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作者:王建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30 | 点击数:9171
 

  五、结论与展望

  以上,笔者围绕理念与目标、格局与课题、继承与创新、实践与拓展四个主题,扼要论述了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宗教研究,在吸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同时,还应该有一个源于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脉络的理论平台,在合理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去创新和拓展,建构我国自己的民族宗教研究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在本文中,笔者只是根据自己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建构需要,强调了继承和利用费孝通民族走廊、林耀华经济文化类型这两个中国民族学整体理论的重要意义,展示了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模式在民族宗教研究实践中的可行性。可以肯定,我们在继承、创新和拓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理论平台和需要考虑并实施的拓展途径。

  笔者还认为,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创新不能只拘泥于对中国学术传统的继承,我们还要对国外人类学理论加以引进和利用。笔者所推介的宗教文化类型,正是在西方人类学有关宗教文化融合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宗教文化类型理论不但能够解决民族学人类学中历史与现状研究相互脱离、静态与动态研究无法并进的问题,也能为我们的宗教文化融合研究提供一个兼顾整体把握和个案研究的理论视角及方法论前提。

  注释:

  ① 参见王建新:《宗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年第2 期。

  ②参见C. K. Yang ,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1 。

  ③参见李亦园:《新兴宗教与传统仪式——一个人类学的考察》,《 思想战线》1997 年第3 期。

  ④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主要是在研究宗教文化融合现象过程中形成的,从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到理论视角的设定,再到方法论上的诸多考虑,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都为我的宗教文化融合分析提供了一些借鉴。

  ⑤参见王雷全、刘仲宇、葛壮:《20 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37 - 39 页。

  ⑥参见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年版,第27 - 30 页。

  ⑦参见王建新、刘兆瑞编:《地域社会与宗教民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2 - 9 页。

  ⑧牟钟鉴的这一成果将作为专著《民族宗教学导论》在国内出版,笔者有幸先睹为快。

  ⑨参见牟钟鉴:《宗教学奋进的三十年》,《 中国宗教》2008 年第10 期。

  ⑩参见李绍明:《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89 - 102 页;《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文化论坛》2005 年第4 期。

  [11]参见苏秉琦、殷玮璋:《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 年第5 期;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12]参见K. C. Chang ,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86 。

  [13]当然,除了三个走廊中的主体性宗教外,还有其他一些跨民族、跨文化的外来宗教存在。此外,主体性宗教在不同地区也有穿插存在的现象。

  [14]参见张有隽:《瑶族与华南诸族梅山教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4 年第4 期;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民族研究》1997 年第6 期。

  [15]参见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第70 - 77 页;《民族学通论》(修订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 年版,第79 - 97 页。

  [1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 ,第86 页。林先生对经济文化类型的最初定义为:“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参见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

  院出版社1990 年版,第80 页。

  [17]参见Wang Jianxin ,“Uyghur Education and Social Order : The Role of Islamic Leadership in t he Turpan Basin ,”Studia Culturae Islamicae ,No. 76 , pp . 14 - 22.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 rica , Tokyo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2004 。

  [18]参见王建新:《维吾尔族的萨满教与日本民族的萨满教及国外萨满教研究的几个问题》,《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 期。

  [19]参见王建新:《中国伊斯兰中的家族与门宦——灵明堂固原分堂的人类学研究》,王建新、刘兆瑞编:《地域社会与信仰民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第140 - 154 页。

  [20]参见王建新:《宗教文化类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新探》《青海民族研究》2007 年第4 期。

  [21]参见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52 - 391 页。

  [22]参见黄钰:《瑶族族源新探———苗瑶同源论》,《 广西民族研究》1993 年第4 期。

  [23]参见王建新:《広南Ä Š族の父系親族と村落祭祀———伝統文化による権威構築のÁ ‹ «š Àについて》,爱知大学:《文明21》,No. 17 ,2006 ,第105 - 144 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民族研究 2014年04月22日 11: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傅斌]社区博物馆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下一条: ·[王清华]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
   相关链接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文旅融合成首都高质量发展亮丽风景·[魏甜甜]从“蔚县剪纸”到“京彩剪纸”
·青海省社科院民族宗教研究所与青海省民俗学会联合举办成立“学术工作坊”·[乌兰]民族宗教学视阈下的蒙古族“腾格里”信仰
·[黄莺]泰国民族宗教概况·汉藏之间:关老爷何以“变身” 格萨尔
·2011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召开·[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虎崇拜研究
·[郭娅]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陈欣]关于民族宗教类群体性事件中保障公安人员人身安全的民俗学应用与探究
·[范长风]“花儿”亲密称谓的隐喻与文化融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