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坛茹]本雅明手工理论的文化阐释与审美向度
  作者:刘坛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27 | 点击数:6132
 

  四、本雅明手工文化的审美向度

  本雅明的手工理论,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蕴含着浓郁的审美思想,如现象学美学、身体政治美学、生态美学等,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审美价值内涵,对中国当代美学建构具有启发作用。

  一是手工劳动蕴含有现象学美学思想。西方的现象学主张“回到事物本身去”,主张“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在关于世界和合理性的概念中结合起来”[46]。它希望能够消除和弥合传统哲学中,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身体、主观与客观等之间存在的分裂和矛盾。具体体现在手工劳动,主要表现为手心合一、技道合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手心、技道之间是辩证一体的。手工艺人只有经过长期的揣摩、体悟和手工劳动,才能孰能生巧,做到心、手、器的统一,也才能道进乎技。在《庄子·达生》篇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47]意思是说,手指可以画画,与用规矩作画非常符合,而且,这种手指作画并不借助于思考,依靠的是长期的锤炼,已经能做到心手合一。“道进乎技”依靠的也并不是逻辑思考和分析,而是道,是对于事物自然规律的熟练参悟和娴熟掌握。《庄子》的“庖丁解牛”篇便讲述了庖丁之所以具有高超的宰牛技术,是因为他对于牛的肌肉骨骼等自然规律已经在心中熟练掌握,再经过反复实践,终于达到得心应手。所以,宰牛时才能够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便论述了能工巧匠贵在知晓造物世界的深处奥秘。他引用瓦莱里的话,论及了一位专工丝绣人像的女艺术家:“艺术观察庶几可以达至神话的深度。被观察之物失去了它们的名字。光与影交织成诸多独特的体系,提出众多各不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不依赖于知识,也不出自于实践,其存在和价值完全是源自某人——此人天生便可以洞察这些问题,并在其内在生活中将它们呈现出来——心灵、眼睛和手的和谐”[48]。这段论述将手、眼睛和手合为一体,相互依存,形成一种实践。这种实践与庄子的庖丁解牛思想是一致的,体现出了鲜明的现象学美学思想。

  的物时间。由此看来,本雅明笔下的身体实际就是传统时间的代表,而手工劳动无论从工匠的日常时间还是精神时间而言,都代表着传统时间:“在行为感受层面,工匠精神通过钟表时间的手作叙述而感受到对时间的专注,并体验到生活的时间价值;在生命体验层面,工匠精神就是通过手作叙述而体验到思想时间二是手工劳动蕴含有身体政治美学思想。本雅明重视手工劳动,对手工充满深深的怀恋,实则源于他的身体政治美学。在本雅明看来,现代启蒙理性和工具理性代表着一种线性时间,带来的是灾难和废墟。而要抵抗这种线性时间,必须采取一种回溯的姿态。这种姿态既是精神的,更是身体的。按照阿多诺的说法,对启蒙理性和同一性的批判是对客体的优先性的探索,这种客体要素表现为物质,即身体经验,因为“肉体要素作为认识的非纯粹认知的部分是不可还原的”[49],身体要素会让人们认识到“痛苦不应存在,应该有所不同”[50]。这实际上是说,个体的身体要素具有不被同一性认识完全统摄、抽象的特质,从而能够作为一种异质经验去抵御启蒙理性的暴政。而本雅明实质就是以这种异质的身体经验,去抵抗现代工具理性的异化。例如,在《德国悲悼剧起源》中,通过阐释悲悼剧中变形、受难的身体,形成一种废墟美学,可以从废墟世界中寻找到希望和意义。在在《巴黎拱廊街》中,以闲逛者的行动身体时间去抵御大潮汹涌或社会时间的生命价值”[51]。而现在,手工劳动所依赖的传统时间,遭遇到现代时间的冲击,手作文化被机器文化所取代,并且,只有通过传统时间的磨练,凝聚在手工劳动中的价值,也被现代时间所消解。更重要的是,主体在现代机器生产时间中,身心严重异化,成为不完整的人。而手工劳动,则可以通过“手与脑的协调运动、手与工具的亲密结合,使人的包括理性和感性的丰富的性灵,人的交融着社会文化因素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体验,有可能完整而全面地、自然而流畅地抵达人工形式的表层和深层,从而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确证”[52],使人的精神和感性和谐,成为“完整的人”。马克思对手工劳动的这种性质已经有所肯定:“正因为如此,所以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对于本行专业和熟练技巧还有一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达到某种有限的艺术感”[53]。而这可以说,就是本雅明重视手工劳动的重要缘由。

  三是手工劳动蕴含有生态记忆思想。生态记忆作为一个概念,源于生态环境史,是指过去发生的生态事件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遗留的痕迹,对群落的发展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其实,在人的精神和情感领域,也存在生态记忆: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时,在人的内心深处,往往会萌生出一种回望的情感,即在已逝的某些记忆中,重温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以此对抗现代工业社会,抚慰内心的生态裂痕,寻觅诗意的栖居[54]。而在本雅明看来,传统的手工劳动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和谐精神。例如,本雅明认为,精美的手工作品都需要虔敬劳作,经历过不急不慢的自然过程,才能尽善尽美。这一“不急不慢的自然过程”,实际上道出了,手工劳动一方面要遵循并主动去探索手工材料创作的内部规律,探索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手工劳动要合乎手工艺人的身体劳作节奏,即“劳动行为的次第节奏、动作运力总是顺应天时、随和人情,与天、地、人保持动态的和谐”[55]。只有手工劳动者和劳动对象都保持一种合乎生态自然规律的过程,才能成就器物之美。此外,本雅明认为,现代人虽然努力制造儿童玩具,但并未能得到儿童青睐。原因在于,原始玩具注重的是整体设计和制作,而现代玩具制作,运用的是模块化方法:先分别生产玩具构件,再进行组装。这是注重现代工具理性的方法,与儿童自然的、整体的思维并不符合。所以,现代玩具才会被儿童抛弃。本雅明还认为,以手工制品装饰起来的室内居所,能给人带来场所感。而场所感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本身就具有生态美学的价值。由此来看,本雅明通过对于手工劳动中蕴含的生态美学价值的挖掘,实际上是他试图通过生态记忆,来对抗和弥补现代性危机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裂痕和矛盾。

  (本文原载于《文化与诗学》2017年第2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19-06-20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下一条: ·[曾玲]“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
   相关链接
·[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中秋节里的“兔儿爷”:祭祀神仙变成儿童玩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