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专稿:春节──节日传统与文化记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别策划
  作者:郑巧 吴婷 刘魁立 萧放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5 | 点击数:36729
 

  文化与节日代代相传 家人的示范最为关键

  作者:Sharon Crain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惯,有他们自己的节日。这些文化传统及节日的传承,一方面要依靠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因为文化也好,节日也好,都需要具体的个人来将之继承和发扬。一个国家可以出很多书,介绍本国的节日或相关情况,通过图片、文字等各种方式,将之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具体的实践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人,特别是家庭成员或者说家长的身体力行才能使之得以一代代地习得并延续下去。

  以我家举例,我的祖母Van Denbark在孩子们生病时,泡一种茶,准备桂皮味吐司给孩子们吃,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康复。如今,在我的孩子和孙儿们生病时,他们依然会说,请给我沏杯茶,准备一些桂皮味吐司,就像我的祖母做的那样。他们不仅在继续一种习惯,也是在延续家人之间的爱,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爱。虽然他们从没见过这位祖母,但是他们在继续着她传下来的习惯。因此,延续传统文化与习惯,虽然政府的促进和鼓励起着积极意义,但是个人特别是家庭成员在其中发挥着更关键的直接作用。

  如今,春节似乎更多是通过鞭炮声来表达庆祝与喜悦,这与最开始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美国也一样,比如说圣诞节,起初是基督教徒们的一个宗教性节日,如今圣诞节可以说已经风靡全球,不仅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很多国家都在庆祝圣诞节,它更大程度上是被作为一个相互送礼物的节日来欢度。又比如情人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公元前3世纪的一位修士瓦伦丁(Valentine),他在古罗马君主禁止年轻人结婚以忠于战争的情况下,偷偷为年轻人举行婚礼而被投入地牢并被折磨致死,因此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并被纪念。如今,情人节已经成了年轻人向自己心爱的人表达爱意的日子。这些节日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特殊诠释,以新的面貌和方式为人们庆祝。如今,时代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日益密切,彼此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了解并在很多情况下有机会亲身体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节日,并将之带入到自己的国家,同时本国的传统节日也日益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所了解并融入了他们的文化中。

  但我还是要强调,在庆祝国外的节日过程中,家庭成员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家,我和丈夫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情结,我们自33年前第一次接触中国以来,与中国一直有着深入的交往。这些年来我几乎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去西安教书,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教育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互访。我几乎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一名美籍华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完全贡献给中国了。我的孩子们也和中国有着越来越深的关系,比如我的小儿子在丹东工作,我最小的女儿马上也要和她的孩子及丈夫来北京工作。一起包饺子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传统,每当孩子们来我家,第一件事就是要一起包饺子,在他们看来,包饺子已经不仅仅是在准备一顿饭,而是一个大家庭团聚的象征。我过春节主要有两个庆祝活动,一是与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一起共度春节。我在协进社当过25年的董事会成员,现在也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包括每年的春节,我帮忙准备中国大餐,和很多中国人、美籍华人还有一些美国人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来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尊敬之情,并将之传承下去。二是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欢度春节。我们会准备一些有特色的食物,如北京烤鸭、面条之类,并邀请邻居和好友们参加。

  如今中国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对他国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特别是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外面的文化,更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比如说欧美文化。他们会过情人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自己心爱的人送花或者巧克力,他们喜欢在圣诞节聚会、相互交换礼物。但是,我认为在全球化观念不断深入每个人的过程中,必须要珍惜并发扬自己原有的文化和特点,而在这过程中,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因为一旦这一环节有了断裂,那么年轻一代就没有类似的经历,也就很难将之继续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2月0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旧年俗淡出 新兴年俗成为主流
下一条: ·[李新华]年画的文化史考察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