“二板号”、“快号”、“慢四板”、“十二莲花”、“小号”、“爬山虎”、“程号”、“小了了号”、“打手硪号”、“两头停”、“大平洋”、“大号”、“一号”、“长号”、“短号”、“二人号”等100多种。

  实际上,硪号的名称各地不同,按行硪方法不同、操作快慢、演唱方式、歌唱内容都可以随意命名。东明县王店乡东肖集村老号头肖宝说:“歌点合硪点,都中,新戏旧戏都能唱。”硪号的名称、曲调、内容,都很难概括,更难以穷尽。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硪号,有很多意味很浓的方面。

  硪号的曲调,受地方戏影响很深,在河南和鲁西南采风时,到处都听见有人在唱豫剧,硪号的曲调也就应的是豫剧的板眼,而到鲁西北,赶车的、扛锄的,嘴上都是一段吕剧的唱词,硪号也变成了“四平调”之类。介乎这两个地区之间的,是山东梁山的硪号,上下都感到了它与自己所唱的号子不同,一致称之为“梁山号”。 硪号是随劳动的节奏和劳动者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开始劳动之前,号头先慢慢唱起来,大家也慢慢应号,唱着号子,各就各位。这时;号头及时改号(变换节奏),开始拉硪,由慢到快,不知不觉间紧张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号头的技巧在众人的感觉中优劣分明:“一样的号,这个人喊和那个人喊,全不一样:有催硪的,有不催硪的。”工地上十数架硪开展竞赛,打得好的,硪上挂红,这时越打越快,越擎越高,各家号头所唱的,或为自家鼓劲,或善意地讽刺对手,赛劳动变成了赛硪号,气氛热烈得近于疯狂。山东鄄城旧城镇水利干部彭忠在筑堤工地上工作数十年,他回忆当年打硪的种种情形时说:“唱‘小撂撂号’,甩硪不高,唱‘大撂撂号’,甩硪极高。‘大太平号’慢,稳稳当当。高兴时,一架硪两个号头,一问一答唱‘对花号’。打一天重硪,到傍晚,夕阳西下,柳树影儿老长,剩下的只有轻松自在的排坦活,号头一唱‘排坦号’,应号的百样腔都出来了。不在堤上干过,一辈子也唱不出那样的调。”这真是身在其中的人才说得出的体会。 黄河筑堤打硪,是常年累月的活,光靠一股冲劲是不行的。这样的特殊环境,多年磨练出来的性格,全都融化在硪歌歌词当中了。于是黄河硪号便丰富得足可以写一本大书。

  在别处和别种场合,打硪打夯,常常是短暂的突击性的劳动,夯歌硪歌只体现力量,往往是有声无词。黄河筑堤打硪,一次工程几个月,甚至几年,天天唱硪歌,要有变化,这便不能无唱词,而且唱词不能千篇一律。

  中原地方是历代演出历史大事件的舞台,人们对于历史有一种事事如亲经亲历的感觉,硪歌中的《十二个月》,将历史与戏剧融合在一起,配着硪点,抒发着沧海桑田的感叹,有文人莫能力的大器:

  硪头:喂呀嗨!喂!喂!喂!

  众应:喂喂,喂喂扬!

  硪头:嚎嚎来两号呀!

  众应:喂喂喂,喂扬!

  硪头:拉上去呀!

  众应:喂喂呀,嗨呀!

  硪头:正月里,正月正,

  众应:海扬海!

  硪头:白马银枪小罗成,

  众应:晦呀晦!

  硪头:一十二岁打登州,

  打罢登州救秦琼!

  众应:打罢登州救秦琼呀!

  (以下每节都反复应唱如上)

  二月里,龙抬头,

  孙膑下山绮青牛。

  手使一对檀香拐,

  他和庞涓结冤仇!

  三月里,三月三,

  三人结义在桃园。

  桃园刘备三结义,

  关公月下斩貂蝉!

  四月里,麦消黄,

  宋太祖领兵下南唐。

  力杀西门刘金定,

  城头观兵赵君王!

  五月里,五端阳,

  伍子胥拉马过长江。

  子哥拉马过长江,

  江边抛下女娥皇!

  六月里,热难熬,

  关二爷马上手提刀。

  提刀不为别的事,

  八孔桥上会曹操!

  七月里,七月七,

  天上牛郎会织女。

  织女掉下伤心泪,

  一个河东一河西!

  八月里,八月八,

  骊山老母把山下。

  下山不为别的事,

  只为徒儿樊梨花!

  九月里,九重阳,

  天下好汉王彦章。

  打遍天下无敌手,

  来了存孝比他强!

  十月里,十月一,

  宋江要杀阎婆惜。

  宋江抓住婆借手,

  叫声淫妇自找死!

  十一月里,冷似冰,

  白袍薛礼去征东。

  三鞭打遍东海岸,

  走马捎带凤凰城!

  十二月,一整年,

  吴王领兵下江南。

  杀了刘王心不甘,

  铁笼山上把营安!

  十三个月,一年多,

  赵子龙大战长级坡。

  长级坡上救阿斗,

  吓得曹军乱发愁!

  流行于河南省台前县的一段硪歌,将戏剧舞台上五种类型的脸谱,一一描写,在现场很能鼓动劳动者的劲头:

   红脸大汉数关王,

   杀人放火数孟良,

   康茂财登台拜过将,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黑脸大汉数敬德,

   梁山将结拜黑李逵,

   包文正陈州把粮放,

   三闯辕门张翼德!

   花脸大汉数朱温,

   斑鸠店上程咬金,

   威镇汉中有魏廷,

   十二把飞刀盖苏文!

   白脸大汉有薛礼,

   汤阴县里有岳飞,

   淄川盘阳罗士信,

   临潼斗宝伍子胥!

   黄脸大汉数秦琼,

   登州府里老杨伶,

   三原大刀王君可,

   陕西临潼谢应登!

  欢快轻松的《对花歌》,由两个硪头领唱,明显是由民歌那里直接移植过来的: 甲:俺说一来谁对一?

   众应:呀呼晦!谁对一?

   甲:什么花开在水里?

   众应:呀儿呀儿呀呼海!

   乙:恁说一来俺对一,

   众应:呀呼晦,俺对一!

   乙:水仙开花在水里!

   众应:呀儿呀儿呀呼嗨!

   (以下每唱一“花”,反复如上)

   俺说俩来谁对俩?

   什么开花闹嚷嚷?

   恁说俩来俺对俩,

   韭菜开花闹嚷嚷!

   俺说三来谁对三?

   什么开花一头尖?

   恁说三来俺对三,

   辣椒开花一头尖!

   俺说四来谁对四?

   什么开花一身刺?

   恁说四来俺对四,

   黄瓜开花一身刺!

   俺说五来谁对五?

   什么开花一嘟噜?

   恁说五来俺对五,

   葡萄开花一嘟噜!

   俺说六来谁对六?

   什么开花爬墙头?

   恁说六来俺对六,

   眉豆开花爬墙头!

   俺说七来谁对七?

   什么开花把头低?

   恁说七来俺对七,

   茄子开花把头低!

   俺说八来谁对八?

   什么开花抱娃娃?

