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过伟]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作者:过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9 | 点击数:15333
 
 
 
最后,再来看看湘西苗族的“接龙”风俗,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崇龙、敬龙、祭龙的一系列民俗事象,还可以了解龙文化在一个民族中的深厚积淀,一个民族企求于龙的文化心态。
湘西苗族遇到特大丰收,大兴土木,或需要充喜——添子添孙、添福添寿时,便举行“接龙”仪式,时间选在农历二月或十月。请两位精通苗族历史与民俗的巫师任“接龙师”,主持仪式。先通报舅舅,再通报家族亲朋。打扫家屋内外干干净净。“接龙”仪式主要有设龙座、祭雷神、敬祖先、敬龙神、引龙、安龙位等程序。
设龙座于堂屋正中,打开大门,铺晒簟,围稻草圈,圈里便是龙座。堂屋里摆小方桌,屋外摆大方桌。龙师从屋外向屋内抛一匹布,从大方桌拖到小方桌,再扎个稻草龙头或竹篾纸龙头,插在大方桌前,长长的布条象征一条大龙。晒簟四角和中央放五个木盘,盘里放龙形“大龙粑”,靠近中央木盘摆五个“龙碗”,其周围和晒簟两侧垒若干小糍粑柱的“金柱”,晒簟前部摆各式服饰的“龙装龙饰”,最前部正中摆雨伞包袱,周围插彩色小纸旗。门外木桩分别绑一小白猪一小黑猪,大方桌脚绑一大白公鸡。
天亮前祭雷神。雷与龙不和,祭雷神封其嘴,截其路,使之归顺不作恶。接龙师作法,截住雷神,说服他来享祭,用柴块打死小黑猪。户主立即刮毛开膛取猪内脏供雷神,再切块煮肉,接龙师先尝,众人吃光。
天亮后,敬祖先。火塘西南靠墙处摆三碗肉、三碗酒、三碗饭、三双筷。接龙师敲打乐器朗诵苗族史诗,从开天辟地朗诵到长途迁徙,一直到苗家定居之地、户主的宗族支系及近代祖公祖婆。敬祖先敬到12代祖公和13代祖婆。
吃过早饭后,远近亲朋到齐,敬龙神。两个接龙师在小方桌前击鼓摇铃朗诵敬龙神词,敬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中央黄龙。五位龙王率龙公龙母龙子龙孙三千之众,伴三百麒麟和狮子,跋山涉水而来到苗山享祭。接龙师抓白米撒向五方。
接龙师领着民众到寨外水井边引龙。龙公一人,由户主中年轻当家后生装扮。龙母三人或五人、七人,第一位必由与龙公相称的年轻配偶装扮,其余由户主家、家庭近亲妇女装扮,取龙座内的男女服饰,盛装打扮,如不够,可另加新服饰。龙公在引龙队的最前,背着小布包,左抱瓦罐,各持青布伞。龙母们紧接龙公,右持青布伞,第一龙母也背小布包。接着是乐队,有鼓、锣、钹、海螺、芦笙、竹唢呐、铜唢呐、铜长号。随后男女民众,最后少年儿童,各持五彩纸旗。一接龙师取大方桌前的龙头,交给一少年让他站在龙公跟前,接龙师自己左手伸三叉指端碗,右手持一筷,站到队伍最前面,以筷击碗,指挥引龙队出发。龙公龙母走出堂屋后,打开青布伞。引龙队走到水井边,引龙师对水井念祷词,龙公和第一龙母合力用瓦罐向井里汲一罐清泉水“龙水”。铳九响,鼓乐齐鸣,爆竹喧天,接龙师率领引龙队返主家。留家的接龙师和守家主人,把队伍接回家中,围着龙座从右到左绕三圈,跳接龙舞,整个“接龙”仪式至此达到高潮。跳完接龙舞,龙关插堂屋后壁,户主撒龙粑,在场的人每人一圆粑;然后再撒桐果大的糍粑,任人哄抢。最后献猪,接龙师向小白猪念祝词,主家杀之,取内脏敬家龙,砍四腿送舅舅等亲戚背走,其余煮给接龙师和客人们送酒。大家饮酒同乐,祝福主家。当天下午把堂屋内外摆设的实物收拾干净。户主再次设宴招待大家,晚上举行歌会。
夜深,歌会停,安龙位。堂屋正中挖坑,深约一尺,坑内置一个青花瓷碗,将龙公龙母取回的“龙水”倒入碗中,掺适量烧酒,投入少许朱砂、银子,盖以空瓷碗,上盖石板。户主取来白公鸡交接龙师,接龙师念祝词,表示龙位已安好,家龙已住下,祝福户主大吉大利,将白公鸡交回主家饲养,传种接代。乐队围石板绕场三周,礼成。户主还要鸣乐三早三晚,并绕堂屋三圈。石板列入全家神物。(注:摘自苗青(湖南花垣县苗族)《接龙》,刊《中国苗族风情》潘光华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所记当是湘西苗俗,尤其是花垣苗俗。)
苗族龙崇拜也许是56个民族中最为典型的。上述湘西“接龙”仪式较充分体现了苗族龙文化。以下介绍桂北苗俗中的“龙潭卜居”和“接龙安龙”。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民建寨多采用龙潭卜居方式挑选风水宝地。需要迁寨时,经过多方比较相中一处村址,便在春季派猎手结伴踏勘,在该处选一些泥塘或水泽,播下谷种,秋季来验收,若所播谷种长苗喜人,谷穗串长粒大,鼠不偷,鸟不啄,这里便是建寨的“龙潭”。凡家族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便是祖坟选中龙脉,于是“酬龙”;久旱无雨,便是龙神飞走,于是“招龙”返宫;村寨遭殃,便是龙神逃走,于是“接龙”返村;六畜不旺,便是龙神转移,于是“安龙”护寨。“接龙”、“安龙”仪式如下:全寨户户筹钱买一群鸡鸭鹅和一头猪,作法事祭龙神用。众人穿节日盛装聚集于巫师选定的“龙堆”处。巫师念《接龙词》,3~5位姑娘撑布伞在前引导,随后芦笙队和民众队伍,向“龙潭”进发。到“龙潭”后,派代表用捞绞捕鱼,捞得后将鱼放进盛有水的葫芦里,返回龙堆处,挖一深坑安一坛,盛水入坛,放鱼入坛,盖坛盖,再盖泥,称“龙堆”。其安龙作用,类似“龙石”,但“龙石”为石堆,建新寨时作安龙法事所建;“龙堆”为土堆,建寨后龙神转移时作安龙法事所建。建堆后,巫师念《接龙安龙词》。全寨以筹款所购祀龙的鸡鸭鹅猪集体饮宴。(注:《中华民俗·广西卷》稿。)
总之,初步梳理少数民族龙文化后,认识到中华龙文化的起源,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一些原来认为是汉文化的民俗事象,内涵着古代许多民族的文化,不少属于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一些原来认为是某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事象,内涵着古代华夏民族和别的许多古代民族、别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04期,第70~76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下一条: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