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笔谈]春节春节,怎样才能红红火火
  作者:陈连山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2 | 点击数:11311
 

春节在现代社会的流变 

陈勤建

    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年节,即将来临。全国上下都已沉浸在过年的热潮中,然而这传统的年究竟怎么过呢?现在我们有了五星级酒店提供的山珍海味“全家宴”套餐,却没有了除夕年夜饭家人团聚、热气腾腾、忙忙碌碌的氛围;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却没有了除夕守岁,爆竹烟火的绚烂场景;有了电话拜年,短信祝福,却没有了面对面迎送揖拜、杯觞交酬时的亲切和温馨;有了守卫家中钱财的防盗门、密码锁,却没有了守护我们心灵安宁的古老门神;有了不夜城通宵达旦的万家灯火,却没有了元宵火树银花,灯火阑珊处那惊鸿一瞥。物质的富裕永远替代不了精神的缺憾,难怪人们要抱怨如今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年的味道何以变淡?是因为固有的年节精神旨趣的缺失。在那些逐渐被我们抛弃的传统年俗中,有我们过去生活中存在的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现在,有些生活相比如“年画”“飞帖”,已经淡出历史;有些生活场如祭灶王、跳钟馗几乎绝迹;有的生活流出现了过去与现在的断流,有的虽还存留但也已经堵塞了。想让中国年红火,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疏通整理:从历史中挖掘年俗生活相、在当地营造年俗生活场、在现代恢复年俗生活流。传统年俗继承和传递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诉求,而我们在现代发展中,却不加分析,随意抛弃。

    当然,对过去生活场景的恢复并不是风俗画似的年俗恢复,不是一时一地的恢复,而是真正做到过去与现在相延续,历史典籍与当地风俗相衔接,在再现、还原年俗生活风貌的同时,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年俗生活样式,原汁原味的春节,是否正属你意呢?

    新年,一年的初始。《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年是谷穗成熟的象征,中国人的年曾经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而新年正是在这样一个劳作与休憩的节点上,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渴望在这样一个“行春之仪”的节日里,纵情欢娱,同时也是祈愿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历史上,中国传统的过年不像现在那么单调,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称为“年节”,其间有一系列传统年俗活动,又有多日可单独成节。我们从清代吴中人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看到,从腊月一日扮灶公、灶婆,行古傩“跳灶王”始,至正月十五灯节止,各种民俗祭祀仪式活动有62项之多。人们似乎天天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活动里。我们现在只要恢复其中一部分传统的年节活动,那肯定要比西方的圣诞节热闹得多。

    其实,传统年节的一些祭祀活动,不能因为其间有一些迷信色彩而加以全盘否定。因为这些祭祀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欢乐场景,而且是维系一个民族或族群成长发展的文化记忆,展示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比如年节祭祖,明代的《嘉定县志》便有:“除夕,祀先祖及群神。”江浙沪一些地区民间俗称为“拜太太”。据我所知,每年除夕上海浦东等地民间,“拜太太”的祭祖活动,至今仍在悄然进行。祭祖是纪念延绵个人、族人、国人血肉之躯的祖先。我们称国家为祖国,祖国者,祖先居住的国土。我们说要热爱祖国,就是热爱养育我们并开创国土的祖先。我们为什么不堂而皇之地继承春节祭祖的传统,纪念我们的家祖、族祖、国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就没有遗弃这些传统。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传统的国祖祭祀活动,如黄帝陵、大禹陵等的祭祀仪式已得到恢复,这对我们国人进一步加强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现代的春节年俗,可以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挖掘年俗生活相,营造年俗生活场,恢复年俗生活流,在整个年节系统中组合传统年俗因素,恢复年节生活场景,还原中国传统节俗,让国人在浓浓的年节氛围中追忆逝去的文化,在游览和体验的同时得到吉祥和顺的休闲享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铁梁]春节是遗产吗?
下一条: ·中国人的“年味”在传承中不断变化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