   恁说八来俺对八,

   玉米开花抱娃娃!

   俺说九来谁对九?

   什么开花酿黄酒?

   恁说九来俺对九,

   稷子开花酿黄酒!

   俺说十来谁对十?

   什么开花罩满地?

   恁说十来俺对十,

   莲蓬开花罩满地!

   充满幽默感的硪号,首推《十道黑》:

   硪头:两个木匠去吊线,

   众应:哼哎嗨哟!

   硪头:二人扯拉一道黑,

   众应:哼哎嗨哟!

   (以下每唱一“黑”,反复应和如上)

   二八佳人去绞脸,

   柳叶眉弯弯两道黑!

   庄稼老头耩黑豆,

   哩哩啦啦三道黑!

   粉白墙上写“王”字,

   横三竖一四道黑!

   两个光棍逮鹌鹑,

   庄稼棵里捂道(五道)黑(黑天)!

   羊肉包子没卖完,

   放到锅里馏到(六道)黑!

   买个小猪不吃食,

   手拿钢刀吃到(七道)黑!

   新娶的媳妇走娘家,

   在家的光棍巴到(八道)黑!

   三天小孩得脐风,

   手拿艾棵灸到(九道)黑!

   两个闺女去拾子,

   拾来拾去拾到(十道)黑!

   老鸹趴到猪身上,

   浑身上下都是黑!

   用硪号直接指挥拉硪动作和传播拉硪经验的,可能是最原始的硪歌,在鄄城县采录到如下两段。

   其一:

   说干咱就干哪,

   绳子背上肩哪,

   大家用力拉呀,

   石夯跳得欢哪!

   一人不用力啊,

   绳子拉不齐啊,

   石夯落不正啊,

   就会出危险啊!

   大家一齐拉啊,

   石夯飞上天啊,

   用力用得齐啊,

   省力不危险啊!

   头遗轻轻打呀,

   二遍狠狠墩哟,

   三遍要打平呀,

   打夯咱领先哪!

   其二:

   一夯又一夯啊,

   打的是地方呀!

   一不要你慌哟,

   二不要你忙呀,

   老牛拉大车哟,

   要个稳当当啊!

   用以鼓舞斗志的硪歌,豪壮响亮,最具男子汉气派:

   一根那木桩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力量单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千根那万根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铁牛坚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不怕那黄河咳哟,

   波浪涌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人多那力量大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能战胜咳哟,

   嚎咳哟咳咳咳咳!

   用硪号议论时政,自古有之,所倾诉的感情,真挚而深沉。

   其一:

   提起那旧社会啦,

   嘿太黑暗!

   老百姓受的苦,

   说不完咳!

   借打堤啦为名嘿,

   要民钱哟!

   他们吃喝呀哈,

   又来玩哟咳!

   洪水冲来哟,

   多凶猛啊!

   浪花滚滚哟,

   就把那庄稼淹啊!

   糠菜糊涂啦,

   吃不饱哟!

   哪有棉衣哟,

   来抵寒呀咳!

   没法哟咳,

   只有去逃荒呀!

   受苦哟受难,

   在外边哟咳!

   其二:

   远远跑起修金堤,

   听我唱个新硪曲!

   自从来了共产党,

   杨勇将军呀领导我们打游击!

   俺的家乡呀变成根据地,

   民主政府呀减租又减息!

   俺老百姓跟着共产党,

   自由平等呀衣食足!

   黄河水呀黄又黄,

   蒋介石呀毒心肠!

   害了老百姓呀又打共产党,

   只想一党专政呀,

   好似野心狼!

   解放区人民一条心,

   把进犯的反动派消灭尽!

  像一切的苦重劳动场合一样,为避疲劳追求刺激,劳动的歌谣不免借助讲男说女,硪工们称为“荤口号”。这种号子有传统的歌词,更多即兴的顺口溜。常常是有年轻的媳妇从旁经过,硪头即转唱“荤口号”。这一类的硪歌,在民间文化意识上,很值得研究,但时过多年再采访当年的老号头,多不愿再说,追问再三,终不肯重演当时曾热心过的那些“没出息”的唱词。仅见的,也只有这类歌谣开头还说得出口的几句。

   其一:

   谁家的姑娘不纺花,

   到堤上偏大妈(乳房)!

   谁家的姑娘不做活,

   到堤上看打硪!

   ……

   其二:

   号头:那边厢来了一个,

   众应:嗯哎嗯哎咳哟!

   号头:俊俏的小佳人,

   众应:俊俏的小佳人!

   号头:雪白的脸蛋哎,

   众应:嗯哎嗯哎咳哟!

   号头:弯弯的两道眉,

   众应:弯弯的两道眉!

   ……

   最富黄河特色的硪号,是那些说故事一样的长号。号头讲唱,众人一边应和,一边认真地听着,一遍一遍地打硪,一节一节地听故事,所讲的大都是戏曲情节的演义。梁山的硪工干脆称这种长号为“喊戏”。这个县的赵(土固)堆乡有一位号头,能喊几十出戏,在那一个河段十分有名,可惜我几次都没有找到他。蔡楼村的号头李文全也极其推崇那一位能够喊几十出戏的同行,只是在找不到那人之后,才为我喊了《陈州放粮》的头一节:

   好一个千岁一条龙,

   两杆御笔拿手中。

   把笔搞得十分饱,

   未来往往上边行。

   上写着本衙提笔望北拜,

   下缀着南衙保爱卿。

   皆因为陈州把粮放,

   一去三月没回京。

   一去三月没回转,

   朝里出了大奸佞。

   头一家掌朝大史曹归远,

   第二家九千岁郭槐大奸佞。

   两家奸臣来动本,

   都说你放粮粮不清。

   还说你没有把粮放,

   米里掺砂害百姓。

   宋王听了奸臣的话,

   听其奸言灭其忠。

   ……

   流行于山东惠民县的长号,能够完整地描写隋炀帝下江南的历史传说故事:

   号头:龙帘高挂紫金钩,

   众应:咳哟咳呀!

   (此后每唱一句皆应和如上)

   隋炀帝无道坐高楼。

   扬州出了个琼花观,

   他一心观花下扬州。

   水路旱路他不走,

   出圣旨叫百姓旱地挑沟。

   沟内无水船不能走啊,

   沟内撒粟如水流。

   文武百官全不用,

   挑选美女来拉舟。

   周身衣服脱个尽,

   胸前挂上个红兜兜。

   宝剑一挫龙绳断,

   晃得民女栽跟头。

   民女双双跌成堆,

   昏王大笑坐船头。

   但愿昏王早死了,

   扶保明主立春秋。

   这一日来到琼花观,

   程咬金探地穴掉在沟里头。

   地穴探出五花棒,

   打死了杨广显了一只牛。

   为啥年年把春打?

   怕的是一年不打昏王要出头!

