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被纳入“计划”
——专访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
  作者:田波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31 | 点击数:12737
 

     东方早报:现在大陆学院体制内学者的升等、奖励,基本上都是跟学者的科研成果、课题衔接在一起,而面向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日常教学工作则普遍不受到重视,这导致很多一流学者不太重视本科生教学,大学生也叫苦听不到名师的课。台湾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王汎森:在德国洪堡德提倡大学改革之前,大学基本上就是教书。洪堡德把它二元化,大学除了教学,还要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的还不能只是简单的教科书。20世纪到了二三十年代,又回到了单元体制,这次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研究型的大学,把大学过度地研究化。

     近一二十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界有两三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第一,广设大学,让更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把原来的专科(工专、商专等)都升格为大学。一旦升格为大学,它们又要模仿那些研究型大学,拼命要老师学生发表研究论文。所以它很多原有的优势就消失了。原来那些专科能力非常好的,像建筑画图、机械实做,几十年来很强的传统,突然间就没人会了。

     第二,大家都认为研究才是大学唯一的评价标准,没人在乎教书了。台湾在这方面冲了一二十年了,可是近几年,有一种反省的声音出来了。大家又开始想要回到双元了,认为这两者都要同时重视。“中研院”原来有一位副院长,后来去做了一个极有名的国立大学的校长。他竞选校长的时候就清楚地讲,如果他来做校长,就要把稳“大学原来是为什么而设”这件事情,注意教学,注意学校的公共活动等。

  东方早报:余英时先生培养了相当多的优秀学者,请结合你个人的经验谈谈余先生是如何造就人才的。

  王汎森:余先生所待的都是西方最好的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所以他可以集各地来的精英而教之,此外还有很多来访问、交换的学生或学者也都受他影响。西方的学校有大量的访问、交换的制度,这些制度是大陆学术界应该大力鼓励的。

     余先生培养学生有两个特点。我记得有一年,《普林斯顿学生报》评价他的课程,说他把你带到水井旁边,但他从来没有把你的头按下去喝水,他让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喝,怎么喝,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因为余先生读很多书,见多识广,他常常会在讨论之中给你一个指引,等你经过多少的探索之后,再回过头去看,往往会觉得“哦,原来如此”。

     东方早报:你1993年就开始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和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自己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王汎森: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很成功的老师。我教的很多课都编有基本材料书。我上课基本上是要学生阅读那些基本材料,做成一个骨干,然后再尽量地旁及。另外我也要他们读其他国家的历史或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就像天线在搜寻信号一样,必须要让学生的天线时时维持在开放搜寻的状态。

     东方早报:你此前担任过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处处长以及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现在又担任“中研院”副院长,如何平衡行政事务与学术研究?

     王汎森:没有平衡,最好还是不要做。行政事务确实很繁重,不过锻炼我们公共生活的能力。

     学术行政对学术研究不要过多干预,你要维持学术研究自身的空间。要把“水龙头”准备好,让它要打开的时候有水。现代的学术领导者最好能在最合适的时机给学者一张空白的支票,需要cash的时候,有经费可用;不需要的时候,也不要浪费。这种资源所指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资源,而是各种资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上海作家-东方早报 2011年4月21日 10: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叶舒宪:走出文学本位的神话观
下一条: ·朝戈金:“非遗”过度商业化乱象有望消除
   相关链接
·[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童方云]田野调查结硕果 学术研究为民生·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李丽丹]东方民间文学书写:从学术研究向大众传播·[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
·陈建文:开拓当代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新境界·学术资源库建设重在促进学术研究
·[廖元新]二十世纪民间情歌研究评述·整合研究机构 夯实学术基础──故宫研究院新成立六个研究所
·青海举办“历史记忆与地方信仰”学术研究论坛·尹虎彬:民俗学是人文学术的一个领域
·民俗学: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的嬗变·加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学术研究
·[董晓萍]民俗学人文学科建设的模式[1]·人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接地气
·祝贺乌丙安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贺词、贺信选·风雨一甲子,耕耘六十年:乌丙安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