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庄清华]闽中南农村观剧情况初探
  作者:庄清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8 | 点击数:10139
 
以上是对乡民审美心理的粗浅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对戏好坏的评价。请看下表:
表4 戏好坏的主要标准
统计数据显示,爷爷奶奶评价戏的标准主要是剧情,第二代的爸爸妈妈则更看重表演,不过,妈妈也十分看重剧情,比例稍弱于“表演”而已。而第三代的学生们则不但看重表演,还对舞台艺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舞台美术、音乐、服装、演员扮相以及舞台总体效果等问题。
电视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在闽南农村地区普及的,之前,戏曲基本上是农村唯一的艺术娱乐活动。然而,村里请戏的机会毕竟不多,很多人一年里真正接触戏也就那么几次。通了广播后,听戏的机会多了,但因为时间关系,时常是断断续续地听完。艺术的欣赏是需要不断训练和比较的,第一代人由于缺乏这样的锻炼,对戏曲的艺术性是不敏感的,所以,他们只能更多地关注剧情。第二代人是在青年时代接触了电视,这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和比较更多的艺术样式,而层出不穷的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认识和娱乐需要,使他们不再单一地依赖一种艺术娱乐形式。于是,他们逐渐意识到各种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注意到了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性,所以,开始关注戏曲表演问题。到了第三代,戏曲作为一门艺术,其独特性就更明确地为新一代人所认识。这是被电视养大的一代,他们从小接受各种艺术的熏染,对艺术形式较前辈们敏感多了,并有了艺术的自觉意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观众群体。可以说,他们的审美需求将影响着戏曲的发展走向。
 
三、影视等因素冲击下的观众群体变化
 
首先是电影电视的冲击。请看下面的统计数据。
表5 戏曲电影同时公演时的选择
(说明:调查的问项是“如果村里同时演戏和电影,而两边的内容都是您喜欢的,您会选择看戏还是电影?”)
表6 对戏曲、电影和电视三者的选择
(说明:调查的问项是“戏曲、电影和电视,您最喜欢哪一种?”)
事实告诉我们,电影和电视已经抢走了部分观众。连最爱戏曲的第一代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单独问及“是否去看公演戏曲”时,爷爷奶奶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是91.58%和95.16%。和公演电影放一块时,尚有85.06%的爷爷仍选择看戏。然而,将戏曲和电影、电视放一块时,我们发现,坚持看戏的爷爷仅剩70.51%,奶奶也减至87.07%,更别说第二代、第三代的变化了——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了电视。综合三代人的总体情况看,上面三种条件下人们对戏曲的选择分别是64.94%、48.76%和38.22%,递减是很明显的。
其次,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冲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改变了,社会结构也随之被打破,观念改变了,传统习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观众的流失在所难免。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走出农村,或打工或经商,不但自己看不成戏,而且留下更多的“留守儿童”让爷爷奶奶照看,客观上影响了他们有更多的闲暇去看戏。还有部分经济较好的乡民,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里或买房或租房,让孩子到城里读书,已经被排斥在社会日常活动之外的“非角色之角色”(德克尔,1986:163)的老人,自然而然地跟着进城照顾孩子。此外,戏曲进入市场,面临着竞争与淘汰,在同一个方言区,戏金却大不一样,演出水准也就可想而知。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庄显然有更多的机会看戏、看好戏,各村庄的不平衡现象日趋明显。这些都影响着农村的观剧情况。
对于戏曲的前景,担忧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悲观却大可不必。在闽南农村,戏曲在民俗中的特殊地位至少在几十年内是无可取代的。电影不可能制造出戏曲演出时的那种热闹和喜庆,也没有戏曲现场演出时的那种真切感和互动性。晚会倒是有条件营造热闹喜庆氛围,也有戏曲的现场性,但晚会缺乏有一定长度的完整的故事,不能满足人们对戏曲的那种审美期待。
这次调查是比较仓促的,然而在仓促中我依然能感受到乡民们对戏曲的深情。依托于民俗的戏曲演出是不可能天天有的,但只要戏台一布置,几个村的人们都会奔走相告。当然,面对其他艺术娱乐样式的挑战,戏曲要赢得观众,除了要从保持传统、宣扬人情美方面突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俊光]吴歌私情母题及女性称谓原型探佚
下一条: ·[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
   相关链接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中国戏曲志·澳门卷》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闭幕 近19万观众感受“沉浸式”戏曲艺术魅力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杭州拱墅首届大运河戏曲节:让老传统成为新潮流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 博物馆型保护的戏曲样式如何变为动态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