  硪号的别一面毕竟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在从前,河南许多地方的筑堤民工,不打硪的时候也常唱硪号来娱乐。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改编,硪号早已搬上了舞台。全面地了解硪号,是不能离开音乐曲调的,而硪号的曲调因为多年不再打硪,渐渐地又要消失在产生它的黄土地上。为使读者对硪歌的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苗晶等先生所编的《山东民间歌曲论述》中抄出两段曲谱供感兴趣的人欣赏。 第一段是开硪时所唱的号子,名为《二板号》:

  第二段是大堤筑成“排坦”时的硪号,由堤坡下面向上排打,因此号名《爬山虎虎》:

  千里大堤万人守

  黄河大堤常年性维修养护活动,主要包括堤身维修、消灭隐患、植树造林、种草护坡等。

   1)传统护堤组织

  黄河下游的堤防管理,建国以来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沿黄各县(市、区)、乡(镇)分别建立由当地政府领导、河务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堤防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堤防管理事宜。沿河行政村建立堤防管理小组,选派护堤员,负责堤防工程的日常管护工作。

  各村管理堤段都立有边界桩(或称“分界桩”),河南省中牟县境内,边界桩刻成石碑形式,看去十分醒目。碑上写明某村上界与某村下界,并刻写着管理堤段的长度。在武陟的大堤,边界桩上直书护堤员姓名,责任更加明确。

  由沿黄各村选出的护堤专职人员,名为“护堤员”或“守堤员”。按每一华里(500米)配备一人。

  沿河大堤每500米在堤顶背河堤肩处,修建堤屋2——3间,平时供护堤员巡堤避风雨用,汛期作基干班上堤守防的驻地,因此其名叫“护堤屋”,也叫“防汛屋”。

  护堤员除日常养护工作之外,有几种区域要他们特别地关注。这里发生的情况时时处在他们的监督之下。

  护堤安全保护区,这是为确保堤防安全、完整而划定的禁区。这个禁区在堤身、护堤地、淤临淤背区堤脚以外,临河50米,背河100米之内。禁区内,禁止取土、打井、挖沟、挖塘、挖窖、埋葬、建房、开山采石、堆放垃圾等。同时在堤防工程两侧,各200米范围内,不准爆破作业。

  护堤地,又称“柳阴地”,大堤临河与背河堤坡脚以外,划定一定范围为国有土地,用以植树;以保证大堤的安全与完整。河南省规定:兰考东坝头以上,背河与临河护堤地各不少于30米;东坝头以下,临河不少于10米,背河不少于6米。山东省规定临河堤脚以外7米,背河堤脚以外10米;河口地区利津县南岭子和垦利县纪冯以下,背河与临河都是50米。大堤因加固、淤固或修建工程占压了护堤地,还应按要求向外顺延。

  (2)堤身养护

  护堤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平整堤顶。要求对堤顶经常维修、养护,保持平整。根据大堤土质、气候降雨等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冬季干旱,沙土堤段要经常洒水、垫土、硪实;夏秋雨季堤面易受冲刷,要求及时填垫平整。他们总结的经验是:“平时备土雨天垫,雨后及时平整是关键。”

  平垫水沟浪窝,是护堤员的另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求雨天及时排走堤顶积水,避免生成水沟浪窝。一旦形成,要及时填垫修整。所谓“水沟”是雨水冲淋形成的狭长沟壑,又称“雨淋沟”。“浪窝”则指雨后形成的坎潭坑穴。

  护堤员为防雨水冲淋大堤形成堤身水沟浪窝,常常修筑一些简易的排水沟,名叫“龙沟”或称“阳沟”。遇有大雨,护堤员必冒雨沿堤巡查,注意观察积水及流向,及时用铣挖堵导流,将积水引向排水沟,技术术语为“冒雨顺水排堵”。

  堤身养护比较庞大的工程是备积“土牛”。“土牛”一事,传统久远。《礼记·月令》中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记载,那时的土牛,是人们用以攘除火灾的灵物。到了明代,河防上的人借“土牛”之名,称预先修筑在干滩上的一种埽体,把“土牛”与御水联系在一起,但和今天的“土牛”还不是一回事。

  清雍正九年(1731年)河督稽曾筠建议在江南,黄、运两河“循照豫省例,添设堡房,召募堡夫,每名按月给工食银五钱,令即常川防守,挑积土牛,以资修补堤工之用”。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清雍正九年之前,作为修堤常备土方的“土牛”在河南沿黄就较普遍地存在了,后经官方推广,终于成了定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因为有攘除水灾的含义,样子又极像卧牛,人们自然感到亲切,“土牛”之名也随之流传不衰。作为维护大堤的一项得力措施,千里无例外地被积备在大堤背河一边的堤肩上。我沿大堤行走时,曾对“土牛”作过步量,一般是宽2步、长13步,高及于胯,间距为31——35步。

  旧时护堤还有清淤疏河之举,其用具与方法是:

  铁板:头如犁铧,镶木质长柄。

  铁罱:铸铁如两勺,贯以枢梁,双合无缝,用两根竹竿为柄,可驾船用以捞淤土。

  吸笆:编条为斗,今日向下,两旁系绳,中间贯通一根竹竿,可插入河底,清除淤沙形成的土埂。

  铁笆:铸铁为竹笆样式,以船拖拉清淤。

  铁蓖子:铸铁如蓖子形状,大者高6尺6寸,上面有铁环,下有14个铁齿,每齿长7寸;小者高2尺8寸,下面有21个齿,每齿长4寸5分。系于大船之尾,急行可使流沙不得停滞。

  虎牙梳:木质铁齿,用途与铁蓖子相同,只是较为便捷。

  混江龙;以硬木作滚车,轴长1丈1尺5寸,周围1尺2寸,周身密排铁箭,两头凿孔穿钩系绳,有轮3个,每轮排铁齿40个,每齿长5寸。用船牵挽,翻动河底清淤。

  清河龙:清淤用船。船有9个舱,最末一舱安舵为龙尾;中间7个舱为龙腹,每舱宽8尺、长9尺、高6尺,各自为独立的一节,用铁钩连接;第一舱为龙头,长2丈,船头两板相合处安一木柱,用为绞关,柱下围以铁齿。柱后设龙口。龙口内末尾有铁制龙舌,舌上部分为龙喉。其用法是,以人推关,船进,齿动,泥松,沿龙舌、龙口、龙喉挖积淤泥置龙腹各舱。龙口内有“探泥”、“格水”,分离泥水;龙喉之外有板,名叫“批水”,用以分水,象征龙颊。各龙腹之外有把,名叫“剔泥”,象征龙爪,用以梳泥。配合行动的有一条小船,名叫“子龙”,负责探水深浅、系绳、解卸等。这套器具在清淤当中曾发挥过很大作用。从民俗学的角度值得注意的是,各部位都能具体以龙身为名称。

  从前护堤排除堤根积水,也有相应的工具与相应的措施。

  戽斗:柳条编成的筲,两旁系绳,二人持绳戽水。

  水车:又名“翻车”。车身用板做槽,长2丈,阔4寸至7寸,高约五尺,槽中架行道板1条,置大小轮轴与行道板上下相通,装龙骨板页。大轴两端各带拐木4根,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搭手木架,用脚踏动拐木,龙骨板随之转动,通过行道板刮水上岸。这种水车直到现在还在南方各地农村广泛使用着。

