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
  作者:雷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29 | 点击数:10185
 
 
注释:
①马曼丽:《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09-210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4页。identities本身具有“身份”、“认同”、“特性”、“同一性”等含义,本文使用的是“认同”之义。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8年。
④(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4页。
⑤(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33页。
⑥(美)罗伯特·墨菲著、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0-261页。
⑦类似的表述还有“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祖籍记忆”,这些表述用语适用的语境和内涵可能并非完全一致,但有许多内容是交叉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文化认同概念的多维性与动态性。详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等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杨晋涛、俞云平:《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个案比较》,载《世界民族》,2007年第6期。
⑧(黎)萨利姆·阿布著、萧俊明译:《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5页。
⑨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72页。
⑩陈建民:《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辛旗:《诸神的争吵——国际冲突中的宗教根源》,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11-117页。
(11)Anthony D. 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Oxford:Basil Blaekwell,1986,pp.22-30.
(12)Anthony D. Smith,The Nation in History:Historiographical Debates about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Hanover: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0, p.65.
(13)(法)马克·富马罗利著、萧俊明译:《“我是他人”:对于同一性的误解》,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34页。
(14)由于族群的认同关涉诸多方面,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表述方式,如政治(国家)认同、族群(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地域认同等。它们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甚至还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如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所强调的高层次认同,族群认同则是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进行的群体认同。可以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的精彩论述为例。他说:“中华民族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并行不悖。”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著名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则认为,认同包括了“合法性认同”(legitimizing identity)、“抗拒性认同”(resistance identity)和“规划性认同”(project identity)。详见(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页。这些论述为理解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路径。
(15)咎涛:《被承认的问题》,载《读书》,2009年第2期,第42页。
(1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17)我国共有31个跨界民族,占我国民族总数的55%。这些跨界民族成为我国和邻国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在处理与邻国关系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详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二十六、二十七章;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五章;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傣各族渊源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18)陈衍德:《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19)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20)(以)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8-22页。
(21)常宝:《试论全球化与族群文化的自主性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51页。
(2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23)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第5页。
(24)王建娥:《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一个思路》,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21页。
(本文原载《世界民族》2011年2期第9~1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乔治忠]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下一条: ·[李其名]从乡村仪式到文化景观:洋蛇灯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美国《西部民俗》“中国民俗学的新方向”专刊评介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