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何星亮]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学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何星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5 | 点击数:12153
 
关于“接轨”,是近几年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指出,如果说“接轨”是指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或建立健全的学术交流渠道,自然是无可非议的。假如这种接轨意味着一切向西方看齐,从思想到研究方法,甚至名词术语和文字表述都唯西方模式是从,就成为一个带有方向性、倾向性的问题。有的学者则认为,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或交锋则首先需要有共同的学科规范和学术语言,这就是学科接轨的涵义。
 
三、21世纪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展望
 
21世纪即将来临,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近几年来,已进行过两次讨论,《民族学通讯》和一些学术刊物也发表过不少文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把这一议题作为此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之一,说明学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不少学者在文章或座谈中谈到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指出,确立21世纪中国民族学的目标和任务,不能脱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实际,也不能不考虑当前世界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格局。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有相当的前瞻性。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同行摈弃成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加快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和完善。与会代表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作了探讨:
(一)关于学科建设
中国民族学自80年代重建以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不少学者都希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21世纪成为一门基础学科,成为一门显学。
关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争议较大的问题。不少学者都认为,民族学和人类学在理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除了体质人类学之外,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实际上即是民族学。全国各地从事这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人本来就不多,如果再人为地划分你是搞“民族学”的,他是搞“人类学”的;你搞的是“学术研究”,他搞的是“政策研究”,恐怕不会使这门学科兴旺发达。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应大力提倡消除门户之见,尽量少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之类术语的争论上过多花功夫。如果从事这方面的学者仍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学科地位将无法确立和提高,这支为数不多的教学科研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
关于学科性质问题,针对民族学究竟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存在分歧现象,提出应当统一认识。不少学者强调,民族学既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或者可说是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目前情况下,应加强应用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于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建设问题,与会学者除了强调“中国化”和“本土化”之外,有些学者还强调继续发展和完善民族学的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应该对半个世纪民族学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炼和升华,提出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有针对性的、容易掌握的理论和见解。并在发展和完善民族学理论体系过程中,提倡不同观点的争鸣,建立不同的学派。
另有一些学者还提出要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和资料建设,应有计划的搜集国内外关于田野考察、文物和声像资料,并加以整理和译介。可在全国范围内,按地区分工,建立起几个有相当水准的民族学、人类学室内外考察研究基地,以及文献资料、声像资料兼备的资料信息中心。
(二)关于研究对象
关于中国民族学21世纪的研究对象问题,在1995年大连会议上曾经热烈讨论过。与会代表就21世纪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次进行讨论。针对近几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中国民族学应与国际潮流接轨,转向研究主体民族或文明民族为主,即要把研究汉族作为民族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说法,不少学者提出异议。大多数学者主张,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主要研究对象仍是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服务,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仍应居于主要地位,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地域辽阔,文化差异大,存在问题众多,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而且,国家和各级政府建立中央和地方民族研究机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研究少数民族。
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少数民族的同时,应加强对汉民族的研究。几年前中国民族学学会建立汉民族分会,汉民族研究正在得到加强。如要不研究汉族,在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概念中,就体现不出汉族的重要作用。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民族学研究者有上千人,没有必要都去研究汉族或少数民族。在研究对象问题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中国的需要。选择研究对象,不能跟着外国人跑,不能外国研究什么民族,自己就研究什么民族。更不能外国人让你研究什么,自己就去研究什么,外国与中国情况不同。
有的学者指出,在研究少数民族的问题上,特别要加强跨界民族的研究。在中国56个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改革开放以来,跨界民族可以自由进出,往来频繁,同一民族而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对中国跨界民族造成很大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些新的、急剧的变化, 促进跨界民族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是21世纪中国民族学的迫切任务。
(三)关于研究课题
21世纪中国民族学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研究,也是与会学者讨论较为热烈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课题也要强调中国化,也要强调中国的需要。中国民族学界研究人员众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去研究相同的课题。既要研究现实问题,也要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既要研究已经研究过的课题,也要研究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总之,研究课题要多样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意大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下)
下一条: ·[王焰安 张昀]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1979—1989)
   相关链接
·[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胡琳遥]《白蛇传》传说研究综述·[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孙伟伟]神话图像研究综述与发展路径思考
·[郑东伟]国内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综述·[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孙伟伟]神话图像研究综述与发展路径思考·[史伟丽]近20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综述
·[包媛媛]电子游戏与神话转换研究综述·中日妖怪学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
·聆听百年前的“中国记忆”——“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圆桌会议综述·[毛巧晖]2018年民俗学研究动态一览
·[李皓 孙正国]聚焦前沿 双向互动——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钱梦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陆慧玲]2010-2018英语国家广西民俗研究述论
·[陈祖英]中国现代民间传说研究回眸(1913―1937年)·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