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人类学本土化与田野调查
——元江调查四人谈
  作者:胡鸿保 周星 刘援朝 陈丁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24 | 点击数:14702
 
陈丁昆:三位先生都注意到了汉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我是学语言学专业的,最后想就少数民族兼用汉语谈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人们的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虽行使着社会交际语规范的作用,大社会中所潜在的交际语使用规则以一种不可抗逆的方式约束和制导着每一个来自不同语言集团的人们采取被该社区所公认的语言调适方式。这种社会语用规范对操哈尼语、彝语、傣语、白话的人们产生了强大的汉语言压力,使各民族成员下意识地受其限制而趋于对汉语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并沿着适合个体或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特定汉语环境来改变其语言角色。由此而导致的是,操用汉语者越来越多,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在不同民族中日益扩大。把汉语视作族际交际语,我认为,这不仅是各民族在社会外力驱动下的被动反应,也是为其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中,还包含了他们追求更为高远的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和把汉文化视作较高文明发展阶段上,而对之予以积极肯定和理性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民众的自觉选择。这是我想陈述的一个方面。
然而,只一味地渲染汉语对元江县诸少数民族的重要性、渲染多民族一体化的趋向,而忽视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不是科学的态度了。看到众多少数民族语言交际范围的进一步缩小和功能上的不断退化,我的心中不免生发出缕缕的忧虑,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而是看到代代相传的母语就将成为讲求实际的人们的牺牲品,眼睁睁地看着一步步退出历史的舞台,那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体,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不同体现,每种语言都有其不同的价值,表现着每一民族独有的精神和文化特质,有着一个自属的语言人文精神家园。语言种类越多,人类的精神文化面貌就表现得越多越丰富。可以预测到,在以后的岁月里,不可能有哪一种民族语言能赢得与汉语在社会交际功能上并驾齐驱的地位,民族语言的存留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这是“前进道路”上的必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元江县族际文化共享的具体体现,是元江县各民族社会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面对这一事实,我不知诸位可有与我一样的沉重感。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理应让每种语言平等地存活下去,今天的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必须为那些无竞争力的小语种留出充分的余地,正如我们植树造林来保障我们的生态空间一样,我们也应有意识,自觉地开始做保护语言的工作,否则,终有一天会尝到失去语言人文精神家园而带来的苦果。
刘援朝:白族是典型的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它是内向性地学习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位日本汉学家称白族为“比汉族还像汉族”的民族。中国的满族、壮族、畲族以及回族等都深受汉族影响,当然它们各自接受汉文化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但共同的一点是,不是全盘汉化,而是选择性地吸收在保持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的交融与吸收。文化的交融和吸收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日本现代化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但关键在于对待融合要有正确的态度,自信有能力能够吸收并消化外来文化。那种全然拜倒在外来文化前、或对外来文化高悬“免战牌”,都是不正确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会越来越广泛,我相信,只要能有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吸收并消化外来文化,那么对于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异文化的冲击就不会措手不及了。
胡鸿保:说到市场经济不由会叫人想到“商”字。以前我见过云南一位学者写的一篇短文,讲元江的白族善经商,还去国外跑单帮。援朝兄对此有什么感受?
刘援朝:文化和商业的关系是各界十分关注的现象。“商场无父子”,文人不论下海与否大多对商潮怀有一种道义上的谴责,指责“为富不仁”或“道德沦丧、发不义之财”;发了财的便有人吹捧,“儒商”大帽子满天飞,也真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个真正的“儒商”,以及有多少人配得上“儒商”这种称号。
然而我在因远却真正发现了儒商。虽然这些儒商们资金并不雄厚,店铺并不多,名气并不大,商路也并不太远,然而他们却是真正的儒商。他们经营商业,但不指望一下子暴富,以蝇头微利生活,并服务于社区百姓。他们虽然也会花言巧语,但绝不是巧言令色,他们要赚钱,然而都是公平地赚,决不去坑害他人,把假的说成是真的;然而他们重视的却是文化,却是以自己的经营所得,培养子女上学,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更有出息的人。这种赚钱的目的与牟其中之类的大款(报刊上也有将其吹捧为“当代儒商的代表”,截然不同。他们是以钱养文,重在文化;而牟其中却是在做“资本的积累”,是十足的资本家而不是儒商。
胡鸿保:真心希望因远的儒商事业有成,我们这种“元江人类学”课题研究可以被他们当作“文”“养”起来。元江的研究是很值得继续深入做下去的。其实,与80年代末我做调查时相比,近十年来关于元江已有不少论文和专著问世,如《元江之路》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性而不光是资料数据的堆砌。现在回头看当年做的论文,实在惭愧,书是读了一些,也有点自己的想法,但是田野工作很差。不过,我始终不能忘记插队的村子和村里的人们,尽管插队时交往平平,但离队后数次回去都大受欢迎。这种感觉在我到别处做田野工作时是不会有的。所以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儒商”来关心元江。但愿在当地和外来学者的共同耕耘下,元江能成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个经典田野工作点。我想小陈也不必道谢了,这是“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所应该做的。
 
注释:
*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北距省会昆明270公里,全县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8%,包括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拉祜族、苗族等。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01期,第27~3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神话学与“中华文明探源”
下一条: ·刘魁立: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陈杰]盘古神话的生成:本土化与地方化的结合·[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