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阮艳萍]媒介即是遗产
——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述影响初探
  作者:阮艳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05 | 点击数:9001
 
正如鞠惠冰博士所言,“意象形态与符号消费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自我”观念,通过不断经历具有符号和情感因素的消费活动,消费者可以实现生理和精神上的趋乐避苦,并对这种经验加以组织、解释和系统化,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快乐观和自尊感。这是消费主体与社会体制之间的合谋,这不是文明的危机,而是一场将社会从过去僵硬的文化规范中拯救出来,催生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多元、更加个人主义并且符合时尚要求的社会的集体运动”,“很明显,消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对的对于产品的吸纳和占有,它不同于过去那种把生产看成是主动的,把消费看成是被动的认识。今天的消费是一种‘能动的关系结构’,传统的关于竞争的意识形态已让位于所谓‘自我实现’的哲学,新的主题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通过消费而达到个性的实现。”[25]因而,消费社会在消解着文化遗产的原本意义的同时,也使文化遗产的消费与生产不再是结构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抵抗,而是把社会和文化,包括文化遗产本身依照消费理念进行了重新安排。事实上,真正的消费并不是使所有人、所有文化越趋越像,而是强调每一位消费者、每一种消费对象的多元性。文化遗产既成为一种创造的资源,也成为一种创造的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遗产最初的本真性亦因被消费逻辑强调而找到了它在消费社会系统中的位置。 
 
六、小结
 
数字媒介技术环境使传统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数字传承者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乃至人们的遗产观……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至今已开始呈现出某些质的改变。在革命性的媒介改变和颠覆性的技术运用下,博物馆和各类知识共同体“关于文化遗产保存和表述的基本性的前提都必须重新考量、重新理论化、重新进行假设”[26],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新的主张。
文化遗产事象在新的数字媒介中,也在数字传承者的心中不断地发生着显影、呈现和变化,而数字媒介带给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也在一种纷繁变化的状态中显影着,呈现着,并变化着。而我们深深地知道,这种变化还仅仅是个开始。 
 
参考文献:
*本论文为云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传播生态学视域中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YB2009043)
[①]“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一句响亮的口号。他们追求生活的真实,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的运用。
[②]指受众对它的接受并非是通常一成不变的顺序,而是众多潜在路径中的一种在事实空间中的实现。参见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16.
[③]叙事学中把故事(事件)关涉的人物按照其引起或经历功能性事件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行动元,如主体与客体,施动者与接受者,帮助者与对抗者等等。同一角色可以充当不同的行动元。
[1][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2]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1-184.
[3]杨利民.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DB/OL].http://www.xiju.net/view_con.asp?id=2089,2009-4-09访问.
[4]张亚璇.贾樟柯口述实录:去一个传说中的城市[DB/OL].
http://ent.sina.com.cn/r/m/2005-03-21/1513682226.html,2007-09-20访问.
[5]http://movie37.5jia1.com,2007-08-29访问.
[6]Yehuda E. Kalay .“Pre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Digital Media”.Yehuda E. Kalay etc. New Heritage : New Media and Cultural Heritage. Abingdon,Oxon;New York:Routledge,2008.pp3.
[7]张亚璇.贾樟柯口述实录:去一个传说中的城市[DB/OL].
http://ent.sina.com.cn/r/m/2005-03-21/1513682226.html,2007-09-20访问.
[8][美]詹姆斯·克利福德.写文化[M].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37.
[9]Jeff Malpas.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Yehuda E. Kalay etc. New Heritage : New Media and Cultural Heritage. Abingdon,Oxon;New York:Routledge,2008.pp17.
[10][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6.
[11]罗希吾戈.对阿斯玛翻译和整理的几点意见[A].赵德光.阿诗玛研究论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266.
[12]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58.
[13]黄鸣奋,荣耀军.网络媒体与网络艺术的意义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2007(12):58-63.
[14][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淞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96,397-398.
[15][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16]黄鸣奋.数码戏剧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415.
[17]Jeff Malpas.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Yehuda E. Kalay etc. New Heritage: New Media and Cultural Heritage. Abingdon,Oxon;New York:Routledge,2008.pp20.
[18]饼干.卡瓦格博的启示[DB/OL].http://user.qzone.qq.com/30232607?ptlang=2052,2010-05-10访问.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Z].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8.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Z].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4.
[21]曹顺庆.跨越异质文化[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18.
[22][法]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47.
[2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3.
[24][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58.
[25]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134,135.
[26]Fiona Cameron , Sarah Kenderdine. Theorizing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 A Critical Discourse .Cambridge,Mass. MIT Press,2007.ppx
(本文原载《理论月刊》2011年第1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阮艳萍]娱乐与研究
下一条: ·[李累 吴闻莺]法人类学研究的当代课题
   相关链接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李丙传 黄煦茜]河北雄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
·[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陈芳芳 王丽婷]双重场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刘吉平 宋涛]汇通南北:丝绸之路陇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述论
·[孟令法]“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技艺”的法律思考·[张多]新兴自媒体对中国神话资源的传播与转化
·梁莉莉:《传承行为与保护实践: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 文化和旅游部等: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刘婷]“后申遗”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通讯:华俄后裔的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沉痛悼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腊翁·关于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20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新疆哈密刺绣提高班结业典礼在广州大学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