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顾春军]江南社会生活对“话本小说”创作的影响
——以话本小说《崔待诏生死冤家》为考察对象
  作者:顾春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2-06 | 点击数:14440
 
程朱理学虽然在明清两代桎梏了妇女,可在宋朝从来就没有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首先,两宋党争不绝如缕,激烈的党争,就很难在社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主导思想。
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来说,在宁宗朝,因与权相韩侂胄的对头赵汝愚友善﹐朱熹也陷入了所谓的“庆元党案”,朝廷订立伪学逆党籍,待制以上十三人,其中就有朱熹,他甚至被人批评为“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盖指熹也。”(《宋史》卷三九四)等而下之,流言蜚语,最后竟然将一些不伦之恋的故事栽赃到朱熹头上。
 
南宋的理学就在这样的语境下延续着,在士人阶层中,它迅速弥漫并形成风尚,在政治主流的打压下,始终处于边缘,在民间知识界,它已经拥有舆论权力,已经构建了相当的公共空间,而在政府权力中枢,在实用的政治运作中,它始终没有发言权[8]。
贞洁观念虽经程朱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社会风俗,总是旧势力的原子战胜,所以实际上宋代的离婚再嫁,尚觉容易。程子家有再嫁的妇人,何况其他[9]。 
 
其实,即使是程颐,虽然提出了“饿死是小,失节事大”的意见,他也没有否认妇女的再嫁权利:
 
“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 [10]。
 
之后,二程的继承者朱熹为其辩解说:“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11]。 
所以,程朱理学并没有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整个南宋社会,呈现出来的就是纵情声色的狂欢,从朝廷到市井,弥漫着纵欲的思潮。即使是统治者,也参与到这种大狂欢中,比如史载宋仁宗在上元节观看妇女裸体相扑一事:
 
宋嘉佑间正月十八日上元节,上御宣德门,招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裸体相扑者,亦被赏赍。上有天子,下有万民,后妃侍傍,臣僚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何以隆礼法示四方乎[12]?
 
这样公众场合的艳情表演,往往会使人想到酒池肉林的商纣王,与传统儒家的道德要求,背道而驰,更不要说大谈纲常淫贞之论的理学了。针对这次观看,司马光上书劝谏宋仁宗说:
 
“臣窃闻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赍。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 [13]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宋两代之纵情声色更是隔代相传,包括韩愈这样甚有清誉的士大夫也用药石以助性欲:
 
今贵公子,多畜姬媵,倚重于区区之药石,伐真气而助强阳,非徒无益,反以速祸。虽明理君子如韩退之,有所不免,情欲之不可制如此。故士大夫以粉白黛绿丧身殒命,何可胜数!前覆后继,曾不知悟,射工狐狸,工于迷人,正自不能不尔。呜呼!安得广成子之术告之哉[14]!
 
《金瓶梅》一书,是以南宋社会生活背景来叙写明朝故事,有研究者称该部小说是“中国16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李时人《金瓶梅新论》,学林出版社);但应该看到,兰陵笑笑生之所以以宋代为背景演绎故事,而非其他朝代,这就说明:在明朝文人的视野中,就社会的淫靡风气来看,两个朝代颇有一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剑波 刘琪]私人生活、公共空间与信仰实践
下一条: ·[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
   相关链接
·[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
·[黄亚欣]宣卷艺人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与江南宣卷传承的自生性·[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郝佩林]地缘·社群·秩序:近代徽州地方戏与山居江南人文生态·[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
·[彭庆鸿]情礼交融: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社会交往 彭庆鸿·[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陈泳超]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
·[王华龙]宋代武成王庙中赵充国陪祀初探·[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
·[余红艳]明清时期江南生育文化与“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传播·[张玉观]建国七十年,江南农村婚俗变异性调查
·[席建立]简析江南运河岸少儿游戏之蜕变·[王雨蒙 秦天碧]《倦游杂录》中南方特殊的饮食习俗载录
·[唐茹玉]试论江南民俗对瞿秋白的影响·[刘凯绮]论《游宦纪闻》中的风土人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