  水轮车:型制与水车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要在流水岸边掘一狭坑,将水车放置坑中,另外做一竖轮,岸上安架子,架上立轴安卧轮,与水车竖轮辐支相间,用牲畜拉转卧轮,拨翻竖轮翻水上岸,比人踏更为快捷。

  (3)消除隔患

  历史上,黄河固堤身隐患形成漏洞,造成决口的险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此才有“千里金堤,溃于蚁穴”的警人之语。护堤措施因此才有查找隐患的举动。沿黄居民历来也有协助河务部门普查堤患的传统。

  形成隐患的原因各种各样,隐患的名目大体有如下数种:

  堤基隐患,这是由于大堤基础坐落在多沙土层或粘淤裂缝、腐烂树根、秸柳埽体、暗藏墓穴、老龙门口等处生成的隐患。

  天井,旧时又称之为“井穿”。大堤在修筑时质量欠佳,或者有冻土、淤泥头,架空形成洞穴,遇雨往往造成自上而下的竖洞甚至从堤顶进水,堤坡出水。

  暗沟,大堤内因过去战事挖掘的战沟、交通壕,后来修堤没彻底翻填硪实,成为堤身的弱点。

  走漏,堤身内因为有洞穴形成险象,俗又称为“跑水”、“漏水”。

       虚土层,堤身内有筑堤时没有硪实的松土层,俗又称为“夹坯上层”。

  鼠穴,大堤内家鼠和鼹鼠掏挖洞穴的总称。

  獾洞,大堤内獾、狐等挖筑的藏身之洞的总称。

  清除隐患的手段也有多种:

  春天用榔头打长四五尺的铁制大签子入堤土中,名为“签堤”。签出獾洞、鼠穴、水沟、树根腐烂、冰雪裂纹等隐患,当即开挖补实。

  经常制造隐患的是以堤坝为巢穴的动物,其中大型的有獾与狐,小型的有鼠、粪猪、地爬狗等,堤工总称之为“害堤动物”。河务部门历来对捕捉“害堤动物”的人都给以奖励。1950年,河南省武陟县七区,曾组织3个捉獾小组,共27人参加,20天内捉獾狐10只,开挖回填洞穴30多个,每人得小米560斤。据河务部门统计,截止到1987年,河南河务局所属河段共捕获“害堤动物”63万只,山东河务局所属河段捕获“害堤动物”33万只。

  河堤为害鼹鼠最多,民间捕鼠,多用鼠弓。鼠弓有三种形式:一种用铁签张于弓上;第二种用挑棍、撑杆,悬消息布置;第三种用木棍扎成三角架,坠以大砖,悬挂消息。

  獾在大堤上营造洞穴,往往形成隐患,历来护堤都十分重视捕獾。清乾隆年间甚至专设“獾兵”,每汛配备一二名,成为捕獾专业人员。沿河村庄也有世代相传以捕獾为业的猎户,俗称为“獾户”。捕獾的方法有水灌火熏种种。捕獾的用具有“獾沓”(带长柄的网)、獾叉、獾刀、獾兜、獾刺、挠钩等。

  捕狐,旧有“狐柜”,做长方木箱,前面用挑棍挑起闸板,用撑杆撑起挑棍,后面悬绳于挑棍而系消息于柜中,以鸡肉为饵。狐入柜中,一碰消息,绳松,棍仰,杆落,板下,狐狸即被关在柜中。另有猎狐又兼防盗的鸟枪(枪把为木制鸟嘴形,因名“鸟枪”,非猎鸟枪之谓),配贮铅子的葫芦和装火药的角袋。

  隐患难以发现,单靠少数人更难发现,河务部门按时发动群众普查检举,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后,经民众报告查到的隐患有獾洞狐穴、水沟浪窝、战沟残缺、坑穴、井穴、暗洞、红薯窖、军沟、碉堡、人挖洞等十数种。

  (4)植树种草

  黄河堤防植树,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开宝五年(972年)宋太祖赵匡胤吓诏:“缘黄、汴、清、御等河州县,除准旧制种艺桑枣外,委长吏课民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宋史·河渠志》)《宋史,王嗣宗传》记载:王嗣宗“以秘书丞通判澶州,并河东西,植树万株,以固堤防”。并严令不准私自砍伐。明代右都御史总理河道刘天和总结了堤岸种柳的经验,倡导“施植树六法,以防堤岸”,后人称之为护堤“植柳放法”。用植卧柳、低柳、编柳、深柳、漫柳、高柳等六种栽柳的办法,御水防冲,保护堤岸。这六种方法一直流传到今天。

  卧柳,初春筑堤时,每培土一层,即在堤内、外侧各横铺铜钱粗柳枝一层,白堤根直栽到堤肩,日后成活,即成护堤卧柳。

  低柳,凡在非植树季节培修的堤防,不论新修或旧培,均在春初用小镢在堤内外乍堤根到堤肩,栽铜钱粗柳株。日后成活繁茂,即成护堤低柳。

  编柳,又称“活龙尾埽”。自堤根沿堤坡至一定高度,扦栽柳桩成排,在其背后填土,再卧栽柳极,并用柳条在柳排桩上编篱,一级之上又做一级。这样用栽低柳、卧柳、编篱相结合的办法植柳,日后成活,根叶繁茂,形成活柳埽垛,可抵御堤防风浪。

  深柳,如水势迫堤岸较猛,冲力较强,难以单靠植低柳、卧柳和编柳防御,可在距堤岸稍远处,以大铁镢先打下窝孔,另选长直带根带梢的柳株,栽入窝内,再用淤泥堵满塞严。多者可栽10多道,少者栽四五道。日后成活,再经数年不毁,即可形成柳林带,能抵挡一定的水流冲击。

  漫柳,在坡水漫流难以筑堤抵挡的地带,可沿河岸坡滩广种密植低小的柳丛或柽柳(俗称“红荆条”、“三春柳”、“沙柳”),使其连续成片,具有一定宽度,可耐短时间洪水浸淹,水退落淤,随淤随栽,积累增高,数年之后形成柳丛林带,能起阻拦水流,防护堤岸的作用。这种办法,有人称为“随河柳”。

  高柳在大堤背河、临河两面距堤脚1——2米,各成排栽植高大的柳桩。临河一侧并结合栽植卧柳。日后成林,即成为高低相间的多级护堤防浪林带。

  1947年黄河归故以后,1948年渤海行署和山东河务局曾联合发布训令:“为保护堤身,巩固堤根,应于内外堤脚二丈内广植树木,禁止耕种稼禾,以期保证大堤稳固。”

  建国以后,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堤防绿化的原则是:“临河防浪,背河取材,以柳为主,乔灌结合。”所谓“临河防浪”是指在临河柳荫地,为防风浪冲堤,以栽植丛柳缓溜护堤为主;所谓“背河取材”是指在背河柳荫地,以培育河防料源,发展速生经济用材林为主。

  1956年河务部门具体规定:临河堤坡栽白蜡条、紫穗槐、杞柳等灌木。所有堤线的背河坡,可植榆、杨、椿等一般树株或其他经济林木。在临河柳荫地内,从距离外沿1米处开始,栽植丛柳、低柳各1行、高柳2行,形成三级四行护堤防浪林带,名为“三级防浪林”。

