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作者:季中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0-27 | 点击数:7269
 

四、《庄子》对当代工匠精神的启示

  在《庄子》一书中,“技”并非专指手工艺,掌握高超技艺的人也不限于工匠。但是,庄子显然意识到了最为实用的“技”暗含着一种非功利的审美精神,社会地位极其卑微的匠人可以因为领悟了“技”的形而上意味而获得精神独立、价值逆转,甚而傲视王侯。庄子的技艺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工匠精神有着重要启示。

  所谓工匠精神其实是对理想型工匠的期许,因而,理解工匠精神的关键在于理解理想型的工匠。在庄子笔下,理想型的工匠有三个特征。其一,理想型的工匠不是普通劳力者,他们掌握着系统的专门知识。其二,理想型的工匠是专注于技艺本身的人。其三,理想型的工匠是具有审美精神的人。

  在古代社会,人们并不看重工匠所掌握的技艺知识。但庄子不同,他认为工匠们的技艺是“道”的一部分,掌握技艺知识是足以与王侯平等对话的。庄子还认识到,工匠们的技艺是一种身体实践知识,必须长期亲身从事之。在《天地》篇中,庄子说:“能有所艺者,技也。”杨柳桥把此处的“艺”译为“创造”,陈鼓应译为“专精”。笔者认为,解释为“亲身从事”也许更为妥帖。“艺”本意是植物栽培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埶,种也。从坴、丮,持亟种之。”就此而言,“亲身从事”更近于“艺”的本意。庄子对工匠及其技艺的理解是超越他那个时代的。直到晚近,人们才认识到,技艺是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波兰尼(Polanyi)称之为“隐形知识”或者“意会知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身体经验智能和逻辑抽象认知智能同等重要。任何复杂的手工操作技能都不可能仅仅通过理论性课程学会,都必须在亲身实践中领会,逐渐习得。也就是说,技艺这种知识在人类知识结构中并非处于低位,它具有理论性知识或规范性知识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庄子认为,出神入化的技艺来自专心致志,来自“非钩无察”“指与物化”的精神境界。这无疑切中了工匠精神的要害。理想型的工匠往往具有极其专注的精神,也就是不为了别的原因而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一种精神。正如理查德·桑内特所言,“匠人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人的境况,那就是专注”。桑内特所谓的专注,是想要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专注之心,即有心专注的专注;而庄子认为,真正的专注,是无心专注的专注,是心无外物、同于自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专注状态。柳宗悦可能领会了庄子的这种技艺美学思想。他认为,经年累月地反复,匠人的手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他们的制作“与其说是人的制作,还不如说是自然之作”。柳宗悦这句话完全可以作为庄子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的注释。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面对的纷扰、诱惑很多,其实很难做到“无心的专注”。对此,庄子在《大宗师》篇提出了“撄宁”概念,认为“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也就是说,恰恰是外界纷扰,可以成就宁静的内心。对于工匠来说,此间关键在于,要体悟过“技”的审美境界,只有经历过审美的高峰体验,才能真正超越外界纷扰。

  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提出“至人无己”。理想型的匠人由于专注于技艺本身,心无外物,甚而达到了“忘己”“无己”的状态,他们可以说是“至人”。在这种精神极其专注的状态中,匠人超越了现实的利害关系,已然达到了纯粹审美的境界。对这种纯粹审美境界的自觉就是审美精神。在《庄子》一书中,那些侃侃而谈的匠人显然是有这种自觉性的。正如上文所言,这些匠人所领悟的“道”,其实就是审美的精神状态。审美精神对于理想型的工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审美精神意味着身心自由,也就是庄子在《山木》篇中所谓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境界。而现代艺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只有在身心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有所创造。在《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直接讨论艺术创作与艺术个性等问题,但其在论道过程中往往涉及这个问题。比如,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提出,大道流行,旨在让天地万物各尽其性,即“使其自己也”。也就是说,“道”的要旨就在于保全个性。庄子甚而已经认识到,只有身心自由,才能真正保全个性与创造性。在《天地》篇中,庄子进而提出,“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所谓“举灭其贼心”,就是要超然物外,无功利之心、算计之心;所谓“进其独志”,就是让独特的个性、创造性有所表现。遗憾的是,庄子虽然主张“使其自己也”“进其独志”,但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两点主张的超越时代的伟大意义,未能展开论述。在庄子那个时代,人们并不褒扬工匠独出机杼的创造性。《尚书·泰誓下》以“奇”“淫”二字修饰“技巧”,称为“奇技淫巧”,就暗含着对技艺创新的否定;《考工记》提出,手工艺乃圣人所创,工匠的本分是“守之世”,即代代承袭。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工匠与精英文化谱系中的艺术家不同,前者重视实用性,后者强调非实用性;前者重视传承,后者强调创新。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二者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被填平,理想型的工匠也是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把艺术个性与独创性放在首位。如果一定要区分理想型的工匠与精英文化谱系中的艺术家,笔者认为,无非是秉承的传统与进行艺术创造的材料不同而已,二者本质上都应该是掌握专门知识、沉浸于艺术世界、展现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创造性的艺术家。

结语

  在中外美学史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培根,先秦的孔子、庄子、老子、墨子等诸多思想家都提到了技艺与审美的关系问题。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庄子的技艺美学思想无疑是最为系统、最为深刻的。他首先意识到了技艺本身的审美价值,发现了“大巧”的秘密在于精神专注,将“技”与“道”相提并论,提出了“道进于技”“技兼于道”等命题。尤为难得的是,庄子从“道”的视角出发,把工匠与王侯等而视之,认识到了工匠的技艺本身就是一种独具价值的专门知识,明确提出社会身份卑微的工匠可以因“技”见“道”,因“道”而获得精神独立。庄子对技艺与工匠的认知,显然已经触及了工匠精神的内核,所谓“举灭其贼心”“进其独志”“使其自己也”,其实说的是理想型的工匠必须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艺本身,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独立精神,进而保全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成为精神自足的艺术家。

  (本文刊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下一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
   相关链接
·传统工匠精神的当代演绎·田世信的“大匠之作”
·陶然居:用工匠精神 传承榫卯结构·[李若峰]川剧传承,工匠精神犹可用
·[乌丙安]手工技艺和人类共存亡·激活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工匠精神入选今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与技艺如何薪火相传
·徽州工匠的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山西工艺美术发展提倡“工匠精神”
·最早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现在去了哪里?·工匠精神与彝族文化:大方漆器手艺人的坚守
·杨义:庄子是谁·[陈引驰]难以置信的“创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