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中秋节在亚洲诸国的传播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5 | 点击数:15524
 

  (五)中秋节在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中秋节是华人社会中的重要节日,并在2003年被政府定为旅游庆典。华人除了在家里团聚、吃月饼,还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搞隆重的欢庆活动。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参加巡游,并举行舞龙、舞狮、花车巡游等声势浩大的展演。吃月饼也是这里盛行的中秋食俗,临近中秋节,大小商场都推出月饼专柜。

  2007年春季,我去马来西亚旅行时,车上的导游先生讲了这样一个关于中秋节的笑话:

  有一家养了三个女儿,都出嫁了。这年中秋节期间,三个女儿各自呆了女婿回娘家。晚上,女儿们陪着母亲说话,三个女婿到院子里陪岳父吃月饼、喝酒、作诗。岳父说:“我给你们出题:你们三个人各自作诗一首,四句诗里要有‘圆又圆’、‘缺一半’、‘乱糟糟’、‘静悄悄’。”大女婿先作,他的诗是:

  十五月亮圆又圆,
  乌云来了缺一半。
  天上星星乱糟糟,
  乌云散了静悄悄。

  岳父点头通过。二女婿接着作:

  桌上月饼圆又圆,
  花猫来了缺一半。
  打走花猫乱糟糟,
  花猫走了静悄悄。

  岳父听了觉得也还行。该三女婿了。三女婿是个老粗,吭哧了半天才吟出四句:

  岳父岳母圆又圆,
  死了一个缺一半。
  办起事情乱糟糟,
  再死一个静悄悄。

  当时导游讲完,旅游大巴上的中国游客都笑起来。我赶紧把这个故事记下来。中途休息时又向导游了解了一下相关情况。这个故事能流传下来,说明故事里讲的团聚、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在马来西亚华侨中是存在的。导游也确认这一点。他的祖上从中国南方迁来,他是在马来西亚长大的。这个故事是在马来西亚华人口头流传的。在本书第2章“中秋节的故事”里,我们介绍的中秋赏月作诗的故事跟这个故事属于同一类型故事的不同异文,可以对比着看一看。这个例子也能说明民间故事流传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六)中秋节在菲律宾

  菲律宾的中秋节主要是华人的节日。华人在菲律宾占全国总人口的2%左右。菲律宾在1898年才脱离西班牙长达三四百年的殖民统治而获得国家独立,所以该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过得很热闹。其他宗教性节日、政治性节日、国际通行的节日还有很多。华人已融入菲律宾的主流文化,跟当地人一样过数量众多的这些节日,但也没忘记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过由于该国节日太多,当地热带雨林气候跟中国气候差距也很大,华人的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淡化或不过了,还在过的主要是春节、中秋节、清明节。

  菲律宾华人的中秋节习俗有团聚、吃月饼、掷骰子等。有华人区的马尼拉市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节日庆祝游行。游行时展示舞龙、舞狮、中式灯笼、民族服饰等特色项目,并在广场上举行唱歌、武术、服饰、灯笼制作等表演比赛活动。

  菲律宾政府和民众对华人的中秋习俗表示尊重。2003年中秋节,阿罗约总统身穿华服在总统府设宴招待华人代表,2005年马尼拉市长参加了华人区的中秋庆祝活动,并呼吁所有马尼拉市民都来参加。个华人学校的中秋节也过得很热闹,非华人身份的菲律宾教师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华人师生的节庆活动。

 

  (七)中秋节在泰国

  泰国华人华裔较多,中秋节过的较隆重,并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泰国人称中秋节为“祈月节”,农历八月十五这晚在家院里举行拜月仪式,所拜神仙有嫦娥、观音、八仙等。临近中秋节,商场的月饼专柜随处可见,月饼包装上大多有中国风格的画面。除月饼之外,泰国中秋节的特色食品还有柚子,他们把又大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

  以上亚洲国家的中秋节显然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还有一些国家的拜月或赏月的节日不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如柬埔寨人的“拜月节”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缅甸的“光明节”在缅历八月的月圆日,坦桑尼亚的“月圆节”在公历九月的月圆日,伊朗“麦赫尔干节”在伊朗太阳历的七月十六日,这些节日应看作各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不是同质的。

  (以上为笔者在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中秋节》的部分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涛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丙中]中秋节习俗与满月意象的文化遗产
下一条: ·[黄涛]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赏月风尚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