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宝力格]21世纪:中国蒙古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第二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
  作者:宝力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19 | 点击数:18454
 

  四、草原文化研究

  从某种角度说,对草原民族文化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所有冠名在北方各民族名下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组织的研究,以及兴起于20世纪末的游牧文化研究,均属于这一范畴。但将草原文化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其时间则几乎与新世纪同步。2004年,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正式启动。

  作为政府组织的一项科研工程,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由吴团英主编、11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多卷本《草原文化研究丛书》正式出版。丛书共11卷,包括:《草原文化概论》、《草原文化史论》、《草原物质文化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草原文化区域研究》、《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大系比较研究》(上下)、《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蒙古族文化研究》、《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研究》,共计400余万字,是国内对草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最完整的著述。

  为配合“草原文化研究工程”,2006年出版普及性的三卷本《文化内蒙古》;2005~2008年编辑出版了《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四辑,收录了国内外有关草原文化研究的论文213篇。

  在《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社会科学》等报刊开辟“草原文化论坛”,发表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论文。并通过内蒙古新闻网开设了“草原文化论坛”,发表论文500余篇。

  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活动。2005年7月,与《光明日报》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了草原文化高层论坛;2004~2008年,先后举办了五次“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论草原文化》四辑;从2005年首届“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始,“草原文化”已成为该会独立的专题分会单元。2007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开始与蒙古国科学院合作,启动了“中蒙两国跨境草原文化比较研究”项目。

  “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围绕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体系、历史分期和区域分布等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前沿观点。关于草原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提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关于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草原文化具有“历史传承的悠久性、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和构建形式的复合性”的特征;关于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出草原文化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崇信重义精神;关于草原文化类型,提出与中原伦理型文化相比较,草原文化具有显著的以崇尚自然为根本特质的生态型文化特征;关于草原文化的建构形态,提出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游牧文化与其他多种经济文化的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这些观点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学术界从文化人类学或称民族学角度反思草原地区和民族的历史,审视现状、关注未来的学术成果不断问世,学者们热衷于为自己的成果冠以“文化”标题,显然我们不能将这一现象简单地视为时尚,它说明在文化学视角下的草原民族可能会显现出更多过去被人们忽略的重要问题,从而担负其他学科所不能完成的使命。而近年来陆续出版的这一类著作,的确令人感到振奋和鼓舞。《红山文化研究》、《红山诸文化研究概述》等著作,使红山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原匈奴、匈奴》两部著作,综合考古学和文献资料,有利于人们对匈奴帝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北朝法制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职官制度》、《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等著作,以专题研究的方法,从制度文化层面,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草原民族的政治制度形成及变化的规律;《北朝胡姓考》是一部专门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姓氏演变的力作,对研究草原文化变异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元代东迁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一书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史研究不乏启示;《草原与田园》一书,利用地理学和气象学的数据,对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该地域农牧经济数次轮回的规律;《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一书,从蒙古地区农业化研究入手,较全面地介绍了蒙古族在清代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一书,通过大量调查数据,介绍了阿拉善地区生态变化的历程,进而研究了当地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演变的内在根源。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近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已成为草原文化的生力军,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以更加专业化的视角,从各个层面对草原文化进行了深度研究。我们可以例举如下著作:《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含》、《蒙古突厥史诗人生礼仪原型》、《蒙古包的祝赞词文化》、《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融会与建构》、《蒙古族草原法的文化阐释》、《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政治思想研究》等。

  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未来的六年中,内蒙古自治区将实施“草原文化研究”第二、三期工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吸收有志于草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通过一系列拓展性研究,深入研究和展示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贡献,进一步确立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内涵,深刻揭示草原文化的发展规律,建立草原文化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立草原文化的独立学科地位;全面认识和评估草原文化价值,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优良传统,探索解决草原文化的当代传承问题,使草原文化成为全面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智慧资源和精神动力。我们热切希望国内外学者积极参与“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推动草原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蒙古族传统哲学、经济、军事、法律、美学、伦理、宗教、科技、文化、教育、生态、民俗、医学、地方志、部族学等诸多新兴学科也都有了迅猛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充分展现出了蒙古学学科发展的新的活力。主要成果有:《东北亚的萨满教》、《蒙古佛教史》、《蒙古族宗教思想史》、《蒙古族古代战争史》、《蒙古族古代军事史》、《蒙古族土地所有制特征研究》、《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蒙古族美学史》、《蒙古族诗歌美学论纲》、《古代蒙古法制史》、《蒙古族传统美德》、《蒙古民俗学》、《蒙古族哲学思想史》、《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古代蒙古文化思维》、《蒙古族传统理论思维》、《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文化内蒙古》、《蒙古族生态文化》、《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游牧中国》、《蒙古族音乐史》、《中国蒙古学研究概论》、《中国新时期蒙古学研究回顾与反思》等。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对新学科的确立和蒙古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也为蒙古学研究的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009-07-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巴·苏和]古老的文学经典,当代的理论阐释
下一条: ·[张建立]60年来日本文化研究述评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中村贵]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学问
·[安学斌]21世纪前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实践与经验·[卡尔·赖希尔]迈入21世纪的口头史诗:以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为例
·第四届“中国蒙古学奖”颁奖·二十一世纪民俗节庆文化发展及 “嘉兴模式”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
·端午节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紧锣密鼓进行中·【征稿启事】二十一世纪民俗节庆文化发展及“嘉兴模式”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
·[郝苏民]乐本苦中品人生·[刘锡诚]郝苏民《骆蹄梦痕》序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1]·[刘锡诚]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中外蒙古学学者共探“蒙古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开讲
·[余未人]21世纪新发现的古老史诗《亚鲁王》·[阿兰·邓迪斯]21世纪的民俗学
·[乌丙安]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莎伦·谢尔曼]聚焦:电影与21世纪民俗研究的生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