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祥林]女娲神话的女权文化解读
  作者:李祥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04 | 点击数:15876
 
从发生学角度看,女性先于男性是人类始祖神崇拜史上不争的事实。将作为人类始祖的女神的来源又归诸“混沌”,这实为先民处理他们无法解答的终极提问时将问题悬搁起来而采用的一种不答之答。因为,混沌即囫囵即糊涂即一团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如庄夫子所言,它既无“七窍”也无性别(《庄子·应帝王》)。透过这种不答之答,我们获得的仍然只有人类生殖文化史上最古老也最原始的女性第一即女权独尊信息。这,是我们从世人业已习惯的男权传统樊篱跳出而站在女权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古代神话尤其是女娲神话得出的必然结论。明乎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将“玄之又玄”的“混沌”坐实成什么帝江或帝鸿也就是黄帝乃至太阳神,因那终归是男权中心的思维模式制约下对远古华夏神话的释读。诚然,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从男权文化视角解释中国古代神话未尝不可以,但绝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解读视角。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曾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划分为“人为的”和“自然发生的”两类,而将什么都统归在黄帝这祖先名下的传说即属前者。事实上,现存中国神话的“人为痕迹”多系男权中心话语改造而致,为了还原出这些神话背后“自然发生”的事实真相,女权文化视角对于今之研究者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女权中心先于男权中心终归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可移易的事实。此外,还须说明,原始先民用浑整一团的“混沌”来回答他们所无法解答的终极提问,这又是符合各民族共通也就是人类固有的知觉简化法则的。对视知觉简化规律深有研究的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当某一知觉特征还没有被区别开来的时候,就会以最简单的式样被描绘出来,而在绘画中可以找到的最简单的形状便是圆。”比如,在低幼儿童的绘画中,圆形构图被自发用来代表各种现实事物,而该年龄段上的儿童实则连辨别圆与方的几何认知能力尚不具备。类似情况亦见于成年人,当其不了解事物的真实形状时,“他就干脆用斑点、圆圈或球形来代替这些事物。这种情况,同样也符合原子物理学中人们关于微粒子形状的概念以及古希腊原子学派关于原子的概念。在古人所作的那些有关地球和宇宙的论述中,也总是把地球和宇宙描写成球形、圆面形或环形。这些描写其实并不是基于观察而作,而是由于人们在描绘那些不可知的形状或空间关系的时候,总是尽量以一种最简单的形状和关系去描写它们。”(16)人类将他们所“不可知”的自身起源乃至宇宙起源归诸一团“混沌”,不也是同理使然么?
 
 
盘古开天辟地是现存中国神话体系中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但盘古之名及事迹,先秦及东汉中叶以前著述无载,也不见于《天问》、《山海经》、《帝王世纪》之类专门搜集古今怪异的神话性质典籍。如顾颉刚所指出,战国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伪造古事和古人风气炽盛的时代,但诸子及秦汉人绝口不提盘古,可见他们确实不知道这位神通广大开天辟地的神祇。尽管男神盘古亮相在中国神话舞台上比女娲迟了好几百年,然而,由于追究女娲来历势必涉及创世问题,所以,我们也不妨就女娲、盘古神话联系起来作一番语义上的考察。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诗·大雅·绵》)文化学研究发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许多成员的先民都曾崇拜葫芦,时至今日,诸如汉、彝、怒、白、苗、侗、水、佤、壮、哈尼、布依、纳西、拉祜、基诺、仡佬、崩龙、高山等民族,仍有关于各族出自葫芦的传说。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葫芦意象屡见,其字作“壶”(《七月》)或“瓠”(《瓠叶》)。据闻一多考证,女娲之名即与葫芦有关,他说:“女娲之娲,《大荒西经注》、《汉书·古今人表注》、《列子·黄帝篇·释文》、《广韵》、《集韵》皆音瓜。《路史·后纪》二注引《唐文集》称女娲为‘娲’,以半求之,实即瓠瓜。包戏与娲,匏瓠与匏瓜皆一语之转(包戏转为伏希,女娲转为女希,亦可见戏娲二音有可转之道)。然则伏羲与女娲,名虽有二,义实只一。二人本皆为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17)略须补充的是,女娲之“女”与葫芦之“芦”亦仅一音之转,从发生学角度看,作为葫芦的化身,华夏民族最早的始祖应是女娲一人,与之名义相通的伏羲不过是其后起的“分身”而已。盘古传说在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中亦见,其名又作“盘瓠”(《后汉书·南蛮列传》)、“槃瓠”(《搜神记》等)。《说文解字》以“瓠”、“匏”互训。又据胡小石考证,伏羲、女娲神话及盘古神话皆起源于我国西南或南方,“如果从语根来说,‘庖犠’即‘盘古’的变称;因为从这两个名词的音来说,盘之与庖,古之与羲,与犠,声根是相同的,盘古庖犠是一声之转。又《后汉书》记西南蛮族以‘盘瓠’为始祖,同时我以为如果仍以语根相同来说,则盘瓠为亦即‘盘古’‘伏羲’之异称。”(18)既然如此,这自混沌而生的开天辟地大神盘古,其身世之谜同女娲一样,亦当溯及古老的葫芦原型。刘尧汉在《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一文里即明确写道:“盘古、槃瓠、葫芦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多被人格化为伏羲、女娲。各地汉、彝、白、苗、瑶、畲、黎、侗、水、壮、布依、仡佬、崩龙、佤等等各族,语言有别,但都以表征女娲、伏羲的葫芦为原始共祖。由此连同《诗经》‘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所表达: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渊源于以瓜瓞为象征的共同母体。这都反映了葫芦崇拜的广泛性和源远流长。”(1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孙正国]中国族源性女神母题的文化阐释
下一条: ·[高福进]射日神话及其寓意再探
   相关链接
·[梁奇 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刘惠萍]民间信仰的正典化与现代化
·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张多]女娲神话重述的文化政治——以遗产化运动为中心
·[徐凤]甘肃伏羲女娲神话扩布之探源·[李祥林]从羌族口头遗产看女娲神话踪迹
·[段宗社]论女娲神话的流变·[梁起峰]从电子媒体看女娲神话的当代呈现
·[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王芳辉]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及文化的获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