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作者:梁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17 | 点击数:6968
 

  结语

  本文梳理了对“歌圩”记录和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希望厘清“歌圩”的名称在文本中出现时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说明这个概念形成和推广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从“歌圩”的形式组成到社会文化意义,大致有以下三点总结。

  1)“歌圩”的形式为汉字“歌”与古越语的借音汉字“圩”的组合。因此这个称谓并非单纯的“外来语汇”,而是在悠久的历史中古越语、壮侗语和南方汉语方言相互接触、最后借助汉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语汇。

  2)汉字“圩(墟、虚)”在壮语地区经过几百年的翻译、沿用,在地名中已经凝结成一个普遍使用的通名,表示“集市”之意。当代学界采用“歌圩”之名来概括壮族歌俗,既蕴含着关于岭南历史记忆的无意识结构,又体现了作为“集市”之“圩”构成的岭南地理文化。

  3)“歌圩”体系的形成与完成,与以“壮族”为单位论述其客观文化特征的学术范式分不开。故“歌圩”所指示的内容,从清、民国时期指涉的某时、某地歌俗,从20世纪中期泛指广西地区、广西各族的歌俗,逐渐凝聚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壮族歌俗”。“歌圩”的命名从某种歌俗的专名演变成壮族歌俗的通名。

  由上可见,研究“歌圩”、以“歌圩”切入广西、壮族的歌俗研究,并不一定意味着“遮蔽地方表述和民间传统”。毋宁说,“歌圩”命名本身折射了岭南历史文化纠缠着长程的地方现实变迁和历史记忆。也许,我们面对复杂的“歌圩”以及其他言说,更该在更细的层面追问:这是何种表述?何种传统?

  注释

  1.“南宁国民歌艺术节”网站介绍“民歌节的由来”,提到广西的民歌基础反映在以下方面:“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http://www.flyingsong.com)。学界关于“歌圩”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章,参见张利群《民间文化现代阐释的审美人类学指向——对民歌及其民歌节意义的解读》,尹庆红《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看当代民族艺术的发展》,王杰、海力波《审美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人文学科的文化实践——<寻找母亲的仪式>代序》,载王杰主编《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布洛陀文化”与“嘹歌”是近年壮学口头文化研究的热点。《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至2006年发表了以“布洛陀”为题的系列文章13篇,2005年连续发表以“嘹歌”为题的文章8篇。2006年4月8日,“新华网广西频道”在报道田阳县“布洛陀旅游文化节”时,以“中国最大的歌圩”来形容“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http://www.gx.xinhuanet.com)。关于“嘹歌”传承与歌圩的关系,参见郑超雄《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覃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七》,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3.罗远玲《审美人类学主客位视野中的壮族歌圩及其文化符号意义》,载王杰主编《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72-81页。

  5.参见徐新建先生自1998年起发表的以“侗歌”为例讨论歌谣研究的系列文章:《侗族大歌:“本文”与“文本”的相关与背离》,载《文艺报》(北京),1998年3月7日;《“侗歌研究”五十年——从文学到音乐到民俗》,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第3期;《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载《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第61-70页。

  6.笔者结合正在进行中的博士论文,选取广西北部的某个田野点,进行唱“欢”以及当地“歌圩”的研究。对“歌圩”之“歌”的辨析有待结合田野调查另文论述。

  7.转引自欧阳若修等《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1页。

  8.[清]羊复礼修、梁年等纂《广西省镇安府志》,成文出版社,1967年,据清光绪十八年刊本影印。

  9.转引自欧阳若修等《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2页。

  10.转引自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页。

  11.转引自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47页。

  12.刘锡蕃《岭表纪蛮》,南天书局发行,1987年(根据1934年上海发行版影印),第178页。

  13.吴处厚《青箱杂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35年,第30页。

  14.如《广西近代圩镇研究》、《广西圩镇手册》都以“实少虚多”来解释“圩”的名称由来。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圩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吕孟禧等《广西圩镇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

  15.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页。

  16.蒙宪《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第38页。

  17.黄振南《歌圩释义与称谓缘起》,载《广西文史》,2004年第2期,第59-61页。

  18.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香港:联盛印刷公司,1963年修订版,第217-218页。

  19.参见韦树关《释“圩(墟、虚)”》,载《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第42-45页。

  20.白耀天《“墟”考》,载《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第148页。

  21.胡波《岭南墟市文化论纲》,载《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第66-70页。

  22.如南宁地区横县有陶圩镇、新圩、站圩、谢圩、东圩、圩背等地名。参见广西地图院编制《广西地图册》,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23.黄世杰在《壮族古代的天文历法》中提到壮语中一些以“墟期”为参照的计日称呼。参见黄世杰《壮族古代的天文历法》,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58页。

  24.潘其旭认为“新圩”是对壮语“航么”的意译;宋长栋认为“那龙圩”中的“那龙”为古越语的音译,“圩”是汉语语素通名。这两种解释虽然都没有深究“圩”从古越语到汉语的变化,但都肯定了“圩”的汉字形式在岭南历史中具有命名、构词的强大力量。参见潘其旭《从地名比较看壮族与泰族从同源走向异流——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载《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50页;宋长栋《岭南地名中所见语言的接触、浸润与交融》,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9期,第105页。

  25.《全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上关于歌圩问题的座谈讨论》,孔德扬、陆仰渊记录整理,载《广西各地歌圩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翻印,1980年,第2-10页。

  26.同上。

  27.《武鸣歌圩活动情况》,苏长仙整理,载《广西各地歌圩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翻印,1980年,第16-22页。

  28.参见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9.参见农冠品《广西民间文艺半世纪总览》,载贾芝主编《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1-174页。

  30.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2期。

  31.云汉《歌圩》,《满族研究》,1998年第4期。

  32.《少数民族的传统歌唱节日》,载“中国民歌网”,www.china.org.cn。

  33.《少数民族部分传统节日掠影》,载《中国民族》,2002年第2期,第16页。

  34.关于人类学对族群“客观特征论”的批判,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5.徐新建先生亦有关于“侗歌”的“侗族化”、“少数民族化”的论述,参见徐新建《“侗歌研究”五十年——从文学到音乐到民俗》,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第3期。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4页。

  37.《辞源(三)》,商务印书局,1982年,第2358页。

  38.罗凉昭《凉山彝族火把节》,载《寻根》,2005年第1期,第15页。

  39.范秀娟从审美的角度,认为广西-南宁民歌节在当代中国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叠合的狂欢化风格”展示了多层次的审美价值。黄耀国引用“公共领域”的概念来分析广西-南宁民歌节的文化机制,认为民歌节“所表征的不可能再是某个族群的公共的文化上的利益”,而“蕴含了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的重新洗牌,深刻体现了社会成员权力和利益的整合”。于琦、陈春莉分析了民歌在民歌节上的展示方式,分别否定和肯定了民歌的“现代转型”。参见范秀娟《来自审美人类学的关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黄耀国《文化公共领域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新视野》,于琦《透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审美人类学的一个个案研究》,陈春莉《民歌文化的现代转型——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透视民歌的最终走向》,载王杰主编《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四季歌圩”现舞台,大地飞歌有新版》,载《南宁日报》网站,http://www.nnrb.com.cn,2005年10月。

  41.尹华平《山歌唱百年相聚到永远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载“新桂网”,http://www.gxnews.com.cn,2004年11月4日。

作者简介:梁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

(原文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下一条: ·[高有鹏]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书写
   相关链接
·[黄桂秋]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壮乡广西“三月三”歌圩4月举行
·广西平果县举办大型嘹歌歌圩节·[钟敬文]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1]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