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隋唐卷)
  作者:《中国民俗史》编委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13 | 点击数:13047
 
 

 书摘插图

第二章 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 服饰民俗
  隋唐五代三百年,在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是变化极为显著的一个阶段。隋唐服饰一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中国古代在每次改朝换代时,统治者都要“改正朔,易服色”,这种“易服色”也是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隋唐时期也不例外。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以来,国家长期分裂割据,南北服饰特征各不相同,随着国家统一,随着民族大融合服饰也在不断变化中而趋于大融合。另一方面,隋唐时代社会风气开放,与此相适应的服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性,极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社会风气的开放性与多元化,尤其表现在妇女服饰、化妆方面。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最繁荣昌盛的时期,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特别是丝绸及纺织工艺闻名世界,为服饰争奇斗艳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根据隋唐社会特殊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来探索这个时代服饰特点。

  一、服饰的时代特点
 在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里,“易服色”是改朝换代的象征,每个历史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本来谈的是隋唐时代的民俗服饰,但是我们不能不简述公服与常服的基本区别。服饰不论男女一般都要分为公服与常服,也就是礼服与便装。公服除帝王服装外,还包括王公贵族、大小各级官吏在上朝或各级衙署所穿的服装。特别是大臣上朝时所穿公服又代表着官阶品级,尤为重要,所以也叫朝服。同样妇女服饰也有礼服与常服,礼服如皇后嫔妃、文武百官家庭的妻女在各种正式场合衣着打扮,特别是受朝廷册命的命妇在受封、各种典礼或进宫谒见时所穿戴的服饰。这种“公服”性质的服饰在特定时期是严格禁止一般庶民百姓穿戴。而常服便装则是平时所穿的服装,无高低品级之分,也无特殊限制,官员及其妻女平时可穿戴,而一般普通百姓也可以穿。“易服色”主要是对公服而言。公服与常服便装说起来法令规定严明,界限清楚,但是在实际上互相既有依存关系,又有互相因果联动的内在因素。随着时代变化很多公服又演变为常服,庶民百姓也可以穿戴了,即因时迁而风俗易。隋唐时期民间服饰鲜明的时代特点就是因时空易换而风俗变,所以服饰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出现南北服饰交会融合;另一方面民间服饰可能影响宫中,宫中服饰花样又下传流布民间,都城流行胡服风尚,整个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审美多元化、面容化妆及首饰争奇斗艳。
  ……

版权信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CFSNet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汉魏卷)
下一条: ·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