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狼图腾》虚构了“狼图腾”
——《狼图腾》之谬误与姜戎先生商榷
  作者:朱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16 | 点击数:12891
 

  对考古成果及文献材料的曲解和割裂

  狼书作者主张狼图腾,采取很多手段贬低农耕文化,将其称为“羊文化”,称华夏民族为“羊性格”,将草原游牧文化称为“狼文化”,称游牧民族为“狼性格”。在最新的访谈里(见2008年4月3日《南方周末》)姜戎更进一步提出:“华夏民族事实上发祥于游牧民族”,甚至对考古成果加以曲解。举三个例子。

  在狼书《理性探掘》里,第一,把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说成是狼首龙身,进而认为“在新石器时期原始狼图腾和龙图腾头部颈部完全相同”,从而证明狼图腾早于龙图腾。对考古材料做出这样的曲解,姜戎的根据是两条,第一是个人感觉,P623:“可是让我吃惊的是,那条原始玉龙,根本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龙,而是狼首龙身形象的龙,玉龙的身上没有鳞,也没有爪,头部和颈背完全就是狼头狼颈”,“尤其是头部绝对是狼头。”第二是在个人感觉基础上的想象和发挥,P624:“有些学者说这条玉龙的头是猪头。但是,我认为,从游牧民族的性格上讲,家猪和野猪都不会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崇拜图腾,因为中国西北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是绝对不会崇拜被自己驯服的、或可以被驯服的动物的。只有不了解中国游牧民族性格的人,才会认为中国草原人会崇拜家畜。”从个人对民族性格的片面理解和简单定义出发,在没有考古学根据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出土文物的定性从而为我所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姜戎坚持此说,他起码应该做到的是:1、与现有考古发现成果中同一时期的龙纹样进行对比,指出三星他拉玉龙是唯一没有鳞、没有爪的龙;同时指出没有鳞没有爪的龙一定不是龙的理由;2、如果能举例说明他判断三星他拉玉龙“头部和颈背完全就是狼头狼颈”的根据以及是否有相似考古和文物依据,这样的判断才具有说服力。而事实是,龙形演化史的第一阶段就是夔龙阶段,早期的夔龙大都是既没有鳞也没有爪的夔龙。夔龙期约从良渚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经商周延续到秦汉,以商周的夔龙为代表。而三星他拉玉龙就属于红山文化中典型的夔龙造型,它恰恰说明了红山文化与其他中原文化在特征上的一致性。

  第二个例子是,用大窑文化证明游牧文化早于农耕文化(见狼书《理性探掘》)。而事实是:大窑文化正是农耕文化的遗址。大窑文化发现了大量石锄、陶罐、成排的房屋遗址,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个属于红山文化系列的古代文明遗址在农耕文化的发展上甚至比中原的遗址要早。根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学者的研究成果,距今五到八千年前的蒙古草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是中华农耕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后来由于气候变化,才经历了由农耕到畜牧到游牧的经济和文化形态。第三个例子,关于饕餮纹。在《理性探掘》里,姜戎将饕餮纹也强行解释为狼图腾,理由仅仅是饕餮纹象征恶兽和贪吃,于是饕餮纹等于狼图腾。第四个例子是对史料的任意割裂、断章取义。比如狼书第一节引用的《汉书·匈奴传》中“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如果将这段文献理解为匈奴人对狼图腾的崇拜,那么至少还应该加上匈奴人同时也崇拜白鹿。类似例子在狼书中还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狼图腾”之沙上建塔

  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拥有着恒河沙数一样光辉灿烂的名字和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在狼书里都很少被提到或遭到无视,只是号召人们返回蒙昧时代的兽祖信仰。“狼图腾”这个被生造出来的伪文化在四年里被巨大的宣传攻势强力推动着,这个现象值得思考也值得警惕。

  文明衰落论在东方和西方都焦灼地存在着,寻找其出路的探索是可贵的,著书立说甚至想要提出体系,一定要抱有健康的心态和目的,一定要建立在对常识的足够了解上,才有意义。沙上建塔,最终得到的只能还是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30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义:大文学观下的中国文学
下一条: ·文字与药:柏拉图与德里达
   相关链接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刘程]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巫术意象
·[谌红雨]布依族服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浅析·[黄清喜]论鸟崇拜的升格与降格
·[刘亚虎]中国“姓”“种”“精”“魂”话语体系与族源神话·[苏永前]多重证据视野下的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
·[潘昱州 彭荔 柯小杰]虫蚀纹:中国文字的另类缘起物·[冯智明]瑶族盘瓠神话及其崇拜流变 ——基于对广西红瑶的考察
·[李冬]《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的民族文化解读·[黄郁惠]缅甸蛇郎故事的历史起源探讨
·内蒙古社科院调查发现:蒙古族没有狼图腾·[田波]“生肖”与“初灵”
·[赵海青]商羊舞的民俗文化探析·施爱东:《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
·龙并非中华民族“图腾”·[闫德亮]早期民族融合与古代神话定型
·[王淑媛]试论民俗现象中的杨柳崇拜·[苗书梅]孙作云的楚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