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常建华]清代的文昌诞节
——兼论明代文昌信仰的发展
  作者:常建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31365
 
  (二) 东北地区
  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制成下表:
  表二:东北卷文昌诞节一览

序号
地方志
年代
节期
                            
页数
1
锦县志
民国
二日
城内文昌宫举行乡祭,士绅毕集,为锦邑文会之一
192
2
义县志
民国
初三
城内文昌宫举行乡祭,士绅毕集,为义县文会之一
206

  偌大的东三省仅辽宁锦州两县有文昌诞节记载,是由于东北原属满族控制地区,没有文昌神信仰,至晚清汉人大量涌入后,才有了文昌神信仰。两部民国所修方志的记载,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
  (三) 西北地区
  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制成下表:
  表三:西北卷文昌诞节一览

序号
地方志
年代
节期
                             
页数
1
陕西通志
雍正
二日
文昌帝君之诞,无长幼皆有祭,曰松花会(城固县志)
7
2
渭南县志
光绪
初三
祀文昌帝君
45
3
华阴县志
民国
三日
学者会祀文昌神,谓为文昌神生日,则无稽之说,相沿久已
55
4
定边县志
嘉庆
朔三
文昌庙、龙神庙有献羊以祭者,谚云开庙门
86
5
清涧县志
道光
三日
士人作文昌会
108
6
安定县志
 
三日
士人作文昌会
112
7
延长县志
 
三日
士民作文昌会
119
8
汉南府志
嘉庆
二日
文昌帝君之诞,无长幼皆有祭,曰松花会
143
9
宁陕厅志
道光
初三
士人祭文昌神,谓之文昌会
156
10
静宁州志
民国
三日
祭文昌,各街献戏、放烟火
177
11
西和县志
乾隆
三日
邑人士集文昌宫,祝寿、作会、饮酒
204

  以上11例中,第6、7两例为抄本,年代不详。其它9例的时间分布是雍正1例、乾隆1例、嘉庆2例、道光2例、光绪1例、民国2例,表明西北地区的文昌诞节主要是嘉庆以后发展起来的;西北卷所收清代方志67种,有文昌诞节记载的7种,约占10%,在北方比例较高;67种中乾隆24种、光绪17种,这两个时期数量最多,但是记载文昌诞节的方志并不多,说明这两个时期文昌诞节并无特别发展。地区分布在陕西(序号1-9)、甘肃(序号10-11),以陕西占绝对多数。节期除2例为二月初二外,皆为二月初三。作文昌会的主要是士人,但是“无长幼”、“士民”、“邑人士”的记载表明普通民众也有相当参与。文昌诞节的活动以文娱为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网站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鹏]汉高祖刘邦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下一条: ·[郑志明]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