  1970年3月,山东河务局黄河绿化工作会议决定:“黄河大堤……临背河柳荫地、临背堤肩、背河堤坡和临河防洪水位以上堤坡种植乔木;临河柳荫地和临河防洪水位以上堤坡也可乔灌结合,适当种植条料;……废堤废坝,空闲地带除留作育苗的部分外,其他一律植树。”

  1976年黄委会《关于临黄堤绿化的意见》规定:临河堤坡一律种草不植树。临背河堤坡原有乔灌木,应结合复堤逐步清除。临河柳荫地可植丛柳,缓溜护堤,使其成为内高外低的三级防浪林。背河柳荫地以发展速生用材林为主。堤肩可植行道林,选植根少的杨树、苦楝、泡桐等。

  1979年以后堤防植树的办法是:临河堤坡设防水位以下不植树;背河堤坡已经淤背的全部可以植树,没有淤背的在计划淤背的高程以上可以植树;临河柳荫地植一行丛柳,其余为高柳,背河柳荫地因地制宜,种植经济用材林;临河堤肩以下半米各植两行行道林。

  沿黄大堤植树,特别是栽植柳树,传统既久,对民间生活影响至深,柳根柳于可以护堤,柳于大枝可以当桩,柳枝可作埽料。依据这些需求,堤边的柳,总是在长成直桩之后,锯去树冠,使它抽发萌枝,高直细软,尽皆符合作埽料的条件。民间流传的谚语是:“养枝蓄柳,服从防汛,小树不修,大树少剪。”

  种草护堤坡是建国以后的新事物。从前的黄河堤防,杂草丛生,护堤作用差,易出水沟浪窝和隐患。1950年,河南省第一次黄河大复堤时,濮阳修防段,开始种植葛巴草,由一位名叫吴清芝的人负责,先在桑庄一带堤上试种十余里。葛巴草根浅,枝蔓,节下生根,草叶茂盛,匍匐在地,草棵不高,每平方米四丛,长起来就可以覆盖严密,护堤效果很好,很快推广于千里大堤的所有地方,堤工编谣称赞它的好处:“堤上种了葛巴草,不怕雨冲溜来扫!”

  现在,堤坡植草已经成为护堤的一项重要措施,除种葛巴草之外,还引进了本特尔草、鲁牧草、地毯草、马拉尼草、铁板牙草、龙须草、四季青草、羊胡子草等新的品种。

  堤上种草的养护也不断有新办法出现。杂草高矮不齐,不利于护堤,统在清除之列,清除的方法,除用人工之外,还有以草除草的手段,引种铁板牙草,一经繁衍,杂草自行枯萎。草皮老化,防洪效果随之下降,剔除部分旧草皮,就能促使重生新草,其措施名为“草皮更新”。这都是护堤员人人明白的事体。

  惊心动魄的大河防汛

  黄河防汛,在春秋战国时就形成了汛期防守的制度。《金史·河渠志》称汛期为“涨水”,防汛为“守涨”。明代制定了“国防二守”制度,并规定“五月十五日上堤,九月十五日下堤。”(《明史·河渠志》)以后历代皆沿袭这一制度,不断完善,直至今日。

  (1)汛情种种

  水文情报预报是防洪的耳目,早在殷商时代,就有预报洪水的记载。到宋代,对年内黄河水情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在有些地方,形成了官方的定制,每年清明日,使人临河致祭,立标水头,舰候水痕,并作记录,谓之“清明水”。

  自宋代开始,对全年中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出现的汛水,各以物候命名。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藻所撰《曹州府志·黄河水候》载:“二月、三月桃花始开,冰伴雨积,川流狠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春末芜菩华开,谓之‘菜花水’。四月末,垄麦结秀,擢芒变色,谓之‘麦黄水’。五月瓜实延蔓,谓之‘瓜蔓水’。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冱寒,冰坚晚伴,这乎盛夏,消释方尽,而沃荡山石,水带矾腥,并流于河,故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七月寂豆方秀,谓之‘豆花水’。八月囗囗花,谓之‘荻苗水’。九月以重阳纪节,谓之‘登高水’。十月水落安流,覆其故道,谓之‘覆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断水杂流,乘寒复结,谓之‘蹙凌水’。水候有信,率以为准,非时暴长,谓之‘客水’。”

  在诸多的汛水中,“桃、伏、秋、凌”最为明显,成为历来防汛的重点,因此它们又被合称为“四汛”。

  “四汛”之中,“伏汛”与“秋汛”最大,所以习惯上连起来称为“伏秋大汛”。 “四汛”当中,以“凌汛”形成原因最为复杂。黄河下游每当冬春季节,多数年份发生结冰、淌凌、封冻(俗称“封河”)、解冻开河等一系列现象。解冻时,冰块堆积,抬高水位,便形成了凌汛。封冻时,冰厚一致,冰盖表面平整,俗称“平封”,“平封”解冻多数情况下可能平稳。封冻时冰厚不一,表面极不平整,俗称“立封”,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急弯、浅滩等处。“立封”在开冻时就容易出现险情。

  解冻,俗称“开河”。一般是冰面与近岸处先融,渐开至河心,冰面不久即破碎,蓄水释放,水位下降,这种形式的开河,俗谓之“文开河”;上游冰消,下游天冷,河上冰封如故,水鼓冰开,冰盖被鼓裂,大块冰凌随河槽蓄水蜂拥而下,迫使下游河段节节解冻开河,俗称“武开河”。此时若形成冰坝,冰水越来越大,就成了危险的凌汛。若封冻冰层大量融化,冰层解体后遇到水位上涨,使冰盖融裂,形成流冰,导致开河,则称为“半文半武开河”,也有发生凌汛的可能。

  民间关于封河与开河的时令,有不少世代相传的谚语,如:“天冷水少北风托,弯多流缓易封河”;“三九不封河,就怕西风戳”;“一九封河三九开,三九不开等春来”等等。

  水情的传递,历代方法不同。

  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仿照“飞报边情摆设塘马”的办法,创立了乘快马传递水情的制度。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开始用“浑脱”装载文报向下游传递水情。在皋兰、青铜峡设立水志桩,遇涨水,以“羊报”报警。就是将大羊挖空腹腔,密缝浸以麻油,选勇壮兵卒,缚于羊背,腰系水签数十支,至河南境地,沿溜掷之,沿岸检签即知涨水尺寸,得以根据情况准备抢护。

  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三十一年(1766年)期间,在河南沁河武木栾店、黄河干流陕县的万锦滩和洛河巩县,相继设立水志桩,记载涨落水位,河水陡涨时,驰报河道总督,再上报皇帝。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用电报传递水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黄河两岸开始架设电话。

  从前民间还有一些观测水情的土法,据说也有成效。清乾隆《曹州府志》记载,在农历四月“麦黄水”期间“河中有山蛆浮出,渔人网得之,以占高原涨水。按:囗,土人谓之山蛆,上源山隙潜生,每重不过一斤。明崇祯辛未浮河而下,有重至五七斤者,未几,荆隆口决”。

  (2)防汛队伍

  黄河防汛的组织与指挥,自明代提出“四防二守”,历代沿袭,不断完善。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各级防汛机构的决定》,规定黄河下游设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设主任、副主任等职。沿黄各地、市、县、区也成立相应的防汛指挥机构。在生产队、自然村设立黄河防汛领导小组。

