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访谈回顾]赋予传统文化节日新意义
——访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和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作者:搜狐网 西部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8 | 点击数:19110
 



    
传统节日最大创新在于游艺玩乐 保证时间和宣传才能使文化得到传承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比较可行的方案能提供给网友,帮助他们过好传统文化节日呢?

    徐德亮:刚才我们说的可能就是宽泛,失之现实,失之操作性。我很希望中国传统发扬光大,但是你给我一天假,可能我就在睡觉了,而且也不可能大家组织一块儿去祭扫烈士陵园,那这个就不是假期了。 说实话不太可能大家一块儿组织缅怀一下我们的前辈或者缅怀一下我们的父辈,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外地,尤其我这个岁数的人,我放眼望去北京的写字楼里面北京人很少,都是外地的朋友们,他们不可能回去扫墓,也不太可能在家里面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来怀念我爷爷奶奶,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要说这个假期这一天定下来的话,应该是一个放松的节,孩子的节,就是去玩,在这一天我们什么都放下。你经过秋收冬藏,冬三月大棉衣裹着,地上都是冰茬,到郊区去草都青了,心里感觉不一样。

    主持人:这一天用来玩或者出去郊游引出另外一位网友的看法,如果这样的话,五一国际劳动节也可以剩下五天,五天还是可以出去旅游,是不是这样的规定会好一点呢?大家希望有一个长时间的玩而不是短短的一天,北京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到郊外一天肯定是不够的。

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专栏作家徐德亮

    徐德亮: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我一方面希望怎么样,又一方面我希望大家保留七天,我们说的踏青这种玩和出去旅游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概念。我个人非常喜欢户外运动,现在没时间了,天天得说相声,天天拴到剧场了。拿一根登山杖,背一个登山包,穿一身冲锋衣就出去了,京郊有无数的山,有无数的残碑破庙,这种古迹无数,甚至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北海划划船,在北海的白塔映照下去划船,还有动物园亲近一下动物。如果我们是当家长的,希望这天抛开自己完全为孩子着想,带着孩子去北海划船到动物园亲近一下动物,去一下野长城,不建议爬野长城,可以去看看。

    包括有古碑古庙古建筑的地方,去墙根找找野草萌芽出来的那一村新绿那种感觉。给自己一个暗示,你也应该充满活力,跟春节其实一样,阳历新年给我们辞旧迎新的感觉不如农历年给我们的新的感觉。清明也需要把它变成一种暗示,这种暗示不是一天假期就能做到的,而是全社会全体的宣传资源一起来做的,大家一起感受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好好干活儿了,应该出去玩了。

    刘魁立:我曾经问过外国人,你看到月亮有什么感觉。月亮是一个阴柔的星球,因此可以亲近非常美,再多了说不出别的东西来。可是问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你看到了月亮之后你想什么?他马上告诉你,我想到我们家,想到我的家乡,想到我自己的亲人。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就是你刚才说的,一到过年的时候,通常元旦都不叫年,你打杀了一百年,对不起年在我的心理还是那个被你贬低了的春节。道理是一样的,看到月亮的时候,这种特殊的民族的情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传承的文化积淀,这个历史传承的文化积淀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你给它加上它它未必接受,因为在民族心里面这个没有。我们现在看到比如说八月十五为什么中秋节一定要这样做,实际上你看祖国观念、乡土观念、亲人观念、友情所有的这些都在这一天里某种意义上重新呈现出来,把这天假挪到十一里面再多一天何必呢,过去七天现在八天多好,那个我心里有就行了,不行。一定要有时间的保障,这个节日才能真正的在我们的民族传统里面把它保持下来。

    一个是时间的保证,另外确实是宣传一定要到位,一定要跟得上。宣传的力量非常大,当然我们有很多不宣传我们也去,比如情人节,包括圣诞我们都不宣传它,但是所有的人都去买一个红帽子戴上,还有人去教堂听弥撒,其实他不是基督徒,但是他愿意听,这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有,还是宣传的影响,不过不是新闻标题式,不是报道式的宣传,而是电影电视剧。所有孩子看到外国电视剧驯鹿拉着雪橇有圣诞老人就觉得好,这是过圣诞了,但是中国很少有这种典型的文学创作的形象在孩子心里面没有,真是到八月十五的时候,您这个岁数的很有感触,家里人团聚一下,年轻人没有。我想团聚一下回不去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持人:国外一些电视剧包括日本、韩国的很多流行电视剧其中所包含的节日都是国外西方的节日,没有人说端午节我们情侣出去走走,家人朋友聚聚都是挑圣诞,甚至感恩节,小时候感恩节也是非常流行。

    徐德亮:包括现在的万圣节,很多老年人不知道万圣节,现在孩子们都出去买南瓜头、假脸,因为外国西方的节日跟中国节日不太一样,个人化的比较多。因为宗教其实是个人,如果抛开政教合一不说,宗教是个人内心的圆满这些东西。中国的节日大多数和家庭、国家、社会和自然联系在一起,仿佛沉重一点。

