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鄂崇荣]近十年来土族研究综述
  作者:鄂崇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29 | 点击数:15678
 
 
八、语言文字研究
 
席元麟的《土族命名习俗及语言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对土族名命习俗及语言特点作了详尽的分类和分析。清格尔泰等编著的《土族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将土族语和蒙古语进行了比较探讨。李京霖的《土族语言刍议》(《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席元麟撰写的《土语文翻译述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土族惯用语浅析——兼议惯用语的土译汉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和李美玲的《试论土族文字中解决新词术语的方法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等文章,对土语文运用和翻译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李克郁、李美玲撰写的《土族语、蒙古语对照词表(一)、(二)、(三)、(四)、(五)》(《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1997年第1、2、3、4期),就土族语言词汇的组成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并与《华夷译语》、《蒙古秘史》中的一些词汇进行了对照。李美玲、李永翎在《<蒙古秘史>语音与土族语音比较》(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对土语语音与《蒙古秘史》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坚赞道杰、贡保草的《土族语天祝话亲属称谓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天祝土族亲属称谓作了分析。李美玲的《从"kurgeen"一词看土族古代婚姻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kurgeen"一词原始形式的构拟及其词源意义的探讨,说明土语"kurgeen"一词蕴藏着古代土族社会曾有过的婚姻制度。李美玲在《土族语词首清擦辅音f的演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一文中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土语内部方言和亲属方言的空间差异中探讨了土语词首清擦辅音f的演变历程。
 
九、艺术研究
 
1.土族服饰研究:李存福的《七彩纷呈的土族妇女服饰——土族服饰的文化发微》(《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土族妇女的服饰文化作了介绍。忞愫的《凤凰点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对民和土族妇女部分服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李琪美在《土族扭达探析》(《江河源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中,对土族妇女三、四十年代以前佩带的传统头饰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一些文化渊源。张成志的《土族“扭达儿”考略》(《中国土族》1999年总第8期),详细论述了土族独有的头饰”扭达儿“种类及其分布、制作工艺、渊源和变异。吕霞的《土族服饰及其审美内涵——土族审美文化研究之二》(《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和探讨了土族服饰艺术,并对土族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分析。曹娅丽的《试论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通过对土族服饰发展源流、演变及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对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进行了探讨。
2.土族庙会及傩戏研究:李存福的《“梆梆会”及其来源探索》(《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对互助土族地区梆梆会活动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其来源与佛教、道教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探讨。马光星、辛玉琴撰写的《土族“於菟”舞与彝族的虎节》(《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文中对土族驱赶“於菟”和彝族的虎节习俗与巴楚文化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认为军屯、戍边是促成土族与巴楚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从彝族的虎节到土族的“於菟”,是古羌人虎崇拜遗俗的回流。刘凯的《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纳顿”节新识》(《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对土族纳顿会的各个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胡廷的《民和土族“纳顿”面具艺术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对土族“纳顿”面具艺术的内涵作了探讨。另外与此相关问题的论著有马光星的《土族傩文化的形态特征及源流关系》、秦永章的《青海民和土族地区“纳顿”述略》等,分别发表在《江河源文化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群文天地》等刊物上。
 
十、综合性问题研究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详细的描述了土族特有的古老宗教信仰及其观念和对象、古老宗教礼仪和习俗、古老宗教祭祀人员、典籍、节日、活动、场所、以及神话传说等。穆赤.云登嘉措主编《青海少数民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的《西海风情》(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青海省地方志丛书《民和县志》、《互助县志》、《大通县志》等;蔡志纯、范玉梅撰写的《蒙古、东乡、土、保安、达斡尔族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第3典《民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哈守德、李占忠撰写的《天祝土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9年10月编印),《青海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出版社1999年版)等都较全面的反映了土族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朱世奎主编的《青海风俗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青岛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较系统的论述了土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人情。
(本文原载《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1期,第122~127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郑杭生 奂平清]2010年社会学发展回顾与反思
下一条: ·[陈义华]关注庶民文化表达 恢复庶民历史地位
   相关链接
·[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胡琳遥]《白蛇传》传说研究综述
·[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孙伟伟]神话图像研究综述与发展路径思考·[郑东伟]国内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综述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文忠祥]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介入的可能性
·[孙伟伟]神话图像研究综述与发展路径思考·[史伟丽]近20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综述
·[包媛媛]电子游戏与神话转换研究综述·[刘目斌]社会组织、仪式实践与象征权威
·中日妖怪学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聆听百年前的“中国记忆”——“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圆桌会议综述
·中国土族“梆梆会”遗俗祈祷平安·[毛巧晖]2018年民俗学研究动态一览
·[李皓 孙正国]聚焦前沿 双向互动——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