  黄河防汛的队伍的组织,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群众防汛队伍,通称为“人防队伍”。临黄大堤乡、村组成基干班、抢险队、护闸队。基干班按临黄堤分别不同河段,每公里组织12—20个班,每班12人。每县组织几个抢险队,每队30——50人。下游每年组织的防汛人员都在150——200人。

  基层的防汛组织,因为主要成员都是民兵,所以队伍多用军事名称。乡或区称防汛防凌营部,村组织称连部。有汛情上堤时,乡里的干部驻防汛屋具体指挥,名为“包防汛屋脱产干部”。由基于民兵组成的防汛班,俗称为“基干班”。

  基干班上堤后,就坚持昼夜巡堤查险。其巡查的方法,明显由明代“国防”传承而来。1990年5月,山东梁山县防汛指挥部印发的《黄河防汛抢险技术手册》的许多条文,处处显露出这种传承的痕迹。

  关于巡堤的方法,《手册》作如下规定:

  第一,巡查临河堤坡时,一人背草捆在临河堤肩走,一人拿铁锨在堤半坡走,一人持探水杆沿水边走(堤坡长可增加人)。沿水边走的人,要不断用探水杆探摸,借波浪起伏的间隙,查看堤坡有无险情。另外二人注意查看水面有无旋涡等异常现象,并观察堤坡有无裂缝、洞穴等险情发生。在风大流急、顺堤行洪或水位骤降时,要特别注意堤坡有无崩塌现象。

  第二,巡查背河堤坡时,一人在背河堤肩走,一人在堤半坡走,一人沿堤脚走(堤坡长可增加人),观察堤坡及堤脚附近有无渗水、管涌、裂缝滑坡、漏洞等险情。

  第三,对背河堤脚外20——50米范围内的地面及积水坑塘,应组织专门小组进行巡查,检查有无管涌、翻沙、渗水等现象,并注意观测其发展变化情况,对淤背或修后战的堤段,也要组织一定力量进行巡查。

  第四,堤防发现险情后,应指定专人定点观测,或适当增加巡查次数,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第五,巡查的路线,一般情况下,出发去时查临河堤坡,返回时查背河堤坡。当巡查到两个责任段接头处时,两组应交叉巡查10—20米,以免漏查。

  第六,在开始漫滩时,可由一个小组从临河去,由背河返回。巡查的间隔,视水情、天气和险情而定。一般情况下,每隔半小时巡查一次。

  第七,当水位上涨、偎堤水深增加,出现“横河”、“斜河”威胁堤防时,应派两组同时出发,分别从临河与背河巡查,再交互巡查返回,并适当增加巡查次数。必要时应有固定人员进行观察。

  第八,当洪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应增加巡查小组数目,每次上两个组分别从临河与背河出发巡查,再交互巡查返回。第一组出发后,第二组、第三组……相继出发,各组次出发的间隔时间要相等。

  关于巡堤的工作制度,《手册》规定:

  第一,巡查制度。县、乡各级防汛部门或河务部门,要给上堤人员介绍防守堤段的历史情况和现存的险点、薄弱环节及防守重点,并进行实地指导。巡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按照巡查办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工作。

  第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上一班的班组长,必须在已巡查的地段,将出现的问题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包括水情、工情、工具物料数量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对尚未查清的可疑险象,要共同巡查一次,详细介绍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情况。

  第三,值班制度。防汛队伍的各级负责人和带领防守的干部,必须轮流值班,坚守岗位,掌握换班和巡查组次出发时间,了解巡查情况。解决发现的问题,作好巡查记录,及时向上级汇报巡查情况。

  第四,汇报制度。交接班时,班组长要向带领防守的干部汇报巡查情况。值班干部平时一日汇报一次巡查情况,发现险情时,随时上报并进行处理。抢险情况要及时上报。

  第五,加强纪律教育。巡查人员上堤后要坚守岗位,不经批准不得随意下堤,休息就地或在指定的地点。

  第六,奖惩制度。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工作结束时认真进行评比。对认真执行任务、作出显著贡献的,予以表扬、记功和物质奖励。对不负责任的,要给予批评。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情节、后果严重的,要依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手册》在“注意事项”部分中,细致地总结了前人、民间防汛的经验:

  第一,巡查、休息、接班时间,由带领巡查的队长统一掌握,执行任务途中不得休息。不到规定时间不得离开岗位。

  第二,巡查时必须带铁锨、口哨、探水杆等工具,除随身的草捆外,其他物料及运土工具可分放堤顶,以便随时取用。夜间巡查,一人持手电筒在前,一人拿探水杆探水,一人观测水的动静,聚精会神,仔细查看。

  第三,巡查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不放松一刻,不忽视一点,注意“五时”,做到“五到”、“三清”、“三快”。

  “五时”是:黎明时(人最疲乏);吃饭时(思想易松劲);换班时(巡查容易间断);黑夜时(看不清,容易忽视);狂风暴雨时(出险不容易判别)。

  “五到”:

  眼到:看清堤顶、堤坡、堤根有无崩塌、裂缝、漏洞、散浸、翻沙、鼓水等险情。看清临河堤坡有无浪坎、崩坎,近河水面有无旋涡等现象;

  手到:当临河堤身上帮有搂厢、柳枕、挂柳、防浪排等防护工程时,要用手检查堤边签桩是否松动,桩上的绳缆、铅丝松紧是否合适,风浪冲刷堤坡时,检查有无崩塌淘空现象。水面有旋涡处,要用探水杆随时探摸;

  耳到:细听水流有无异常声音。夜深人静时伏地静听,有助于发现隐患;

  脚到:在黑夜雨天,淌水地区,要赤脚试探水温及土壤松软情况。如水温低,甚至感到水凉,表明水可能从地层深处或堤身内部渗出,属于出险现象。土壤松软,亦非正常,可能有跌窝崩塌出现;

  工具物料随人到:巡查人员在检查时,应随身携带铁锨、探水杆、草捆等,以便遇到险情随时抢护。

  “三清”:

  出现险情要仔细鉴别,查清原因;

  报告险情要说清出险时间、地点(堤防桩号)、现象、位置(临河背河、距堤根距离、水面以下或以上)等;

  报警信号和规定要记清,以便出险时准确地报警。

  “三快”:

  发现险情要快。争取抢旱抢小,打主动仗;

  报告险情要快。以便上级及时掌握出险情况,采取措施;

  抢护要快。根据险情迅速组织力量,及时地抢护,以减少抢护困难和危险程度。

  《手册》中规定的报警方法,大部分是沿黄人民熟悉了数百年的方法。

  第一,警号方法:

  口哨警号。凡发现险情,吹口哨报警;

  锣鼓警号。南岸备鼓,北岸备锣。凡发现漏洞或严重的裂缝、管涌、脱坡等较大险情,就敲锣或打鼓。人们从报警的锣或鼓声中即可辨别险在南岸或北岸。

  第二,出险标志:

  出险抢险地点,白天挂红旗,夜间挂红灯或燃火堆。若挂红灯,灯应能防风雨。

  第三,注意事项:

