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王亚南]民间口承文化中的社群源流史
  作者:王亚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0 | 点击数:13825
 
综上所述,如今探讨云南各民族古老氏族的问题,一般来说都仅仅只能是回顾性的。在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中,个体家庭早已是最基础的首属群体,在传统社会里即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附带提一下,中国传统宗法实际上不承认自然人的社会地位,而只承认家庭“法人”,父家长即是“法人代表”)。中华民族的现代统一民族国家也已经形成。在这两个方面,氏族组织原有的社会功能均已丧尽。而在一部分民族里,氏族组织作为外婚组织所具有的功用,迟至最近的数十年间,也逐渐消减直至失效。所以,本来意义上的古老氏族已属于明日黄花,但它却并没有完全死去。其原因便在于,古老的氏族作为一种血缘世系群体,与人们的姓氏宗系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云南各民族的古老氏族组织形式业已向着姓氏宗族转化。当今所称的“氏族”实则大多已是姓氏宗族,故而倘若不是谈既往之事,已经不可再对之使用“氏族”的概念,直呼“宗族”或作为同姓宗族分支的“家族”为宜。
佤族不仅行父子连名制,而且各个宗系人群早就有了自己古老的姓氏。关于佤族姓氏的最初来源,在他们那儿也是同有关人类起源的“司岗里”神话创世纪联系在一起的。据说,佤族从“司岗里”(出人的岩洞)出来,经过一片树林后,人们便开始各行其路,行进途中涉过一条什么河或翻过一座什么山,则以此地名为自己的姓氏。这片树林被称为“寡莫”,此为“人类分家”之意,亦即“人们开始有姓氏”之意。不过,有趣的是,相传,由“司岗里”最后出来的一支,人称“管磁打”,意即“尾巴”,这一批人便以此为姓,此刻自然尚没有来到那个“寡莫”树林。该姓氏苗裔绵延至今,就生活在一个叫做巴格得的村寨里,想来当是佤族人中的开天辟地第一姓了。
其实,佤族人的姓氏也并非全都取自地名。以西盟佤族为例,据有关调查,人们姓氏共125种,以祖先之名为姓者61种, 以寨名为姓者18种,以寨名加人名为姓者14种,以某一自然现象为姓者10种,以某一社会现象为姓者10种,其他涵义者7种,涵义不详者5种。各种佤姓的涵义及来源大多数都有一个传说,说来总让人们难以置信,但该姓氏的子孙们却深信不疑。比如阿鲁姓氏,传说其祖先离开“司岗里”之后,未找到固定的住所,一直到处流浪。一次,他在河边捕鱼,收获不少,便用竹篾把鱼穿起来,谁知事未毕即下起了大雨,他只好设法去躲避。在西盟佤语里,“躲避”之意的发音即为“阿鲁”,此人的后代就此得到了阿鲁这一姓氏。同其他民族的姓氏起源之说相比较,佤族人的种种说法大都透出一种粗朴简陋的古风,明显缺乏民间传说常见的那种传奇色彩。佤族民间的姓氏传说并不注重文学性,而固守朴拙的实录性,或许更属于民间口承“家史”之列。
历史上的古老氏族与当今人们的姓氏之间的联系, 在克木人那里看得最清楚。就原有状态说来,克木人以其图腾标志作为氏族名称, 同时也作为人们的姓氏。有人做过初步调查,克木人的古老图腾共计25种, 如果这一统计无误,那就是说,克木人共有25个古老的氏族, 亦即共有25种姓氏。他们的每一种古老图腾的渊源都有一个传说,那同时也是古老氏族起源的传说,并且还是人们姓氏来源的传说。
到今天,克木人的图腾禁忌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俗依然存在,他们的源于图腾标志的姓氏仍旧通行,那么,原先与图腾、姓氏合为三位一体的氏族是否如故呢?应该看到,克木人的情况在云南诸民族当中格外特殊,他们的世系传统独树一帜,为子从父女从母继嗣,即儿子随父姓而女儿随母姓,形成单性别的姓氏宗系。由他们古老的图腾标志及氏族组织的角度而论,便有一些为纯男性者,如老虎氏、水鸟氏、野鸡氏等;而另有一些为纯女性者,如山麻雀氏、破脸狗氏、团鸡氏等;少数杂有异性者,则为一对夫妻只生有男孩或正好相反,因而经商议过继给对方以传承世系所致。尽管如此,在克木人那里,一夫一妻的个体家庭早已经成为定制,取代氏族成了社会的首属群体,而在今日统一民族国家的法制之下,他们古老氏族的外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功能也失去了立足的余地。唯一的例外仅在于,克木人的家庭与其世系是分离的,家庭不作为世系群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其古老氏族组织硕果仅存的世系群性质,同样也正好可由姓氏宗族所代替,毫无必要再借用那古老而失效的氏族形式。克木人尚且如此,云南的其他民族更不待言。
在云南的大部分民族中,有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形值得注意,那就是人们早已通行汉姓,而今更是时兴使用汉姓。诚然,各民族通行汉姓自有古今多种由来,决非像阿昌族《九种蛮夷本是一家人》所言,由过于“汉化”的天王地母给人们赐“百家姓”,这当然只会是后来接受了汉文化的阿昌人之所为。佤族人行汉姓别具风格,十足是“为我所用”,取汉姓或其谐音字义转而为佤语发音,譬如在永德,朱姓曰“立其”(意即“猪”),金姓曰“克立”(“金”原意),陈姓曰“阿掌”(意即“称”),张姓曰“阿塔克”(意即“粘”),李姓曰“布李”(意即“果子”),等等。就连其古老的图腾崇拜及氏族组织与克木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芒人也已经通行汉姓。不过,他们的古老氏族组织形式以及由此而来的姓氏宗系较为复杂,如像原有的温糯氏,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冠之以红、黑、灰色来加以区分,红色温称为温糯糯伦,黑色温糯称为温糯朱,灰色温糯称为温糯布勒厄。这其实是古老氏族发展衍生出来的不同兄弟氏族,共同组成为一个胞族。因此,温糯氏对应于后行的汉姓罗,便有了红罗、黑罗、灰罗之别,完全可以理解为源于同姓宗族的各分支家族。这样划分实则与汉民族的“出五服”是同一个道理,无论是红罗与黑罗,还是红罗与灰罗,相互之间已可以通婚。各民族普遍行汉姓的事实使人们更容易看出,古老的氏族组织形式实已转化为姓氏宗系,同时这也表明,统一的现代中华民族内部的文化整合正日益得到强化。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上,人们的血缘社群意识极强。来自同一民族、宗族或家族的身份认同和源于同一社群的文化共识,历来是连接各色人等的最强有力的纽带。
说到底,人类的历史即为人类自身的繁衍及其血缘宗系的传承过程,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产生归根结底也是为着人类本身的产生和再产生。所以,纯粹对于个人而言,特别是在民间,人们自己的世系群体的血脉历史或许更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这也就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无不看重传宗接代的原因所在。当然,人类不仅仅以群分,更不仅仅只有着自己世系群的历史,动物甚至包括植物实际上也有它们自身的种系传承的过程。人类世界的发展演变历程之所以成为历史,而不仅只是一种纯自然演化的过程,就因为人类群体在血缘传承的同时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正是文化的传承使得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同样也使得人们血缘宗系的演进扩展能够为后人所知,否则一切都将湮灭在个体生命的局限之中,与动植物们无异。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2期,第35-4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墨:口述历史采访者应成为心灵考古学家
下一条: ·[陶立璠]口述史记录“非遗”,功不可没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