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张多]从哈尼梯田到伊富高梯田
——多重遗产化进程中的稻作社区
  作者:张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23 | 点击数:7511
 

  四、“一带一路”语境中的多重文化遗产统筹保护

  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旨在整合各种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那些多重遗产化项目交叠的社区提供更为统筹的保护方案。这些遗产保护项目,不仅包括UNESCO层面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工程”,UNAFO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也包括国家政府层面的文化保护措施。针对多重遗产交叠的社区,如果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源分散而不集中,很容易造成社区文化保护工作的片面化、分割化。

  同为“一带一路”区域的稻作梯田,中国与菲律宾完全有条件就文化遗产保护展开国际合作。目前,伊富高梯田曾经面临的梯田退化问题同样考验着哈尼梯田。多重遗产化确实为哈尼梯田社区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各个层面的文化遗产体系都有其独立体系,互难兼容,这就分散了社区投入梯田保护的力量。例如,非遗不强调本真性①,而世界遗产则有“本真性”的要求,这两者的文化保护思路有差异。再加上“农业文化遗产”着眼于农业适应性,和前两者又有差异,因此只有抓住各个保护体系的通约项,也即对社区作用的突显,方能彼此兼容。而在这方面,菲律宾伊富高梯田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总的来说,不同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初衷可能不同,有些基本理念甚至有冲突,但大都认同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这个前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UNESCO大会将其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15]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为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丰富,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样性。哈尼梯田与伊富高梯田社区已经在多重遗产化进程中获益,正是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典型案例。中国、菲律宾的稻作梯田为当代人类发展提供了一种以山地水稻耕耘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方案,蕴含着数千年历史积淀下的生计、宗教、艺术、技术、口头传统。而当下稻作梯田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就是“文化景观遗产”“非遗”“农业遗产”的彼此对接协作,共同推动基于社区的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

  从“一带一路”的大框架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在具体社区中交叠的情形非常多。比如同为古城类遗产,丽江纳西族社区同时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国家级非遗”等名号;意大利那不勒斯社区同时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世界文化遗产”等名号;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社区同时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世界文化遗产”等名号。这些社区的文化保护工作不可能将每一项遗产体系分割对待,但是各个体系之间的对接又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加强在社区层面的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有重要现实意义。当然也有学者指出《非遗公约》中的“community/社区”这个概念,更核心的意涵是指“文化共享意义上的共同体”[16]。而文化共享恰恰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点,共享不仅是地区、群体间的文化共享,也理应包含文化政策、文化保护体系之间的共享。

  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中,文化交流与合作被提升到极高的高度。“一带一路”将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而文化交流重在为全球治理提供自己的方案。文化遗产化的追求并不是要传统文化固守原样不变,而是在遗产框架下合理发展。遗产化在全世界的推进已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进程,这也是人类迈向信息社会和命运共同体的必然结果。菲律宾稻作社区多重遗产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哈尼梯田以及其他水稻梯田遗产地提供了重要启示,生动诠释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而菲律宾、中国稻作梯田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经验,则为基于社区的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实践样本与国际合作基础。

(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均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与社会性别角色再生产
下一条: ·[安德明]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袁瑾]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织文化交互传播机制研究·[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程瑶]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 暨“一带一路”与河北传统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
·[戚剑玲]文化涵化与地域认同的庙堂表征·[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
·北师大文学院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马千里]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中的社区参与研究·[李耕 张明珍]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延展与共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