  吹口哨报警,由查水人员掌握。敲锣或打鼓、点火报警,由带领巡查的值班干部掌握,或指定专人负责,不得乱发;

  发出警号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抢护,并火速报告上级指挥部;

  防汛指挥部接到报警信号后,应迅速组织人员、物料进行增援,但原岗位必须留足够的力量继续工作,不得停止和间断巡查。降下警号标志后,抢护人员应迅速各回原岗位;

  所有警号、标志应向沿河群众广泛宣传,在洪水期间,附近学校、机关等,严禁敲锣打鼓和吹口哨,以免混淆。

  洪水期间沿河人民也都十分注意水情的变化,干百年来大家积累了不少观察洪水和险情的经验,总结为谚语,如:

   “黄河上涨,必有先兆:水先泡则方盛,泡先水则将衰。”

   “‘晾脊’涨水之兆,‘晾底’落水之征。”

   “涨水如弓背,落水似锅底。”

   “涨水不响落水响。”

   “山洪响,河水涨。”

   “黄河洪水,七上八下。”(洪水多发生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期间)

   “吉凌轻,白凌重,黄凌分命。”

   “小水上提,大水下挫。”

   “小水走弯,大水走滩。”

   “大水抹尖,小水坐弯。”

   “大水漫滩,小水坐弯。”

   “大水走直,小水走弯。”

   “一弯变,多弯变。”

   “沙滩坐弯河上提,滩尖冲掉河下挫。”

   “群鸟乱叫,滩沿塌掉。”

   “鱼鹰飞鸣,塌滩不停。”

   “滩长于北则南堤险,滩长于南则北堤险。”

  有些地方,水情河势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当地人也总结为谚语,如:

  位在黄河南岸的巩义赵沟村傍有一座属于邙山山脉的磨盘山,河的斜对岸是孟州化工镇的化工滩。只要黄河在磨盘山下坐弯,对岸的化工滩也必常有险情,所以俗谚说:“河坐磨盘山,专塌化工湾。”

  北岸的温县县城,城南不远就是黄河,对岸邙山下上起孤柏嘴,下至官庄峪有一段凹岸,名叫仓头。每当温县城附近黄河坐湾,仓头一带就要受水灾涸此有谚语说:“河坐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在黄河南岸的荥阳境内,地处邙山坚实高地,河对岸是武陟县的驾部、唐郭两个村庄。若黄河水紧经孤柏嘴流过,驾部、唐郭两村滩地可以外移,而南岸的仓头一带可免水灾之虞。所以两地皆有谚语,一说:“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郭往外挪。”一说:“孤柏嘴着河,仓头吃白馍。”

  对于防洪中的洪溜的分别,则有主溜、中溜、前行边溜、正溜、回溜、坝前慢溜、坝前边溜、洪水大溜、坝前大绞边溜等名目。

  (3)抢险如救火

  防汛过程中,出现险情的种类很多,积多年经验,公认为最主要的是“堤防八大险情”,这包括严重渗水、管涌、裂缝、滑坡、漏洞、堤岸坍塌、风浪淘刷、漫溢等8种情况。

  渗水,又称“散浸”、“堤脚涸水”,背水坡或坡脚及附近地面出现湿儒或渗出纤细明流的险象,严重时会导致管涌、流土、滑坡等险情。

  管涌,又称“地泉”、“翻沙鼓水”,大堤背水坡脚附近发生渗透变形,出现像睦水冒沙的一种险情。

  裂缝,大堤出现的裂缝有纵缝、横缝、斜缝、龟纹裂缝、表面裂缝、内部裂缝等不同形式,发现后要进行监视。

  滑坡,又称“脱坡”,堤坝斜坡向下向外滑坠的险情,多发生在高水位的背水面和落水情况下的临水面。

  漏洞,大堤内部有孔洞、松土、冻土等隐患,在高水位时因渗水漏水集中,贯通临河面与背河面形成的险情。不及时抢堵,往往造成溃决。

  堤岸坍塌,洪水时河势溜向变化,大溜靠堤,临水坡下部被淘刷,导致塌岸等险情。

  风浪淘刷,大风冲浪,直扑大堤,临水面反复受到冲击,严重时可导致堤坝坍塌,是堤防重大险情的一种。

  漫溢,洪水从大堤顶部漫过,由上及下急骤冲刷堤身,这是最危急的险情。一旦发生,很难抢护。

  渗水抢险,抢救办法是临水截渗和背水导渗。

  管涌抢险,渗水没破表层时,俗称“牛皮包”,穿破表层称“泡泉”、“地泉”。抢护用“反滤围井”、“减压围井”、“反滤铺盖”、“水压渗台”等法。

  漏洞抢险,漏洞抢险先要探找进水洞,方法有多种:第一,查看旋涡。旋涡不明显时,利用麦糠、锯末、碎草、纸屑等飘浮物,撒于水面,发现打旋,集中一处,即表明水下有进水口;夜间则用柴草扎成数只小船,船上插蓖麻籽串,点燃后在漏水堤段的上游放入水中,借火光看小船有旋转现象,即表明那地方水下有洞口。第二,水下探摸。潜水探摸的一种方法是,一人站在临水坡或水中,将一根5——6米的长杆插入堤坡或堤脚深水要探摸的地方,插牢,保持稳定,另派水性好的1——2人,扶杆探摸,一处不得,移杆另探;另一种探摸方法是,熟悉水性的数人排成横列,个子高、水性好的在下边,手臂相挽,顺堤用脚探摸,凭感觉探摸洞口。第三,观察水色。在出现漏洞的堤段,分段间隔时间,分别撒放石灰、烟灰、墨水、颜料等不同颜色的料末,设专人在堤背漏洞出口处观测,发现出洞水色改变,即可判断出进水洞口的大体位置。然后,缩小投料范围,更准确地找到洞口。第四,布幕探摸。将布幕或麻片、席片连为大片,拴上绳索,坠以重物,沉入水中,紧贴堤坡拉动,突然感觉费力,出口水流减弱,这就找到了漏洞。

  漏洞抢护的方法有两类:

  第一,临河截堵。当洞口较小、周围土质较硬时,用棉衣棉被、草包或用预制的软楔、草捆堵塞,这叫“堵塞法”;用直径比洞口大的铁锅,正扣或反扣在进水口上,周围用胶泥封闭。如果锅小洞口大,用棉衣、棉被裹住铁锅扣堵,这叫“盖堵法”;用篷布、草帘、苇箔、棉絮等重叠数层作成软帘,或临时用柳枝、芦苇、秸料等编扎软帘,堵洞口前,将软帘卷起,顺堤坡下滚,把洞口盖严后,再抛压土袋,封死洞口。这叫“软帘盖堵”;在大水急溜、洞口较大的地方,用“网兜门板盖堵法”;在临水坡洞口较多、范围较大、进水口找不准或找不全的情况下,用填筑前戗或临水月堤的办法抢堵,叫做“戗堤法”。