    主持人:我小时候感觉很沉重,年轻人觉得文化的压力太大了,但是国外的节日像万圣节、圣诞节大家都是在玩。

    徐德亮:我说了半天希望保留七天,我心里面也是希望按现在的分开一天一天,让你记住今天中秋了。第二个就是我们有这么一天假期了,从宣传各个方面应该把它加以改造,而不是说你怎么这都不懂,中秋是有什么样的典故,过去来说是怎么怎么样,七夕有乞巧、穿针,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们应该赋予它的含义。我们现在这个节日其实也是可以改造的,包括现在的感恩节、万圣节,其实也是结果改造的,在本身宗教的含义当中并不是这样的,外国人可能比中国人会玩,包括万圣节并不是说孩子们出去闹化妆舞会,不是这个概念,而是驱除鬼怪。

    主持人:我昨天打电话给我的留学生朋友,他是美国人,他说他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是改造过的,把很多好玩的因素加进去,这样大家继续去玩,而且在美国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会根据当地的因素。这样看来在我们国家有些地方赛龙舟,别的地方可以组织别的活动,讲讲节日的含义是什么,然后流传开来,甚至给海外的朋友讲。

    徐德亮:包括万圣节、感恩节,我从小时候先觉得好玩,包括去教堂我也去听过,买一个小魔鬼角就觉得好玩,长大之后慢慢看一些书,原来是这种感觉,它很神圣等等,是潜移默化的。希望我们的节日也变成这种感觉,包括清明该是变成一个孩子的节日,就是让我的孩子们去玩,包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这一天给自己放假,我抛开一切东西去玩。八月十五可以变成真心话,因为中国人缺乏的就是真心话,比如我特别觉得我父母难,我也特别想跟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绝说不出来。我相信你也说不出来,当着爸爸说“爸爸您辛苦了”,中国人越这样他越觉得自己假。反倒这一天的时候传统上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团团围坐吃月饼,这一天就是真心的节日,我们抛开自己的一切伪装。

    主持人:我知道刘老是民俗专家,这样做的话传统文化的民俗还有民俗习惯的意味是不是会消淡一些?

    刘魁立:我不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刚才谈到的这个题目可能不是我们今天所可以预见的一个题目,节日本身作为一种传统也在变化,这种变化会适应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应有所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对许多节日的解释也是完全不同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可能根据一个历史时代某个历史故事重新做一番解释,这个解释被大家认可了,觉得这个解释不错,于是大家就传下来,以为起源就是这样。实际上起源完全不是这样,比如说到端午有人说屈原,有人说伍子胥,许许多多的说法,但是实际上这个节远远比屈原或者比伍子胥要早得多,纪念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刚才讲到国外的节日以个人情感的抒发作为核心,或者比较多的是这样,因为踏和我们自己社会的发展历史情况不同,他们更多的要求是个性的外现。作为一个农业社会一定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单位,个人算什么?你没有了家庭个人什么也不是。家庭算什么?个人才是一切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节日也会随着历史发展包括我们现在的社会条件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变化它会有相应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并不是说我们现在预先可以设计的,它是在人们的发展过程中间自己逐渐在变。刚才所说的到万圣节也好,圣诞节也好,还有其它的情人节也好,到农村去看看,他们一无所知。现在的话语权是在城市,我们谈的可能多一些。

    但是实际上看一看,平时我们过年也好过节也好,大家都说你要是到哪儿哪儿嗯去多有意思,因为它还保持着那种情调那种传统。因此在整个氛围里面它就舍不得不过,当然现在我们制订的假日对他们来说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关系也不大,因为说老实话你在农村里面并不根据你那个日历根据假日体系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有你我这么过,没你我照样这么过,实际上过去多少年来我们传统之所以能保持不是靠我们城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靠广大农村我们的父老乡亲在那里保持着这个传统。现在这个传统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文化成果,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我这样想是逼出来的,它不是说现在我们谁头脑发热,现在应该有一点传统。国外刚才所说的这些节日无形的在我们的心目里一点一点侵蚀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我们自己传统节日的位置就少了。过去我们一再被贬低打杀之后,我们几乎对它淡忘了,情感都变了,所以为什么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不是这些年轻人自己不关心,而是因为你一直不让我们去关心它。

    当我们要求有我们自己的一种欢乐,要求有我们自己的一种表现自我的那样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找不到了,我们就只好哪里有就上哪里去,可能像你所说的完全不知道万圣节是怎么回事,在国外还摆着很多大南瓜,而且南瓜很少在这个时候是吃的,基本上是看的玩的,到处都挂那些魔鬼,不断来一个恐吓什么的,这些东西真的觉得好玩。现在可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由于我们自己对传统忽视的原因,由于我们自己缺少一种把自己的文化向世界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来说做出贡献的这种强烈的意识被打杀了,觉得你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贡献给这个世界,实际上我们的节日体系是可以贡献给世界的。你有了对月亮新的观念等于在你的心目里多了一层联想,多了一种情感,有什么不好?这是一种贡献。正因为所有的这些在一段时间里面或者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面缺少,因此现在是逼着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改造我们自己的假日体系。

    徐德亮:传承断代太厉害太严重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搜狐新闻 2007年11月14日19: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安德明 廖明君]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
下一条: ·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