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作者:宋俊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30 | 点击数:7084
 

四、戏曲学校教育及其存在问题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有了各种学校教育,包括私学、官学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则是与近代工业革命、现代化发展进程相联系在一起,采用班级授课制,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察方式等是其基本特点。

  我国传统戏曲纳入学校教育,也是近代以后才有的事情。戏曲社会传承中的家族传承、戏班传承和教坊传承,有些做法已经与学校教育十分接近,如戏班传承中的科班教育,在组织结构、教师聘用、学生招收、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已经十分类似学校教育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北京喜(富)连成科班是组织最规范、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班,培养了包括梅兰芳、周信芳在内的一批优秀的戏曲演员。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唐伯弢《富连成三十年史》、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始末》(见《京剧谈往录》)等都对这个科班进行了介绍或研究。除此之外,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在陕西西安创办的“易俗伶学社”也是一个类似戏曲学校教育的组织。“新剧社以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为宗旨,招收之艺徒,一面学文化,一面学艺。剧社与学徒合而为一,故定名为‘易俗伶学社',以‘伶'、‘学'二字区别其他专一营业社团。”易俗社有严格的组织,但不同旧式科班,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制;也象旧式科班一样,学生由社内统一命名,但不象科班那样安召辈分、级别,而是按照学生姓氏、小名等。尽管喜(富)连成科班、易俗社等已经十分接近现代学校教育了,但与现代学校教育仍有本质差别。如果说喜(富)连成科班是现代戏曲学校教育的雏形、易俗社是从“科班向现代教育方式过渡情况”的话,那么此后出现的“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就完全进入现代学校式的专业教育了”。

  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创办于1930年,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是作为“中华戏曲音乐学院”的分院即“南京戏曲音乐学院”的附校,简称“中华戏曲学校”,后又改名为“私立中国高等戏曲职业学校”。据该校学生王金璐《回忆中华戏曲学校》记载,该校设有校长、副校长、教务处、训育处、实习处、事务处、戏曲改良委员会、校医等,教师分为老生教师、武生教师、小生教师、旦行教师、老旦教师、净行教师、丑行教师、武功教师、昆曲教师、音乐教师、文化课教师,设歌剧系(即戏曲系,以京剧为主)、音乐系和话剧戏三个系,学制七年,男女学生兼收。校长为焦菊隐、金兆棪。从1930年创立到1940解散,学校共培养出“德”“和”“金”“玉”等五届三百多名学生。

  戏曲的学校教育,包括专门培养戏曲编演人员的戏曲学校、戏曲学院,也包括开设戏曲课程的非戏曲专门学校。戏曲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戏曲的专门人才———艺术意义上的戏曲人才,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戏曲传承人———把戏曲作为自己民俗、艺术与文化生活一部分的人。

  1949年10月2日,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10月下旬更名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田汉任局长,并提出将四维三分校(田汉于抗日战争初期在广西创建的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习称四维戏校)归属戏曲改进局的建议,后报请周恩来总理和周扬部长批准。1950年1月28日,戏校被命名为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局长田汉兼任校长,并委派史若虚为教务长,李紫贵为教务主任,曹慕髡、徐特等人均参加了戏校的建设工作,校址暂设东城区北池子草垛胡同。1950年5月迁至西城区赵登禹路新校址。1951年4月,戏曲实验学校划归中国戏曲研究院,王瑶卿任校长。1952年11月更名为“北京戏曲实验学校”。1954年5月中旬归属文化部,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改为大专学制,更名为“中国戏曲学院”,史若虚任院长。

  除了中国戏曲学院外,从1949年起,我国各地还建立许多戏曲中专学校,“至1957年全国已有包括京、昆、川、湘、同州柳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8个剧种11个戏曲学校”。1958年戏曲学校增至21所,1959年增至32所,1960年下降至23所,1961年又猛增至58所。文革期间戏曲学校被关停,1978年后恢复的戏曲学校约30所。

  我国的戏曲学校除了专门的戏曲学校、学院外,还包括一些普通大专院校。著名词曲家吴梅是最早戏曲引入现代大学课堂的学者,1922年至1937年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主讲词曲,把昆曲引入大学课堂。在吴梅及其弟子的影响下,许多大学如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都开设戏曲文学、戏曲理论或戏曲史的课程。到了今天,国内几乎所有大学的中文系都开设了戏曲方面的课程。戏曲教育已经成为大学中文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上所述,我国的戏曲学校教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戏曲专科学校、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培养戏曲演出人才为主;另一类是开设戏曲课程或专业的普通高校,则以培养戏曲理论研究人才为主。它们都是在戏曲社会传承尤其是科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是废除了科班打骂体罚陋习,提倡启发教学;二是坚持剧目教学;三是强化基本功训练;四是重视舞台实践;五是加强文化课、戏曲史与戏曲理论学习;六是强调学员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七是编写统一的教材;八是建立了从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体系等。

  诚然,戏曲学校教育为我国戏曲传承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演员、导演、编剧和管理、研究人才,使得戏曲表演和研究水平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庸讳言的是,相对于社会传承,戏曲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偏重戏曲的艺术、文学教学,而对戏曲的民俗和文化教学相对薄弱。前文已述,戏曲在我国至少有民俗、艺术和遗产三个层面意义,戏曲专门学校、学院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上侧重培养学生编、导、演等戏曲技能,普通高校则侧重于戏曲文学经典的欣赏与研究,而对戏曲作为族群性、地域性民众的民俗生活、文化遗产的意义相对薄弱,使得戏曲传承愈来愈远离民众的土壤。

  第二,学校教育限制了童子功训练和手把徒弟、私塾徒弟等传承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基本功训练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师生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方式传承戏曲的机会大大减少,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我国戏曲艺术表演精髓的领悟。

  第三,学校教育虽然在理念上强调因材施教,但统一的教材、大纲和班级授课制,以及大量的公共文化课、理论课的安排,使得因材施教很难得到彻底贯彻。共性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四,专门的戏曲学校、学院虽然在课程设计中也安排了编、导、演的实践教学,但由于学校与戏曲表演院团的分离,加上各戏曲院团演出的减少,使得学生真正实践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孙正国 熊浚]乡贤文化视角下非遗传承人的多维谱系论
下一条: ·[宣炳善]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相关链接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