  第二,背水抢护。在临水截堵漏洞的同时,在背水漏洞出口抢做滤水工程。

  滑坡抢险的方法有“滤水土撑”(又称“滤水戗垛”)、“滤水后战”、“滤水还坡”、“前戗截渗”、“护脚阻滑”等等。

  跌窝抢护。“跌窝”又称“陷坑”,是大堤局部坍塌所造成的险情。抢护有“翻填夯实”、“填塞封堵”、“填筑滤料”等法。

  坍塌抢护。水流冲刷造成的堤岸坍塌,抢护方法有数种:

  第一,护脚防冲法,在受水溜冲刷的堤脚、堤坡陡坎处,抛投块石、土袋、铅丝石笼或柳石枕等防冲物体,加强防护。

  第二,沉柳护脚法,堤防临水坡出现被淘刷范围较大的险情,用船运载枝叶繁茂的柳树头,用铅丝或麻绳将大石块捆扎在柳树头的枝权上,待船于出险处定位,将柳树头推入水中。

  第三,桩柴护岸法,又称“散厢法”。堤坡堤脚坍塌,堤下水不太深,在坍塌处下沿,打一排木桩,桩后密叠柳把或散柳,并与木桩拴牢在一起,其后用散柳或散秸铺填软料之后,再用粘土填实。

  第四,柳石软搂法,又称“层柳层石搂厢”、“柳石搂厢”。用柳石料作为主体,以木桩、麻绳或铅丝作为联络,合各坯料层成为一体,在堤身受溜冲淘,堤根塌岸时,能过整坦、定桩、浮枕上位、布缆、底坯搂厢、逐坯加厢、封顶、柳石枕固根等步骤进行抢护。

  裂缝抢险,用“横墙隔断”、“开挖回填’等法抢护。

  风浪抢险,方法也有数种:

  挂柳防浪,大堤靠水,遇水深浪大时,选用枝叶茂盛的柳树头,以铅丝或缆绳将树头挂牢于堤顶预先打好的木桩上,使树梢朝下,推入水中。由下游向上游挂起,依次压茬吞护。

  挂枕防浪,在平工堤段,取柳枝、芦苇或秸料,用铅丝捆成枕,在堤顶打木桩一排,用绳缆把枕拴牢挂在木桩上,再推枕入水,使枕随水漂落。枕与堤坡之间,适当漂放散柳、柴料。如风浪特大,可数枕连放。

  柳箔防浪,平工堤段防风浪,用铅丝捆成柳把,两端用绳连结成柳箔,在堤顶打木桩,将柳箔上端拴在木桩上,柳箔下端坠石块或土袋,放柳箔于堤坡。在风浪严重堤段,常挂双排柳箔。

  桩柳防浪,平工堤段防风浪,顺堤打木桩一排,再将柳枝或芦苇、秸料等顺铺在桩后堤坡上,压上石块或土袋。

  漫溢抢险,洪水漫过堤顶最为危急,抢护的方法,是在堤顶抢修子堰(俗又称“子捻”)。依筑堰的材料不同,有纯土子堰、上袋子堰、桩柳子堰、柳石子堰等等。

  防汛的最大危险是大堤决口,堵口工程也最为艰巨。

  历代黄河堵口,多用埽工技术。传统的堵口方法,一般有三种:

  第一,立堵:从决口口门两头,用埽占向水中进堵,使口门逐渐缩窄,最后将缺口封堵截流。

  第二,平堵:溜势湍急,水头差大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双坝进堵,前为正坝,后为边坝。由口门河底平行逐层抛料填高,直至高出水面,截堵水流。

  第三,混合堵:根据口门具体情况,立堵与平堵结合使用。

  堵口当中的抢险建塌,方法最为复杂,其器具与作业,重要的有如下数种:

  捆厢大船,扎秸捆两个,安置在船的两头,名为“龙枕”,用大圆木(紧急时常以船桅代替)卧放在“龙枕”上,名为“龙骨”。建厢埽时,将船泊于埽前,用上、下水揪头绳将埽缆系于“龙骨”两头,徐徐推埽下水,借船稳定埽体,创造施工条件。

  苇缆与麻缆,传统河工捆船厢埽多用苇缆与麻缆。他们的经验是:维持得力当属麻缆,入水耐浸则苇缆胜于麻缆,河工因材施用也是有定规的。

  揪头绳橛、钩绳极、埽脑,揪头绳橛(又称“揪头橛”)长五六尺,钩绳橛长四五尺,都是连接埽体,钉在岸上,用以固定埽体的。埽脑多用有倒钩的柳枝做成,大塌沉水到底后,将腰子头用小绳结扎紧实,用埽脑钉绳头于埽内。

  骑马、骑马橛,以两条木棍(各长四、五尺)钉成“十”字,名为“骑马”,配一缆,一橛,名为“骑马橛”,单位为“一副”。厢埽一坯,用骑马一副,钉橛搂住,防止埽体向前移动。

  撞橛,钉打钩橛、揪头橛时,先用撞橛打孔。

  齐板,又名“边棍”,用其拍打扬眉、料垛,使其整齐结实。

  太平棍,原名“开棍”,后因灌工忌“开”字,改为“太平棍”。长约三尺,下有弯拐。新做之埽,一层柴草,按坯加厢,每厢一坯,绳随埽下,要松开拴极之绳结,埽体才得下沉。此棍即用于挑开绳结。

  跳棍,又称“挑杆”,用质地坚固的木料制作,围圆一尺四五寸,长八九尺至一丈开外,一面刻为梯形,梢头刻为月牙形,埽稳之后,用以投去木撅。

  木牮,又称“牮杆”,一般用杨木、椿木或大杉木制成,用以卷紧埽个。

  戗桩船,戗桩,亦称“桩”,下埽时用以系揪头绳的木桩。戗桩船,用两只船,首尾以铁链联合,每船装设一个高凳,凳上搭磋板,中间留出空档,安置戗桩,桩手携硪登板,将桩打入水下泥土中。

  云梯,一般三丈,用以置水中登高打桩。不用时,以高凳搁空,防止近土腐朽。 云硪,水上打桩用的石硪,一般比筑堤使用的“地硪”要轻,硪周围用杂木棍恃盘,其棍名叫“硪肘鸡腿”,打硪用12人,打硪人站在梯上,硪石由空而下,如来云间,因此叫做“云硪”。

  木斧,用以锁桩,敲打桩木,使各绳松紧一致,用铁斧易伤绳索。

  木榔头,用以打埽上小木签。

  月铲,铁制本柄,旧埽,旧桩,树根盘踞,埽眉不齐,用它铲修。

  铁锚,河工厢埽,遇水深流急,提脑不见戗桩,即用锚挂缆,谓之“神仙提脑”。

  木犁,用以插土中收勒绳缆。

  防凌汛的传统用具与方法有:

  逼凌桩、搪凌桩,上游冰凌随水而下,俗称“淌凌”。遇“淌凌”防伤埽段,用一丈多高的树枝扎排维护,名为“逼凌桩”。用树枝扎把,排于埽前防护,名为“搪凌桩”。

  打凌槐,用柳木根制槌头,用以打冰。

  铁穿、三棱镜,二者皆铁头木柄,用以乘船凿冰。

  打凌船,为小船,船底钉满竹片防凌割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弗里:《怎样解读口头诗歌》
下一条: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