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王霄冰]影视中的乡土想象与国族认同
——以德国的“家乡电影”为例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5 | 点击数:15659
 

  表二:2012年2月29日德国电视一台节目收视率排行榜[26]

  排行/节目名称/观众数量/收视率(%)

  1   20时当日概览 470万人15.4

  2   周三影院《直到什么也不剩》 380万人 11.5

  3 《爱情风暴》 236万人 21.4

  4 《加加减减》 224万人 7.3

  5 《爆炸性的》(花边新闻) 205万人 13.9

  6   15点当日概览 188万人 17.7

  7   22:43一台天气 187万人 8

  8   22:15当日要闻 170万人 6.4

  9 《红玫瑰》 164万人 15.9

  10   17点当日概览 154万人 11.6

  德国电视二台的家乡题材连续短剧则一般在晚19点的正点新闻之后和每晚的大片之前(19:25-20:15)上演,有周二的《罗森海姆的警察们》(Die Rosenheim Cops)、周四的《山里医生》(Der Bergdoktor)和周五的《护林员之家:法尔克瑙》(Forsthaus Falkenau)。三部连续剧的“家乡”都被选在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麓山区:第一部在慕尼黑附近的小城罗森海姆,第二部在奥地利和德国交界处的蒂罗尔地区;第三部早期(1988-2006)是在德国和捷克交界地带的巴伐利亚森林中,从2007年后也迁移至了临近慕尼黑的阿默尔湖(Ammersee)附近。和德国电视一台的连续剧一样,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首先在于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包括对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展现,和带有方言口音的对白;其次则在于主人公对于乡土生活的热爱与肯定态度,他们中有的人主动放弃了城市生活,如从慕尼黑迁往蒂罗尔的“山里医生”,有的则土生土长,始终守卫着美丽的家园,如本地警察、森林护林员等。影片中当然也少不了有外来人作为陪衬,他们有的扮演“家乡”环境破坏者的角色,当然他们的“阴谋”终究都不能得逞;另外一些的则是来此工作的普通人,他们与当地人之间所发生的文化冲突常常能给影片带来喜剧式的轻快幽默色彩。

  事实上德国电视中有许多警匪探案剧也带有“家乡剧”的特点。上述的《罗森海姆的警察们》可算是典型的一例。此外还有德国电视一台和瑞士、奥地利电视台合作的经典栏目《犯罪现场》,在每个星期天的20点15分上演,从1970年直到今天,从未间断。和传统的“家乡电影”所不同的是,“犯罪现场”的地点大多选在了德国的大中城市,像科隆、慕尼黑、柏林、德累斯顿、明斯特、法兰克福、莱比锡、不莱梅、汉堡、萨尔布吕克、康斯坦兹,以及瑞士和奥地利的城市如维也纳、伯尔尼。每个城市的探长固定不变,且一般成双成对地出现。他们在性格或外部特征上往往形成鲜明对比,如一高一矮,一男一女,一丑一俊,一动一静,一文一武,一雅一俗。探长们都是绝对的好人,很有正义感,非常敬业,而且不管案情有多复杂,他们最后都一定能把“坏人”捉拿归案。这种地方性探案剧和“家乡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二者都试图把当地的景观、风俗和方言等糅入故事情节当中,并在主人公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一种所谓“地方爱国者”(lokalpatriot)的精神风貌。

  由此可见,“家乡”作为一种影视题材在今天依然深受德国媒体和观众的喜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德国文化中的“家乡”概念,已不像20世纪上半页那么狭窄,不再仅仅指向德国的农村和农民,而是由乡村延伸到了城镇乃至现代化的大城市,甚至涵盖了其他欧洲国家像同样属德语圈的瑞士和奥地利,还有北欧的丹麦等周边国家。尤其是德国电视二台,在这方面比思想意识较为保守的电视一台走得更远。他们不仅拍摄了以英国乡村为背景的罗萨蒙德﹒皮尔西纳(Rosamunde Pilcher)爱情片系列,[27]而且将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等地也变成了其自拍的警匪探案片的“家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国部分影视人的前瞻意识。因为他们知道,21世纪德国人的“家乡”,将不再是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邦州或国家,而是整个欧洲。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家乡”的范畴也在不断地伸展。而德国人从本民族19和20世纪以来的经验中早已知晓,只有一方面善待自己的乡土与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将其积极地融入到民族的、国家的乃至欧洲整体的文化秩序当中,才能最终保全“家乡”这片净土,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那个神圣不可取代的位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
下一条: ·[安定明 张伟明]《观看人类学──通过电影的文化人类学》导读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