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4-29 | 点击数:6887
 

三、以谱系性约束“元宇宙”的混沌

  “元宇宙”可以在谱系学说中得到解读,并对其形成的失序产生制约。当虚拟对现实产生冲击,这不仅是世界的失序,也是社会的失序。谱系学说的整体性、互动性与秩序性问题,可以应对世界的失序。这种失序,在谱系学说的整体性的烛照下,只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当整体性的观念得到认同,这种失序也就消失。所以,人神间的亲情关系谱系在昔日是被认可的状态,当人神对立导致这种亲情消失后,再出现这样的人神之恋便一时成为失序。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整体性也是相对的、可调整的。

  “元宇宙”构建的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统一性,是一种人与世界的谱系关系再造。在人工智能不断进步的时代,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所以人的关系世界扩展是可理解的,也是需要建构的。从谱系学的观念看,整体性观照是克服失序的思维框架。

  同样,谱系学说的互动性原则也为现实与虚拟的沟通搭建了桥梁。我们把互动性作为谱系性的存在形式,没有互动就没有谱系。从谱系学说看“元宇宙”,那就是一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互动,通过互动,形成所谓的超越性的“宇宙”。互动既是人的精神消费形式,也是商业的实现方式。良好的互动就是“元宇宙”的良好秩序,否则就是一种结构性功能性的失序。

  与此同时,“元宇宙”谱系的规则与秩序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规则是这个“宇宙”的保障。这种规则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所以,层次性、秩序性、消费者自我的约束性、“元宇宙”构建者的自我约束性,应该在构建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

  “元宇宙”是一个仪式性的世界,还是日常的世界?这是一个问题。

  “元宇宙”是构建现实的幸福,还是粉碎现实的生活形态?这又是一个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着世界谱系的秩序性的原则存在,再大的问题都可以应对。

  当照相术发明,一张亡者的照片带给亲人的震撼不亚于今天的邓丽君虚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照相术的发明就开始了现代的“元宇宙”,因为人们可以将亲人情人的照片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看,甚至放到嘴上亲。这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击破行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跨越时空的需求,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或许,不要太多的时间,虚拟邓丽君又变得不稀奇。所以,“元宇宙”只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今天的“元宇宙”在明天看来就只是小儿科,而当年降神的巫者,就是神话世界的“元宇宙”的生产者。所以与其说彭博社与扎克伯克的所谓元宇宙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如说“元宇宙”永远在路上。夸大“元宇宙”的功效多少有哗众取宠之嫌。

  “元宇宙”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话语,也是神话时代精神的一种复归。它应该是仪式性的存在,能补充现实生活之缺憾,但不是对于现实的替代与逃避。

  “元宇宙”是现实与虚拟世界谱系的构建者,它是一个过程,不存在所谓的建成的那一天。“元宇宙”只是一个对话者的空间,也只是神话时代的人神杂糅的科技版。也许一段时间过后,“元宇宙”会回复到两仪四象八卦那样严整的现实秩序。毕竟,人的现实世界才是最美的世界。“元宇宙”也许会轰轰烈烈下去,也许就是一阵风儿。这个词是否能延续我们不能判断,但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对话将永恒存在。

  (本文刊载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
下一条: ·[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相关链接
·[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王均霞]普通人日常生活指向的手工艺与神话图像叙事研究·[高静]架桥求花:中韩祈子仪式的对比研究
·[赵艳]神树神话叙事的嬗变与多重语境·[王均霞]神话叙事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指向的手工艺品及其制作:文献梳理与研究构想
·[毛巧晖 白蓉]地域秩序与社会记忆的表达·[黄金葵]度化叛逆者的通过仪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