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徐海屏]致安徒生
  作者:徐海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02 | 点击数:8827
 

【延伸阅读】

安徒生的童话剪纸


  安徒生的N个童话

  即使一个多世纪过去,安徒生的童话仍然历久弥新,陪伴着全世界孩子们的成长,也赢得人们的尊敬。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都在尝试用各种方式诠释安徒生童话的意义。甚至有人专门著书,用性的方式去解读这些童话形象。而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唐池子的理解没有那么新锐,“其实安徒生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安徒生,而是整个人类的安徒生。这也就是安徒生的意义以及他对整个人类的价值所在。安徒生是人类童话创作童年期的一个宝库。对我来说,读安徒生的童话,就像是进入了一片山脉,而不是以纯粹面貌异军突起的一个山峰,走进这个山脉你会发现不同的矿藏,也就会得到不同的思考。”

  “丑小鸭”与“癞蛤蟆”

  创作于1844年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家喻户晓,这个童话寓意明朗。关于丑小鸭形象的涵义,唐池子的理解是:“《丑小鸭》可能对每一个童年读过这个作品的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理解为人生写照。人的心灵非常脆弱,需要爱需要梦想。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来就完美,在他的人生中就需要有一个天鹅的梦想。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人生寓言,通过这样的寓言,可以使每个人都怀有梦想,让人在暂时处于某个特殊阶段时,懂得如何去认同自己。而你也会认识到过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贯穿你实现梦想的整个过程中的一个信念。”

  《丑小鸭》成为了一个经典符号,而时隔22年,安徒生又创作了童话故事《癞蛤蟆》,这个作品就像是《丑小鸭》的一个翻版,讲一只癞蛤蟆的故事,因为传说最丑的癞蛤蟆头上,都有一颗最美的宝石,所以它从井底走出来,在被一只大鸟带去埃及的旅程中不停经历和追求。故事完全从一只癞蛤蟆的角度去看世界,语言自然、幽默、还带有讥讽。唐池子认为,从《癞蛤蟆》就可以看出,安徒生后期创作的思路往人性、哲学方面的转化,“《癞蛤蟆》没有《丑小鸭》那样明确的美梦成真的结局,而是往抽象路线上走了。那颗宝石其实是一种渴求,说到底就是一种生命力,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生命力。”

  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安徒生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前期作品童话色彩明显,但在后期的作品中,却掺杂了很多新的元素,意味也厚重了许多。唐池子说,“《癞蛤蟆》里面含有小说的表现手法,甚至有一种非常尖锐的笔锋。这些不是一般的儿童读者能看得透的,而且这正是他后期作品的整体特点。这是一种类似巴赫金复调的感觉,不单纯把故事很明白地告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却会读出很多的意味。”

  “海的女儿”

  年过花甲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对安徒生童话仍然很有感情,“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至今还成为我做人的基本信念的是一篇童话,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童话中可以有许多很浪漫的关于彼岸向往的东西,而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为了做人可以牺牲一切,这就是鼓励我们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又一传世之作,这个故事对人心灵的影响绝不亚于丑小鸭。钱理群讲出了很多人都想讲的话,几乎没有人阅读完《海的女儿》不被感动。如果说《丑小鸭》是读者童年期的一个重要标识,那《海的女儿》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升华。但很多读者只是单单把它理解成为少女对爱情不懈追求的故事,对此唐池子很不赞同,“安徒生作品很神奇,小时候读它是一个层面的理解,等长大了再去回味又该是不同的感受。《海的女儿》就是这种阅读差异的一个典型例子。”

  唐池子认为成人对《海的女儿》的理解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人应该知足。作品中主人公渴望的就是有一个人的灵魂。而我们不需要经历那么漫长痛苦的求索过程,天生就具备了这种灵魂,所以人应该感到知足;另一个层面的理解是,虽然海的女儿为了爱情无私奉献,已经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一个模本。但越过爱情这一层,你会感觉这个故事预示了整个人类精神升华的一个过程。海的女儿经历三次考验,都是毫不迟疑地放弃生的希望去奋斗。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鱼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这样拥有高贵灵魂的人,是否更应该去追求升华呢?所以我们在知足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如何能真正使我们的灵魂高贵。”

  唐池子特别指出,《海的女儿》这部作品是最值得向中国人推广的,“因为我们总是不太容易脱离实在的生活,去思考比较精神的东西。哪怕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他们关注的,只不过是比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稍高一些的层面。很少去思考自己灵魂中,永恒的、不灭的、超凡脱俗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值得用一辈子的精力去奋斗的。我们民族这样的东西,自‘五四’以后好像就陨落了。通过阅读《海的女儿》,最值得我们整个民族去反思的,应该是什么东西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哪怕是飞蛾扑火一样,献出自己的一切和生命也在所不惜的。”

  奇怪的“影子”

  “蜡烛一拿进房间里来,影子就在墙上伸长起来。它把自己伸得很高,甚至伸到天花板上面去了……”安徒生的《影子》,历来争议不断。作品构思非常奇异,讲述的是主人与自己的影子,从开始的主仆关系渐变为仆主关系,最后竟然被自己的影子所谋害这样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这篇作品故事之荒诞、寓意之多项、文体之创新,可以说是安徒生童话前所未有的。

  关于《影子》,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有学者认为,作品中之所以写影子,是意在使安徒生内心那些可怕的真实,勇敢且毫无遮掩地袒露出来。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孙建江则认为:“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作为‘人’的痛苦,看到了作为‘人’的内心的分裂,看到了作为‘人’的悲剧。”

  因为“这篇作品反映了‘现实’,又超越了‘当下’。毫无疑问,它是安徒生的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绝妙的创造性结合。作品中,主人与自己影子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世界究竟是真善美的,还是假恶丑的?作为一个人,究竟是该骄傲还是该耻辱?很显然,主人面临的是双重的矛盾冲突,是两难的选择。做贪婪的人,自己不愿意;做正直的学者,最后又做不成。于是,主人内心的分裂就成了必然。故事发展到最后,影子竟巧借他人之手结束了自己主人的性命。如果从一体两面的角度言,我们不也可以说是主人自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吗?这就是作为‘人’的悲剧,作为‘这类人’的悲剧。”

  在安徒生时代,他是这样将童话写作推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极致,而这些童话故事给后人留下的是无尽的启示。所以,当今天的人们再解读安徒生童话,如果因为惯性思维把安徒生狭隘化了,是可悲的。正如唐池子所说:“如果安徒生仅仅是我们概念中的,纯粹为孩子写作的童话作家,那么今天我们还会不会这样从心底里去叹服他的伟大呢?

  文/ 许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大公网-时代人物周报 2014-04-0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高丙中]用民族志书写“中国文化”
下一条: ·[张多]口头传统的生活方式:读《故事的歌手》
   相关链接
·[杨丽嘉]颠覆:杰克·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批判之维·[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
·[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陈泳超]吕蒂的童话文体研究解析·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