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周帆 黄守斌]侗戏——柔性的力量
  作者:周帆 黄守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24 | 点击数:8746
 

  注释

  [1]《明史》卷三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97页。

  [2]《清世祖实录》卷一二六“顺治十六年已亥五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8页。

  [3]吴大旬:《清朝治理侗族地区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4]贺永褀:《漫论侗戏的艺术特征》,载《怀化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5]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试探》,《侗学研究》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6]杨通山:《侗族民歌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7]廖开顺、石佳能:《侗族“月亮”文化的语言诠释———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载《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

  [8]刘景慧等:《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载《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9]李瑞歧:《贵州侗戏》,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0]《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11]杨通山:《侗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页。

  [12]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载《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

  [1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14]转引自朱慧珍《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15]金重:《神人交错的艺术———西南民间戏剧与宗教》,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16]马军:《侗戏几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之我见》,载《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17]欧俊娇:《侗戏风俗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原文载于《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遗产的活态流变
下一条: ·[徐新建 王明珂]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
   相关链接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吴娟]体例、辅歌与附文:侗戏《珠郎娘美》剧本变异性之研究
·[杨雨点]文旅融合背景下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刘梦颖]社会流动背景下侗族掌墨师的工匠角色转型
·[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
·[杨雨点]试论侗族傩戏“咚咚推”中的“抑巫扬医”现象·[吴照辉]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侗族大歌的传承现状研究
·[潘永华]非遗语境下的侗歌传承的新模式—侗乡歌会·[郎雅娟]侗族说唱文学的叙事特征
·工匠精神与技艺如何薪火相传·[彭庆军]论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组织的创造性转化
·百年侗戏述说百年故事·广西柳州侗族建筑营造基地揭牌成立
·160年前侗族“款首章”现身贵州黎平·[莫光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
·吴品仙:无偿传歌40载 侗歌声飘海内外·[徐赣丽 郭悦]当代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