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严永和]我国西部开发中民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
  作者:严永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8 | 点击数:12581
 

 

世界粮农组织(FAO)通过的植物基因资源的行动纲领(1983年)、《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2001年),引入“农民权”的概念,确定了有关基因资源的采集、保护与提供的基本规则,成为保护该领域有关的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规范。CBD确立了传统知识保护的几个重要原则:一是国家对基因资源享有主权;二是获取和利用基因资源前的通知和同意(prior informed consent);三是对研发成果及其商业化利用所产生的利益在相互同意的条件下的公平分享。CBD的这些原则性规定,认可了国家对基因资源的主权,进而认可了有关主体对基因资源的所有权,并确立了对以基因资源为基础的研发成果及其商业化利益进行公平分享的指南。但是,CBD虽然有一个国家与公约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 却缺乏解决具体传统知识争端的程序规则。
《伯尔尼公约》第15条第(4)款对传统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保护的依据。该款规定,涉及作者不明的未出版作品时,如果有充分的依据认定作者为本联盟某一成员国的国民,那么由何种主管机关代表作者在本联盟所有成员国保护并行使其权利,将由各该国国内立法来确定。然而正如UNESCO与WIPO在文件中所分析的那样,伯尔尼公约的这一条款并未提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而且其显然也包括不属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未出版的、作者不明的其他作品。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规定的确又是国际层面上可能被解释应用于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惟一法律规范。
经过国际社会的努力,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已达成一些共识, 如各国对其生物资源的国家主权和所有权;研发机构不得对未经改变的生物资源谋求知识产权;就基因技术申请专利时披露相关基因资源的来源地;传统社区基于这种所有权对传统知识利用所产生的收益的一定程度的分享权等。这些已为国际社会认同的传统知识权利及其保护规范是目前传统知识国际保护的依据。在我国西部开发中,涉外的传统知识保护问题可直接依据有关的国际法规则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维护我国西部民族传统社区的传统知识利益。国内商业化公司与民族传统社区在传统知识保护上的纠纷也可借鉴有关国际规则。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1016)
注释:
①苗药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03年申报国家审评的461个民族药品种中,苗药占162个。而贵州则是一个苗药大省,在上述162 个苗药品种中, 贵州占158个,其中154个升为国家标准药。另据不完全调查,贵州共发现超过4000种苗药单方。苗民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认药看病。
②在其他产业均很落后的贵州,中药产业在该省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③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即属这种可能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造成损害的工业事故。但此次事故的这种损害情况尚未见到资料分析。
④如在美国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小组的秘鲁方案中(后文将涉及),秘鲁土著居民Aquaruna人把自己的传统知识——用某种植物的内皮有效治疗疟疾——告诉了美国专家(美国专家一般认为应用该植物的果实去治理疟疾),使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就鉴别了抗疟物种,提炼出了抗疟原虫的化合物。
⑤一些学者和非政府组织所强烈建议建立一种专门的制度以保护传统知识。如何建立这种专门的法律制度,如建立一种涵盖各种类型、各个方面的综合型的“传统知识法”,还是依各自保护主题的特殊规定性而建立相应的部门法?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即“仅考虑对于传统知识中易限定部分采纳专门的保护制度”,如艺术创作、粮食与农业方面的植物遗传资源、传统医药等。也有一些国家根据土著居民和土著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台了内容不同的特色各异的立法。参见:Carlos M Correa编著:《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中译本。
⑥可参见崔国斌博士论文:《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贵州日报社.全省苗药工业年产值20亿[N].贵州日报,2003—12—09.
[2]杨永刚,陈富强.支撑力与牵引力——贵定塑造特色风情民族文化精品观察[N].贵州日报,2003—12—24.
[3]卢新宁,刘玉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N].扬佑晚报,2003—02—19.
[4]李缨.贵州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N].贵州日报,2003—12—08.
[5]赵永新.让人与自然更和谐[N].人民日报,2003—12—22(11).
[6]孙祥壮.传统知识的世界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A].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9卷)[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202.
[7]徐晓光.神话、禁忌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A].贵州法学论坛[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328.
[8]杨雄.中国最后一支枪不离身的苗裔[N].扬子晚报,2003—01—07.
 
作者简介:严永和(1965—),男,湖南怀化人,贵州工业大学法学系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贵州贵阳 550000
(本文原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第40~4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宇明]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述要
下一条: ·[中根千枝]中国与印度:从人类学视角来看文化边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