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鞠熙]清中期城市社会的差序格局
——以北京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中丧葬礼俗实践为例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3 | 点击数:7057
 

  同时,葬礼也是人际关系秩序重新调整的时期,这种调整尤其集中在差序格局的同心圆内部。中国传统文化一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越靠近圆心处的圆圈内部如果产生了矛盾,越应该对外层圆圈保密,以此形成一个似乎封闭的人际互动网络。理想状态下,每一圈层的矛盾,都应在本圈层内部解决,即所谓“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如果圈层内部无法解决矛盾呢?葬礼集合了同心圆的各个圈子,处于最底层的无法发声的弱势群体,便会选择这一时期暴露矛盾,以期获得帮助,虽然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承担更严重的伦理指责,但却几乎是他们反抗的唯一手段。穆齐贤在师母葬礼上所遭遇的钟嫂闹事一出,便是如此。

  因师母病重,从道光九年(1829)年二月起,穆齐贤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师母家探望,但在师母病逝之前,从未提及钟山英的妻子——他称之为钟嫂的人。直到师母去世后,钟嫂与二弟媳的矛盾似乎突然开始激化。在“办三日”(即亡者逝后第三天,举行葬礼中最重要的“送三”仪式)的那天,穆齐贤记录到:“晚,因钟嫂不予谅解,闲聊良久。与阿七大爷、海二舅谈论亲自劝解等事,我等彻夜未眠。”[21]在和尚诵经做法事的气氛中,穆齐贤并没有如经典人类学家所描述的,在象征性的宗教仪式中,完成了对死亡的想象和理解。他一直在与同来参加的亲友们讨论如何解决师母家庭矛盾的问题,他并不担心仪式是否有效、死者的魂灵是否得到了安抚,在他看来,活人之间的矛盾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钟嫂似乎只是初步展示了她的不满,然而亲友或有话语权之人的劝解并没奏效。到了2月16日,穆齐贤再次来到师母家时,“看得钟嫂似中疯魔,沸反盈天”。民俗学者李慰祖在《四大门》中生动地描写了家庭妇女们,如何通过表演“大仙上身”或“发疯”来改变家庭地位、社区地位与社会关系。[22]此处钟嫂的“疯魔状”与李慰祖所述非常相似。穆齐贤也很清楚,钟嫂的反常行为并不是真的病了、疯了,或者被“上身”了,“乃与伊二弟媳不相能之故也”。只不过,只有“发疯”的表象才能将内部矛盾揭露出来,引起外层亲友的注意。3天后,钟嫂“仍未见好”,穆齐贤于是去往阜成门外钟山英岳父母家,请钟嫂的娘家人前去帮忙劝解。家庭内部矛盾至此被公开。然而娘家人出面后,钟嫂的心病仍然未去,“疯病”还是未好,2曰21日,“钟嫂竟着丧服跑回娘家”。守丧期间,身为亡人媳妇本应尽哀,钟嫂此种行为引起穆齐贤等人的极大不满,他在日记中谴责到“诚非理事也”。第二天晚上的“伴宿”之期,当着所有亲友之面,“钟嫂复吵闹一夜”,这无疑是把家庭矛盾闹得尽人皆知。然而或许正是因为钟嫂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她与弟媳之间的矛盾也最终得到了解决。百日之后行除服礼时,穆齐贤记录的同行人员名单中,并无钟山英的二弟及其二弟媳的名字,可能当时二兄弟终于分家,也就不必再同行上坟之故,而钟嫂之“疯病”也再无记录。

  分析葬礼中人际关系的变动甚至矛盾,更有利于让我们理解:实际交往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永远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同心圆式的差序格局,确如费孝通先生所精到比喻的,像水纹一样动荡起伏而非一成不变,在“传统”社会中也同样如此。

  总之,本文以清中期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中所记录的葬礼情况为例,集中在丧服、礼金,以及动态人际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清中期北京内城旗人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本文发现,虽然日记作者穆齐贤生活的时代——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在一般概念中常认为仍是“传统”社会,但就北京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化程度很高,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社会而言,人际网络与社会关系只在大致上遵循“差序格局”的原则,以“直系亲属—五服内亲属—远亲近邻”的顺序,按同心圆的方式排列开去,但同时也并不完全符合“差序格局”的理想模式。人际交往的核心层不完全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决定,市民通过拟亲属称谓确定自己的核心关系网,并通过服丧制度将这种亲疏远近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人际关系的网络也受到社会身份分层与经济地位分层的极大扰动,已经形成了与社会学者在现代社会中观察到的“锯齿状差序格局”非常近似的现象[23]。并且这种锯齿状的扰动不是个案或特例,而已经是深入人心的社会规则,与“五服”等制度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制约能力。这表明,这一情况绝不是现代社会新出现的现象,学者在观察当下中国时,必须区分“城市化”与“现代化”两个概念的实际含义,当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大变动,不一定来自于“现代性”的变革,而恰恰可能是中国“传统”自身的发展或延续,例如乡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最后,以葬礼为代表的礼俗实践不仅是上述人际关系原则展演的重要舞台,也是社会关系结构确定、强化、扩展,或是崩溃、重组、解体的重要时机,正是透过葬礼礼俗实践,我们看到差序格局的静态呈现与动态更新。

(原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孙邦金]照明方式的变革与中国传统昼夜时间生活的近代转型
下一条: ·[刘晓春]从柳宗悦到柳宗理——日本“民艺运动”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相关链接
·[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郑芩]差序格局的信仰图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智库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成功举办
·第三届 “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阎明]“差序格局”探源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董磊明 李蹊]人情往来与新“差序格局”
·[鞠熙]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生活实践·[方旭东]从差序格局到差序场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董晓萍]北京城市社会的民间水治
·[萧放]东岳庙与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