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揭秘一代大家任乃强的传奇人生
  作者:记者 邓成满   摄影/图:邓成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7 | 点击数:14871
 

  一代大家隐居于家乡岩洞

  1969年秋,75岁高龄的任乃强先生只身回到故里。“当时是‘文革武斗’最激烈的时候,接到他写回来的信,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抬着滑竿到公路上把他抬了回来。”据任明贵回忆,此前的1950年,受胡耀邦的邀请,任乃强回过家乡,此后一直是书信联系。

  20年后,暮年的任乃强回来了。关于任老此次回乡的原因,任明生兄弟的解释是,幺叔是响应当时中央“紧急疏散”的号召,也有人认为,任老是为了避开“武斗”,潜心写作。但侄子们家里实在太穷了,老人竟无立锥之地。回乡后不久,他便由侄子们领着在周围寻找岩洞。“他要在岩洞里修房子,说有三大好处:冬暖夏凉,造价低廉,永不翻盖。”任明生说。于是,在1970年2月,依山傍水的“下路湾”石腔内,修起了设施齐全的4间石屋。在这里,任老整整住了3年,写出了学术专著《周诗新诠》及传奇小说《长生岛》;在这里,任家兄弟一直居住到1980年,还在这里结婚生子;同样是在这里,一代大家任乃强长眠在石壁之中。

  记者在任氏兄弟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拜谒了这极富传奇色彩的任乃强故居和墓园。在一个呈“U”形的山崖中部,葱茏的翠竹掩映着一处面积不过200平方米、高度不超过3米的石岩腔。30多年前,隐居家乡的任乃强慧眼相中这里,请来石匠施工。他们以条石砌墙,石板作壁,石片铺地,更有石床、石柜、石桌、石凳。

  记者在现场看到,“U”形石崖的左边是一通4间规整的石室,大屋分别是厨房、厕所和猪圈,紧挨着的是一间卧室,开窗较小,右边就是任老的书房兼卧室,有石制的贮柜。“幺叔睡的是石床,书桌也是石头做的。”任明生说,“U”形石崖的最右边是一大一小两口水池,当年计划用来养鱼。石腔的最里端分布着大大小小四五个石制的水柜,其作用是阻止山泉浸湿房间,也作贮存饮用水之用,其中三口山泉至今浸润,水声滴嗒。“当时这里还有两张石桌,空地上种了花草。按幺叔的打算,是要把这里修成花园的。”

  任乃强入住石室后,服侍他生活起居的两个侄子先后结了婚。“我们就在这里举行的婚礼,两个孩子也是在这里出生的。”任明生兄弟说,婚后兄弟俩分了家,任老的生活由他们轮流负责,“一家供一月,他一天三顿都吃稀饭,很少吃肉,但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

  在任明生兄弟的记忆中,幺叔最喜欢用一种产自藏区叫“老虎茶”的草叶泡水喝。当时由他的儿子任新建寄过来,“每月还汇来80元钱、30斤粮票。那些年生活紧张,说实在的,我们就靠幺叔的周济才没有饿饭。”

  这个本名“下路湾”的石崖被任老更名为极富诗意的“夏乐湾”。他的著作《周诗新诠》题记便是“任筱庄作于夏乐湾岩居”。在这里,老人写作之余,最喜欢的是玩一种名为“乱戳”的纸牌游戏。“不搞赌博,但他的兴致很高。”当地人说,那几年人们逢年过节就把到夏乐湾看任老爷子作为一种节目。“人来得多啊,一路一路的,几十里以外的人都来看稀奇。老人闲暇时用手巾叠老鼠逗孩子们玩,忙着写书的时候,他就闭门谢客,伏案写作。”

  1973年春,在岩洞里住了3年的任乃强离开家乡回到成都。“大约是1985年,南充市上接他回来帮助编地方志。当时他已经91岁了,我们又抬着滑竿把他接回老家住了一天。他还到了夏乐湾,站在岩洞前,却久久没有说话。”

  1989年2月,正在写作中的任乃强突然中风,住进医院后不到一月便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求葬在夏乐湾。“他是6月4日那天下葬的。按照他的要求,我们提前在那块石壁上打了一个长、宽、高各1米的洞。当时我觉得洞子深度不够,又往里打了一点点,突然出现了一个乌黑发亮的石饼,我们从来没见过,也就不敢再往里面打了。”任明生说,一代大家就长眠于此。(记者 邓成满 文/图)  

  人物档案

  任乃强:举世闻名的大家

  任乃强(1894~1989),字筱庄,现代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他一生涉及诸多领域,是四川最早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最早将《格萨尔》翻译成汉语。他撰写了一部农业史,绘成了第一部康藏地图。他近百年的人生,撰写了25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报告,提出大量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观点,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堪称一代大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南充晚报 2008-06-1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虎文化研究的开拓者
下一条: ·一位“70后”民俗学者的清明情缘
   相关链接
·[高健]历史中的神话与神话中的历史·[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
·从历史走向未来 延续民族史诗文化血脉·以学术自觉推进中国史诗研究
·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辞世·[高健]历史中的神话与神话中的历史
·[沈卫荣]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民族史诗迈入影像时代的新尝试
·[杨杰宏]南方民族史诗的类型问题探析·著名藏学家次旺俊美辞世
·[汪高鑫]白寿彝民族史学理论述略·[潘乃谷]潘光旦先生和他的《中国民族史料汇编》
·沈卫荣谈藏学和“西藏热”·[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藏学专家:“格萨尔”研究最早始于明代·[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论突厥语族民族史诗类型及分类
·[吴凤霞]民族·民族史·民族史学·[王东平]白寿彝先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罗贤佑扎洛]中国民族史研究:向着广度与深度继续扩展·[王铭铭]民族学与社会学之战及其终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