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铭]敦煌藏文文献所见的南诏及其与吐蕃的关系
  作者:杨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14 | 点击数:13071
 
 
结语
 
通过以上对出自敦煌的古藏文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汉文史籍不载的有关南诏与吐蕃之间关系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结合藏、汉文文献来看,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交往之中,南诏与吐蕃之间既有联姻、结盟一致对付唐朝的阶段,也有南诏受唐朝册封、共同对付吐蕃的阶段,这段历史无疑属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中重要的篇章之一,值得深入探讨。
 
注释:
①《资治通鉴》卷204记载:永昌元年(689)五月,“浪穹州蛮酋傍时昔等二十五部,先附吐蕃,至是来降”;卷210记载:景云元年(710)十二月,“姚州群蛮,先附吐蕃,摄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发兵击之”。中华书局,1956年,第6457、6661页。
②《资治通鉴》卷214,玄宗开元二十六年(638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35—6836页。
③褚俊杰.吐蕃远古氏族“恰”、“穆”研究[A],藏学研究论丛[C]第2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31.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4记载娘芒保杰尚囊(Myang mang rje zhang snang)在宴会曾唱道:“南方竹子是上品……”,可能也是指的“南诏竹”,足见其在吐蕃中的闻名程度。
④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00、130、149、166;索南坚赞著《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95页;刘立千译注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⑤有关,vjang之所指,国内外学术界有一些分歧,美国学者查尔斯·巴克斯(Charles Backas)著.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M],依据洛克(Rock)的观点,认为这个名词是吐蕃用来称磨些人(纳西族)的,见林超民汉译本,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49。最近,赵心愚教授.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vjang[J],指出:通过全面分析敦煌古藏文写卷中有关vjang的记载,并将这些记载与《南诏德化碑》及《云南志》、新旧《唐书》的有关记载对照,可以认为写卷中的vjang只能是指“南诏”,见《中国藏学》2006年第3期,第45—47页。
⑥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07、153、154。林冠群《唐代吐蕃对外联姻之研究》,《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9页;杜齐著、阿沛晋美译《藏王墓考》,中央民族学院藏族研究所编《藏族研究译文集》(1),1983年,第20—21页。
⑦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33、167页。其中,“南诏王(vjang rje)迷途知返,又前来致礼”一句,王尧等原来的翻译是”南诏之王阁罗(凤)(vjang rje gol)亦前来致礼”。因为其中gol与之前译作“阁罗凤”的kag la bong明显拼读不同,故不采。这里引用的文字出自黄布凡、马德译注《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3、295、301页。
⑧P.T.1.6法藏伯希和敦煌藏文文书的最新影印件,见于金雅声、郭恩主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7—83页,被定名为“赤祖德赞时期建佛寺之祈愿文”;而ITJ 0751见于Macdonald Spanien. A. et Yoshiro Imaeda. Choix de documents Tibétains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éque Nationale complété par queques Manuscrits de l'India Officeet du British Museum, Tome I, Paris, 1978, pl. 13—16.
⑨以上译文引自黄维忠《关于P. T. 16、IOL TIB J 751 I的初步研究》,王尧主编《贤者喜宴》,《藏学研究丛刊》(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89页;译文又参见F. W.托马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80—86页。
 
参考文献:
[1]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113、157.
[2]孙太初.南诏德化碑[A]//云南古代石刻丛考[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42.
[3]刘昫等.旧唐书·南诏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281.
[4]马德.敦煌文书所记南诏与吐蕃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6).
[5]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南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6272.
[6]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M].云南管内物产、卷8蛮夷风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58-259、289.
[7]巴俄·祖拉陈瓦.智者喜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411-412.
[8]黄灏.《贤者喜宴》摘译(12)[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4).
 
作者简介:杨铭(1952-),男,重庆市江津人,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历史、民族文物的教学及科研。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原载《敦煌研究》2008年2期第71~75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下一条: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民间层面特性与当代背景下的多重构建
   相关链接
·[黄晔]浅论《古谣谚》中辑录的少数民族类谣谚·[陆平辉]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详论少数人权利保障策略
·[安琪]云南的阿育王神话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叙事·[马翀炜]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杜鲜]云南大黑天信仰和图像学特征的流变·[杜鲜]南诏头囊考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李晓霞]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虎崇拜研究·[崔明德 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郭家骥]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温玉成]《南诏图传》文字卷考释·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