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陶立璠]中国的海神信仰与民间的造神心理
——以福建湄洲妈祖信仰为例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3 | 点击数:19554
 

三、妈祖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价值

  妈祖信仰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从妈祖文化的形成到传播始终离不开她与海洋的关系。妈祖文化的分布主要在中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带有海洋文化的显著特点。其次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涉及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以及华人居住的地区。中国内地远离大海,很少有人信仰妈祖。这说明妈祖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妈祖信仰为核心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妈祖信仰文化圈”。

  “妈祖信仰文化圈”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中国的沿海和台湾地区,外层是东南亚各国和海外华人居住区。特别是海外妈祖文化圈的研究,对了解海外华人社会和信仰,有着重大的意义。

  妈祖信仰覆盖了中国沿海地区。福建的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闻名遐尔的妈祖文化发祥地。千年氤氲的妈祖祖庙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台湾的妈祖信仰是中国妈祖文化圈的又一中心。尽管台湾的妈祖分灵于湄州祖庙,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台湾的妈祖信仰更能体现妈祖文化的人文精神。

  首先,台湾地区的妈祖庙数量多而集中。据统计,台湾岛内有妈祖庙870多座,这显示台湾民间妈祖信仰的兴盛。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文化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澎湖天后宫妈祖前来泉州天后宫祖庙,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这说明妈祖信仰对海峡两岸社会的深刻影响。

  台湾妈祖庙的建筑多姿多彩。每一座妈祖庙,因其创建背景、神像来源之不同,呈现多采多姿的面貌。在台湾,妈祖不但深受民众的膜拜,而且成为惟一的海神,压倒了其他神祇。在台湾沿海各县,都筑造妈祖宫,海船、宗祠、会馆等处大都设有妈祖神龛,虔诚敬奉,祈求平安。

  其次,台湾的妈祖信仰仪式保存十分完整。妈祖信仰是一种仪式文化。人们的信仰活动是通过具体的仪式体现的,失去仪式过程,就等于失去了妈祖文化的灵魂。中国大陆的妈祖信仰,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政治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仪式已经消失或具有了表演性质,它和民众的信仰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特别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妈祖文化只是被当作当地一种文化资源来利用。但是在台湾,妈祖信仰还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它的祭祀仪式至今还延续和保存着原初形态。如台湾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进香活动,可以反映出妈祖祭祀仪式的面貌。

  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进香活动,首推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绕境进香。除了远赴大陆湄州谒祖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八天七夜前往嘉义县新港“奉天宫”的进香活动。香客多达十余万人,往返路途280公里,途经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四个县市。妈祖所到之处,信徒夹道欢迎,顶礼膜拜。而且这些香客主要是来自大甲五十三庄的居民。
   整个大甲妈祖进香仪式分为七个议程,称为“七部曲”,即“启驾”、“坐殿”、“祝寿”、“交香”、“插香”、“回銮绕境”、“添火”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中国民间剪纸中的动物信仰
下一条: ·[陶立璠]傩文化刍议
   相关链接
·[毕旭玲]中国海神信仰产业开发的历史与现实分析·[叶涛]山东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