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马知遥]木版年画抢救的示范性及“年画学”提出的必要性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21 | 点击数:9104
 

  ※此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项目号: 11&ZD064)的前期成果之一。

  ※ 马知遥(1971-)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文学博士,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博士后。

  [1] 1992年1月27日—29日,冯骥才就在《在天津杨柳青国际年画节上的讲话》说:年画不仅是无比丰富的艺术遗产,还是无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也许这正是他在为10年后发起的全国性质的木版年画抢救开始工程做的一个铺垫。那时候他已经看到了木版年画的命运,他为之忧心。

  [2]冯骥才主编: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年12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第9页

  [3]冯骥才主编: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年12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第11页。

  [4]向云驹:十年辛苦不寻常——略记冯骥才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工程,《年画研究》2011年秋季号

  [5]向云驹:十年辛苦不寻常——略记冯骥才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工程,《年画研究》2011年秋季号

  [6]向云驹:十年辛苦不寻常——略记冯骥才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工程,《年画研究》2011年秋季号

  [7]向云驹:论中国木版年画价值再确认,2011年第3期《新华文摘》

  [8]向云驹:论中国木版年画价值再确认,2011年第3期《新华文摘》

  [9]向云驹:论中国木版年画价值再确认,2011年第3期《新华文摘》

  [10]冯骥才: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57页。

  [11]冯骥才: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11月,第439页。

  [12]冯骥才: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11月,第439页。

  [13]冯骥才: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11月,第444页。

  [14]向云驹:论中国木版年画价值再确认,2011年第3期《新华文摘》

  [15]刘锡城:中国年画中的文化象征,冯骥才主编: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2年12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第33页。

  [16] 《“非遗后”时代我们做什么》冯骥才发表于2011年11月18日《中国艺术报》,后收入《年画的价值》一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韩雪春】

上一条: ·[廖丹]从传统音乐的三个特性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一条: ·[刘晓静 马知遥]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稳态维持及变动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