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蒙古变异史诗、模拟史诗研究。学术界一般对蒙古史诗的发展分为原始史诗、发展史诗、变异和衰落史诗三个阶段。巴尔虎、布里亚特的史诗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形态;而卡尔梅克和卫拉特的《江格尔》则得到了高度发展,无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已经相当成熟和完美;变异和衰落史诗,学术界常引扎鲁特——科尔沁史诗为例。与其他部落和地区的蒙古史诗相比,扎鲁特——科尔沁史诗确实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20]。陈岗龙博士的《蟒古思故事论》[21] 一书是系统论述扎鲁特——科尔沁变异史诗(蟒古思故事)的学术力作。作者主要从民俗学、史诗理论的角度对蟒古思故事的起源、蟒古思故事中的神话主题、佛教与蟒古思故事等诸方面进行了解读[22]。金海博士对蒙古变异史诗做过系统研究,曾发表数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变异史诗是远古或传统史诗相对而言的概念。他指的是一种同远古或传统史诗相比已发生质的区别的诗体。金海在《论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变异》[23] 一文中认为,蒙古族英雄史诗作为一种题材的整体,到13世纪便完成其形成、发展的使命,随着蒙古民族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社会,在蒙古族书面文学的冲击以及中原汉文化和印藏文化(主要是佛教)的影响下,开始走上了变异、衰落以至逐步消亡的道路。蒙古史诗的发展,在民族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受封建意识、黄教思想、中原农耕文化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异史诗在思想内容方面与远古或传统史诗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金海在《蒙古族变异史诗思想内容论析》[24] 一文中从婚姻主题的变异、征战主题的分化、君臣观念的萌发以及序诗中的宗教色彩、英雄从天而降投胎于人间和对坐骑、武器、布陈、法术描绘等方面进行了论析。金海在《蒙古族模拟史诗论析》[25] 一文中认为,模拟史诗着重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矛盾斗争,因此,从思想内容上看,其早已不是什么史诗。但就表现形式来说它却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史诗的形式。此外,对英雄的铠甲、坐骑的备鞍,对从蟒古斯肚子中掏出来的各种东西的描绘以及对很多战争场面的描绘等方面则较多地汲取了“说书故事”和某些变异史诗的手法。因此,模拟史诗在很大程度上已变得像是穿着史诗服装的当代长篇叙事诗了。乌仁其木格在《论科尔沁史诗》[26] 一文中认为,科尔沁史诗是蒙古英雄史诗在科尔沁的变异。科尔沁史诗这一名称可以代表在半农半牧地区的哲里木盟一带普遍流传的史诗。
蒙古英雄史诗,既丰富又古老,近200年来引起了各国蒙古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和诗史学家们的注意和重视,早已形成了国际性的蒙古史诗学。虽然,蒙古英雄史诗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蒙古英雄史诗浩如烟海,许多重要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27]。
【参考文献】
[1]尹虎彬.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J]. 民族文学研究,2002,(3).
[2][3][4][27]仁钦道尔吉. 蒙古英雄史诗源流[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巴·布林贝赫.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M].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
[6]傅中丁. 巴·布林贝赫史诗诗学的研究方法[J]. 民族文学研究,2000,(1).
[7][8][12]唐吉思. 蒙古英雄史诗与古代草原文明[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9]九月. 蒙古英雄史诗与游牧经济[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2).
[10]巴·丹布尔加甫. 卫拉特史诗、英雄故事中女性生殖器崇拜观念[J]. 民族文学研究,1999,(4).
[11]朝戈金. 口传史诗诗学[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3]萨仁格日勒. 蒙古史诗生成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4]乌日古木勒. 哈萨克英雄史诗《阿勒帕梅斯》与蒙古英雄史诗的比较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2).
[15]那木吉拉. 蒙古神话和英雄史诗中的印度日蚀月蚀深化影响[J]. 民族文学研究,2001,(2).
[16]陈岗龙. 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性[J]. 民族文学研究,1999,(2).
[17]斯钦巴图. 蒙古英雄史诗抢马母题的产生与发展[J]. 民族文学研究,1996,(3).
[18]九月. 试论英雄驯服野生动物母题与考验女婿习俗之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
[19]乌日古木勒. 蒙古史诗英雄死而复生母题与萨满入巫仪式[J]. 民族文学研究,2005,(1).
[20][21][22]陈岗龙. 蟒古思故事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金海.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变异[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6).
[24]金海. 蒙古族变异史诗思想内容论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4).
[25]金海. 蒙古族模拟史诗论析[J]. 前沿,1997,(4).
[26]乌仁其木格. 论科尔沁史诗[J]. 民族文学研究,1988,(4).
(刊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6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07-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