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为什么要再写中国文学史?
  作者:贺莉丹 江家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5 | 点击数:18230
 

 

  “宋代文学就像一个宝贝”

  《新民周刊》:就学术研究而言,你早期主要是研究苏轼与欧阳修,这中间有一些机缘吗?

  艾朗诺:因为当年在美国,研究中国唐代文学的人已经比较多了,可是关注中国宋代文学的人还比较少。这些中国出名的宋代作家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作品,我越读,我就越欣赏。我在哈佛大学时,选择研究他们。当时我也认识了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宋史专家刘子健先生(JamesT.C.Liu,全球宋史领域顶尖专家之一,1919-1993 ),有过长期的交流。

  《新民周刊》:你最欣赏的欧阳修、苏轼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艾朗诺:(两眼放光)很多很多!包括诗、词、散文……不同的文体我都很喜欢。这么优美的语言,我当然会去背诵。

  《新民周刊》:有人曾评价,你在研究苏、欧二人时,你关注的是苏轼天马行空的才气与欧阳修创造的多样性的奥秘,你赞同吗?

  艾朗诺:你可以这样说。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苏轼、欧阳修写出了不同文体的作品,他们作品的意境与感觉会跟随着文体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我看来,写诗歌的欧阳修和写宋词的欧阳修,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人,而写散文的欧阳修又像是另外一个人……对这类情形,我是感兴趣的。

  《新民周刊》:你认为你研究的中国宋代文学,具备一些现实意义吗?

  艾朗诺:我不认为学术研究就需要有很明确的现实意义,文学史的重要性,大家都已经承认了,何必要另外去找寻它们对于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宋代文学就像一个宝贝,它们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今天不必讲它们还要有什么实际用处,你从美学方面来欣赏它们,我觉得这已足够。我欣赏美的东西。

  我现在已经在开始着手一个新的研究topic(课题)了,我开始写一本书,关于中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新民周刊》:你笔下的李清照有什么特别之处?与中国学者相比,你有哪些不一样的视角?

  艾朗诺: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研究的李清照与中国学者传统所认定的李清照很不一样。我对中国传统历史下的李清照持有一些新的critical(批判)观点来研究,我觉得李清照在中国被过分理想化了,在中国,李清照已经被变成了一个culturalicon(文化肖像式的人物)了。

  我觉得李清照非常非常有趣,但是她并不是一个culturalicon。尤其最近几年,有关于李清照的书籍出来,我觉得是不够critical(批判),尤其如果写到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时,中国有太多著作就像在写小说一样,甚至有点像花边新闻了,诸如,李清照写一首词,总是会被解读为她是为了如何怀念赵明诚……我认为,这样的角度与解读过于狭窄,没有经过好好地思考李清照当时真正是怎样的。

  《新民周刊》:关于李清照,你有一些最新的发现吗?除了她写的词究竟是否仅在怀念赵明诚。

  艾朗诺:譬如,李清照的许多词是后来过了几百年以后到明末时期才发现的,只有一半是可以被证明是李清照在世时亲笔写下的,那今天很多学者将这二者混为一谈了。

  而根据我的研究,后来明末时期才发掘出来的那20多首作品,很可能不是李清照写的,而是别人模仿她的手笔所作。我认为这样的考证并不困难,而且我们也已经知道哪些作品是明末发现的、哪些是宋朝李清照的真迹,这很容易弄清楚,可到目前为止,这个疑点还是被很多学者所忽略。

  同样,李清照最著名的散文《金石录后序》还是被大多数人联想成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的美好婚姻,但我认为李清照写《金石录后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李清照有她自己的写作目的,她不是那么天真的,她不仅是怀念赵明诚而写这篇散文,她另外有一些目的。我认为,人们把李清照理想化、简单化了,她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我希望到时候我的书出版后,你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的李清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新浪 2009年06月03日12: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阿来:多年写作,我的内心总在挣扎之中
下一条: ·实录:著名作家阿来谈新作《格萨尔王》
   相关链接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讲座预告】白若思:海外中国宝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北大,2019年9月22日周日14:00)
·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
·[王霄冰]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研究的构想与思路·[张万民]《诗经》早期书写与口头传播
·[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俄罗斯]李福清:《神话与民间文学——李福清汉学论集》
·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院士论文集《神话与民间文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玉冰]为神像“开光”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杜德桥与汉学结缘的多彩人生
·专访印度汉学家墨普德:他将李白、鲁迅、毛泽东的诗传向印度·杨联陞:汉学界第一流学人的“书评经验谈”
·[卢梦雅]葛兰言《诗经》研究的学术发生·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传统自然学
·[卢梦雅]早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民俗的辑录和研究·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吴思远]纷争逐罢羡优伶,翔空飞钓亦关情·法国学者:200年法国汉学延续重文献学的传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